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宋国崛起 > 第213章 困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山麓驻守的部队足有一千一百乘兵力,鲁兵的数十乘兵车以外,余下的主要是赵盾的千余乘晋军——为了确保晋军能抵挡得住山戎的垂死一搏,公子卬把赵蛟的七百多龙骑兵和五千多赵氏的步兵统统调配过来。

而公子卬自己的主力除了矛骑兵团和猎骑兵团以外,还有两万两千多经过战争锤炼的步兵。公子卬挑挑拣拣,留了两千人在鞌城戍守,提拔了五千身强力壮者担任披甲。

原本公子卬的披甲力量主要仰仗训练有素的赵兵,如今他把赵兵重新划入赵盾的麾下,虽然他们依旧归于公子卬的统一指挥。

赵兵迟早有一日要回到晋国的,公子卬缴获了大量的铠甲,因而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忠诚于自己的披甲部队,倚为军队的中坚。近战步兵可以以战斗代替训练,但是骑兵和弓箭手就相当蛋疼了,虽然手头上有大量的战马和弓箭,但是公子卬的宋兵缺乏射击和马术的训练——人类有爱国主义,但是弓箭和马匹却缺乏这种情感,在没有大量训练以前,公子卬压根没法建立新的远程打击力量和骑兵部队。

像南山麓这样即将发生的战斗,几乎可以预想得到,是在牛马墙的掩护下,用远程箭矢丈量敌人的规模,对于射术为短板的公子卬麾下,是很难发挥出显着的优势的。

公子卬不得不把宋兵的主力调配到包围的另外三个方向,只留下矛骑兵拱卫自己、猎骑兵趁机训练一下箭术——活靶难得,不练白不练。

三国联军部署于南山麓的装备不可谓不精良, 士兵们张弓搭箭静候在重重防御工事之后, 牛马墙、壕沟、栅栏。他们沿着这条防线被平均部署。在据守的弓箭手背后,留有足够的空间任凭骑兵腾挪——只要发现某处战事不利, 公子卬可以轻松调配龙骑兵和猎骑兵的位置。

出于私心,他把猎骑兵部署在前线,以方便他们“刷怪”,帮助他们把射箭的熟练度点上来, 而龙骑兵作为预备力量随时听候他的调遣。

整段战线上, 只有四个出入口。所有人都很清楚,这四个出入口将是敌人冲击的主要目标。

火场在爬上山顶之后,蔓延的速度陡然下降——仰赖山脊的掩护,山的南面成了北风天然的反斜面, 由于风速的锐减, 这里的气压反而变高,大风仿佛是遇到路障一般,绕过了山南的近地面, 从较高处饶行至南边。

山的南面因此形成了高空高速气流、近地面低速气流格局,进而形成了低空自下而上的垂直气流。整个山南造成了一种风力的环流,高空风向南向下至山脚,低空风向北向上至山巅,这进一步阻碍了火力的扩散。

山下的联军可以明显观察到,山上的敌人逐渐从混乱和惶恐中恢复了镇定,此起彼伏的尖叫被一阵阵喝令压制了下来。侥幸逃生的戎王知道火势虽然如同踩了刹车一样慢下了脚步,但是它仍旧在身后迤逦而行, 迟早要燎过来的。

凭借多年的积威, 他在短时间内抚平了军民的情绪,然后拉上每一个他目之所及的有生力量, 准备向南突围。

山下的联军安静地等候着敌人的进攻, 两个民族的恩恩怨怨即将在接下来的战斗彻底了结——联军各个精神抖擞,他们占尽了地利, 又有火焰帮助他们催促敌人的进攻, 大家都对抵挡敌人最后的暴风骤雨都颇有信心。

猛力突围的时刻到了, 戎王用完全平白的父亲式的口吻向他的子民进行最后的动员:“前进吧, 勇士们、孩子们,身后是无情的、不灭的怪火, 只有冲破前方的藩篱,我们才能获得新生。”

山戎兵沿着山势前进, 转身面对重重壁垒,以密集的队形逼近。他们就像被解开锁链的成年老虎一般扑向战壕,这种坚定的冲锋让防守方肾上腺素瞬间被激发。

当汹涌的人群越过壕沟,密度就如同被过滤了一样,迅速降低,三国联军的箭矢,搭载三棱箭镞的、两翼箭镞的,像暴风雨一样倾泄。山戎人不避流矢,前排的人手, 用房屋拆下来的材料当盾牌,抵挡冰雹般的远程打击。

部署在第一线的弓箭手足有两千之多, 还有赵蛟的龙骑兵蓄养体力,随时待命。而下坡冲锋的山戎人远远超过这个规模。他们呐喊着“山戎永不为奴”发足狂奔,就连妇女和孩童手里都提着一根木板, 满目凶光。

壁垒之后的联军被敌人的勇猛彻底震惊了,这些敌人似乎被一种超越人类极限的力量驱使着拼命冲杀。他们可能没有听说过基因锁的力量。

这些戎人显然不需要额外的激励,他们全是绝境之下的悍卒, 发出野兽般的嘶喊,尽管第一轮打击带走了数百同胞,但他们仍然猩红着眼,向牛马墙冲锋。

寨栅外死尸枕籍,后面的戎人遭到了极大的阻碍。他们互相踩踏,跌跌撞撞地乱冲,呼嚎着,诅咒着。遍地都是插着羽箭的人,到处都是被抛弃的武器、头盔、木盾。

战斗的嘈杂震耳欲聋,撕心裂肺,羽箭掠过发出嗖嗖的响声, 战鼓隆隆作响,似乎空气都被撕裂了。最先抵达寨栅的戎兵用刀剑狠狠凿击着,发出沉闷的声音, 回以他们的,是长矛戳端喉管、箭镞插入胸膛、肋骨被打碎、头颅被击穿的响声。在这些声音的背后,还有更为可怕的、嘈杂的声音, 战斗的呐喊、诅咒、嚎叫、抽噎和濒死者的大声呻吟。

浓烟和灰尘从前线飘过,联军士兵充满希望地将旗帜高高举起,手持的火把冒着烟,火光照亮了布满胡须的面庞和甲胄。三国士兵们有条不紊地把戎人射成刺猬,戳成蜂窝。

双方都意志坚定,一方是为了种族和生存,另一方则是为了复仇、重赏和荣誉。在寨栅内外,拥挤的、近距离的搏斗中,双方用敌人听不懂的语言互相嘲讽谩骂,有人杀死敌人,有人被敌人杀死,人类在怒火中互相摧残,场面极其恐怖,这景象仿佛来自于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