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偷渡诸天从四合院走起 > 第八十二章 绝户家庭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吕康安买了两身衣服,在招待所开了间房,用香皂好好把自己清洗了一遍,才有功夫打量新身体的长相。

国字脸,浓眉大眼,阔口,肉头鼻,面相不错,很有男人味。

让吕康安惊讶的是这身体的身高,有1.85左右,在60、70年代长这么高可不容易。

张江这家伙平常吃喝不好,身体瘦不见肉,但因骨架子大,看起来仍是膀大腰圆的。

他很满意新身体,神清气爽地大步地出门去医院给孙大满送饭。

孙大满体温降下来了,人精神不少,但脸色依旧呈蜡黄色。吕康安原本想分一小块丹药给她吃,帮她恢复一些元气。

他不知道要在这儿待多久,不想早早的做鳏夫。孙大满毕竟是5个孩子的亲妈,再不尽心也比后妈强。

可惜丹药的太硬,他有心无力,桌子都砸出坑了,一点渣渣都没有掉。

孙大满靠在病床头心不在焉吃着肉包子,纠结好一会儿,问道:“当家的,你是不是偷偷藏钱了?”

吕康安也吃着肉包子,闻言差点被噎住,喝了两口小米粥顺下去,才没好气的道:“吃你的吧,有吃的不就行了,问这么多干嘛!

病房里还有别人,看起来还是体面的城里人,孙大满怯生,怕丢人,就没敢再询问。

她心里却别扭起来,觉得直性子的丈夫开始跟她见外了,钱一直都是她在管,现在却连问都不能问了?

难道是她不能生了,丈夫起了外心?

孙大满钻了牛角尖,越想越慌,待吕康安给饭店还完碗筷回来。她看着换了新衣服,打理的干净利落的丈夫道。

“当家的,我们回家吧,现在也到了收麦子的时候,家里5个小妮除个草还行,收麦子,她们干不了。”

吕康安甩着手上的水珠,一想日期还真是到了麦收的季节。

张江两口子为了躲避结扎手术,除了过年和农忙季节偷偷回趟家,其余时间都漂泊在外,现在是时候该回去了。

他也迫切想知道,到底穿越到哪部影视剧中了?

“你身体还没好利索,要不我先去回家收麦子,你在这里再住上一星期?”

孙大满慌张的摆手道:“不用,不用,我好了,都好了,我就是没出月子身子虚,回家躺几天就好,这里我谁都不认识,不敢一个人住医院。”

吕康安点头道:“也好,省下的住院费,让老大买几只老母鸡给你补补。”

孙大满高兴道:“不用买老母鸡,吃几个鸡蛋补补就好。”

只要不把她抛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行,回到村里,丈夫胆敢提休了她,自己折腾不死他。

既然打定主意要回家,吕康安马上开始行动。

搭了辆人力三轮来到草棚收拾东西,准备打包带回去,谁知才三天没回来,草棚里空空如也,毛都没了。

废品站老板和原身相熟,站在门口喊道:“兄弟你家东西被两个要饭的拿走了!我想给你要回来着,可那两个孙子太埋汰,把东西都给糟蹋了。”

吕康安走过递给他一支烟,笑道:“没了也好,反正以后也不准备带着婆娘乱跑了,谢谢老哥你仗义执言了。”

废品站老板接过烟,扫了一眼吕康安的新衣服,这次他没把烟夹到耳后,而是直接点着火,吸了一口后,好奇道:“老弟,不准备要儿子了?”

吕康安道:“老哥看出来了?”

废品站老板乐道:“你们搭棚子的时候,我媳妇就看出来了!”

吕康安竖大拇指夸赞道:“嫂子英明神武!是条汉子!”

废品站老板笑骂:“滚你的蛋吧,你咋不说万岁万万岁呢!”

“那是老哥你的词,兄弟怎么敢。”

废品站老板被逗的哈哈大笑,心道:这小子怎么突然变化如此之大,如脱胎换骨一般,人突然精神变得抖擞不说,还特别会说话。

他玩味道:“我看老弟你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如果以后想自己当老板,来找老哥,多了不敢说,三瓜俩枣还是有的!”

吕康安道:“哈哈,老哥仗义疏财,兄弟佩服,老哥以后要是路过山梁县,一定知会兄弟一声,让兄弟略尽地主之谊,我叫张江,小河镇王张村的张江。”

讲究人啊,废品站老板郑重起来,和他握手道:“幸会张江兄弟,我姓李名解放,家就在这镇上。”

两人又交谈几句才分开,吕康安对李解放很欣赏,能在90年就把废品站开的这么大,还垄断了全市的废品回收生意,这样的人很值得结交。

李解放看着大步流星的吕康安很感慨,他原先关照原身是看中他一膀子力气,希望万一有混混突然来废品站捣乱的时候,原身作为邻居能救一下急。

现在他感受到吕康安身上的野心,真心实意的想结交个朋友。

吕康安坐公交跑到车站,问明白了明天到山梁县的车次,又搭了辆面的来到自选商场。

买了一些小孩吃的,如大白兔奶糖,方便面等,又给孙大满买了一身衣服才离开。

第二天一早,吕康安给医院结完账便带着孙大满来到客运站,坐上了直达山梁县的长途客车。

现在高速公路还不发达,客车行驶的很慢,路过县城和乡镇时还不时有乘客上下车,这样一来,原本5个小时的车程,硬是拖延下午6点客车才到山梁县。

孙大满下车就哇哇大吐,脸色焦黄,腿软的走不了路。

吕康安也被颠簸的脑袋发晕,他扶着孙大满走到汽车站旁边的台阶上坐下,从化肥袋里掏出一瓶橘子罐头,拧开盖后递给她,让她先缓着。

他跑到售票口询问去小河镇的班车。

售票员道:“没了,县城发小河镇最晚一趟是5点。车已经走了”

吕康安:“同志,请问一下,你还知道有别的什么车走小河镇吗?”

售票员:“……………。”

吕康安等了一会儿,见这位售票员大姐低头在纸上画了一头惟妙惟肖的猪。

你妹!

他在汽车站周围寻摸了一个小时,才找到一辆路过小河镇的牛车。牛车是来给上高中的儿子送粮食的。

坐着慢吞吞的牛车到了小河镇后,吕康安给了赶牛车的大哥一块钱作为路费,赶牛大哥推迟几下便高兴的接过。

看着黑夜星光点点,中熟悉又陌生的小镇街道。

吕康安长舒了一口气,扛起化肥袋子拉着恢复一些元气的孙大满,借着月光开始沿着黄土路往家走。

土路两边是小河村的田地,视线可及之处,麦穗都变成金黄色,晚风一袭,哗哗作响,麦子都干透了。

孙大满近乡情怯,边走边愁道:“咱娘要是知道我不能生了,肯定会闹腾的。”

“闹腾就让她闹呗!”

吕康安下意识道,他正在发愁呢,看到麦田,他突然发现这时候收麦子全靠人力,他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需要用镰刀收割12亩的麦子?

苦也!

小河镇往南6里地就是王张村。

王张村地处黄河大堤北岸,是个两千多人的大村庄,村民以王姓、张姓为主。村里人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平时打点短期工为辅。

现在村里有了贫富差距,从各家小院的新旧程度能一睹收入差距。

村里大多数是砖瓦房,也有砖瓦房配土房,像原身这是三间皆是土房,全村就他一家。

原身的土屋在村子最北边,紧挨着进村的土路。吕康安按照记忆很快找到了家门。

他站在篱笆墙外,盯着破旧不堪的三间土屋,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土房窄窄的窗户里透出黄黄的灯光。想着屋里还有4个闺女,他突然有些胆怯。

院里小狗的叫声提醒了屋里的人,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了,一个矮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谁在那里?”

吕康安叹气道:“你爹!”

这时,孙大满赶到,大口喘着粗气道:“怎么不进屋啊!”

开门的小女孩喊道:“爹娘你们回来!”

她又转头冲着屋里道:“妹妹们,咱爹娘回来!”

门口一瞬间就挤满几个萝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