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无疆 > 第21章 传国玉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传国玉玺!

有恩是一回事,但是解救百姓于水火又是另外一回事。

董卓的残暴让洛阳百姓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人人谈及董卓无不咬牙切齿。

刘备前世董卓在长安被王允用连环计除掉之后,长安的百姓纷纷对董卓的尸体纷纷争抢起来,即便是抢的头破血流,人人也要抢夺一块董卓的血肉生啖,以此来发泄自己对董卓的无比愤恨之情。

因此,有了董卓的前车之鉴,刘备的到来无疑不让整个洛阳都欢欣鼓舞起来。

这就像是一夜市的碗叉烧饭好吃是好吃,但是也就是那样。

但是要碰到一个受尽冷暖,饥寒交迫了数天的人,那可就是珍馐美味。

刘备也是如此。

刘备一入洛阳之后,立即发布安民告示,稳定了洛阳秩序。

接着,刘备就命令田丰和沮授安排官吏一家一户的开始分发粮食,这一下子又让洛阳百姓对刘备的爱戴之情攀升到了又一个巅峰。

甚至有人都在家中为刘备立下长生牌匾。

而后,刘备被带着诸侯和麾下五虎上将进入了皇宫之内。

往日,威严壮丽的皇宫,宫门大开,冷清无比。

刘备进入宫门之后,发现皇城之内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散落一地的各类物品。

但是其中的值钱的东西都被董卓和麾下的西凉军强盗们抢夺一空,因此都是一些碎布,残破的家具,器物之类的。

刘备并未冒进,而是派遣麾下的将士进宫搜查了一圈,发现整个皇宫的人都被董卓强制掳走了,不光是灵帝那庞大的后宫群,连宫女和太监都全部被带走。

只有几个机灵的太监宫女因为躲藏起来,因此躲过一劫。

刘备向他们问话之后,大致了解了宫内的情形。

发现没有伏兵之后,刘备便命令关羽张飞等人带领卫士们把守宫门各处,没有他的吩咐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之后,刘备便带着曹操、孙坚等诸侯来到太庙之外。

说起来,刘备也算是汉室子孙,现在又贵为燕公,更是联盟盟主,自然也有资格进入太庙祭拜汉朝列祖列宗。

“不肖子孙刘备来迟,还望列祖列宗赎罪!”刘备焚香之后,带领众人进入太庙之中,向着庄严肃穆的祭台上的汉代列位先帝祷告。

“臣等来迟,还望先帝们赎罪!”曹操和孙坚等人也立即跪倒在刘备身后,举止虔诚无比。

能进入太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无上的光荣了,若非现在是特殊事情,他们根本没有可能进入其中。

而后,刘备便按照礼仪,进行了一套繁琐的祭拜仪式。

并没有任何人提点的情况下,刘备熟悉的样子让曹操、孙坚等诸侯暗暗吃惊,以为刘备早就想到会有这一天,因此曾经偷偷演练。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刘备前世就已经登基称帝,虽然只是偏安一隅,但是他毕竟是汉末之人,和东汉并未脱节,该会的礼仪自然是还是都会的。

一套流程走完,刘备便命令诸侯各自回营,约束兵马不得饶命,不然违者必严惩不贷。

众人畏惧刘备的威严不敢放肆,因此只能老老实实领命而退。

等众人接连走出皇城之后,刘备这才长舒一口,立即急不可耐的带领关羽、张飞二人来到重兵把守南甄宫中,立即命心腹之人下井打捞。

焦急的等待片刻之后,刘备忽然听到井下传来心腹的报告。

“启禀主公,井下有一女尸!女尸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匣子。”

“果然一如前世!”刘备闻言立即大喜:“速速将女尸和小匣打捞上来,切记莫要损伤小匣分毫!”

事情总是有惯性的,前世这保管传国玉玺的宫女之所以要在南甄宫之中投井自尽,只怕常年在此处活动,而刘备的今生虽然有所改变,但是想来亦影响不大。

毕竟皇城之中封闭无比,轻易不为外部所影响。

现在看来,果然和前世一样,此女仍旧在此投井而亡。

“大哥,这莫非就是大哥之前所说的传国玉玺?”看着从心腹手中接过小匣并挥退左右的刘备,饶是一向沉稳孤傲的关羽说话的声音也微微有些颤抖。

“希望如此吧!”刘备深呼吸一口,便毅然打开了匣子。

只见一道五彩华光一闪而逝,刘备、关羽、张飞立即向匣子内看去。

只见一方玉玺安静的沉睡在其中。

刘备双手微微颤抖的将其从小匣之中缓缓取出。

但见其方圆四寸,玉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

刘备见状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他前世虽然效仿传国玉玺私自篆刻了一枚玉玺,但是毕竟是个冒牌货,使用起来心中总是惴惴不安,深怕遭受他人的质疑和讽刺,如今真玉玺可能就在自己手中,这让他如何不激动起来。

他又连忙将玉玺反转而来。

只见上刻八个篆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果真是传国玉玺!”关羽惊呼一声。

“大哥果然有天命在身,不若乘此机会,直接于洛阳登基称帝吧!”张飞也是激动不已,一张黑脸,黑里透红。

张飞话语刚落,关羽也是一脸的跃跃欲试。

“三弟慎言!”经过短暂的激动之后,刘备虽然脸上依旧挂着笑意,但是心中已经恢复了平静,他听到张飞如此说,便立刻制止道。

不过虽然说着喝止的话,但是语气中却并没有多少不满。

毕竟不管是他自己还是被他告诉前世记忆的关羽和张飞都明白刘备将来一定是会登上帝位的。

只不过现在时机尚未成熟,若是刘备果然如张飞所建议的那样着急忙慌的自立为帝,只会惹来世人耻笑,现在稳定的山东各州郡也会生出不满之心。

何况,刘备何须人也,岂能是袁术只等只知做两年皇帝梦的宵小可以相提并论?

为了心中振兴大汉的夙愿,别说再等几年,就是再等数十年,刘备也甘之如饴。

“大哥所言甚是!”关羽此刻也恢复了理智,他仔细思索一番后也赞同道:“如今传国玉玺在手,等同于大哥已经有了天命在身,只要大哥剪除董卓,凭借此功劳,就算不登上帝位,也理应封王,到了那时既然已经封王又有传国玉玺在手,离大哥登上帝位也不远了!”

“二弟所言甚是。”刘备也赞叹道:“不管是今生霍乱河北的张举,还是前世为祸淮南的袁术,他们在还未取得天下人支持之前就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帝,可谓取死之道!我刘备虽然少智,但是还尚未昏聩到这种地步。”

“大哥、二哥教训的是,是小弟孟浪了!”张飞闻言想想也是这个理,因此颇为不好意思的挠着后脑。

“哦,三弟如此谦虚,倒甚是少见了呀!”刘备见状和关羽对视一眼后,哈哈大笑起来。

……

将传国玉玺妥善保管之后,刘备就率众退出了皇宫之内。

毕竟他现在还只是一个燕公,若是久居皇宫,岂不是和那董卓成了一类人。

刘备在靠近皇宫最近的之处,征用了一处最为富丽堂皇的大宅作为自己的住所和办公场所。

反正这户人家肯定已经被董卓带去长安了,最后能不能或者返回洛阳都难说。

就算他们最后能活着返回洛阳也必然不敢从刘备手中要回宅子。

刘备安顿妥当之后,第二日便召集了各诸侯以及文武商议军政大事。

“如今董贼已经挟持天子逃入长安,诸位说说接下来我军该如何行事呢?”刘备高坐主位,对左右说道。

“启禀盟主,长安有潼关、武关等天险,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昔日秦朝据守潼关,可轻松抵御关东六国联军攻伐,那董卓麾下尚有二十万西凉铁骑,只怕非短期可以轻易攻下的!”曹操见无人说话,便立即出列对刘备说道。

“玄德所言甚是,不知有何策教孤?”刘备闻言赞同的颔首道。

“既然短期不可剪除此贼,则我军必须做好长期备战的准备。”曹操侃侃而谈:“而备战者不过士卒、钱粮以及军械。”

“燕公如今号令山东各州郡,麾下有青、冀、并、兖、豫、徐六州之地以及半个司隶,天下十四州,燕公已经近二分之一。而那董卓不过偏安于区区凉州一隅,只要我等陈兵潼关,逼迫董卓不大军不得卸甲,只要迁延日久,那董卓必定无力以一州之地养如此之多的骑兵,届时我等可不战而胜!此乃根深固本之策!”

“孟德此言深谙兵法之道,属下附议!”田丰和沮授闻言也立即出列赞同道。

前世袁曹决战于黄河之时,田丰和沮授也曾向袁绍献上根深固本之策,若是袁绍不好大喜功,采纳了二人的计策,恐怕也没有后来的魏武帝什么事情了。

“好!孟德和二位军师所言甚合我意!”刘备自然没有袁绍如此不智,因此对三人的老成持国之言深以为然。

何况他也对快速剿灭董卓并不上心。

若是动董卓这么快就被剪出了,自己何必苦心积虑给其制造机会,让其安然返回长安呢?

毕竟以先前自己两边的战力,就算拼个鱼死网破,最后先倒下的一定也是董卓。

而自己之所以如此苦心积虑让董卓安然返回长安,最大的目的有两个。

一个就是为了借他手将洛阳的富户和官吏迁往长安,给自己占据洛阳节省一些力气。

毕竟相比较辽东那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苦寒之地,京都这个吸引全国注意力的地方可是复杂一百倍都不止,若是刘备还是把之前在辽东那套屠杀放到洛阳再来一次,只怕立即就会被人说成董卓第二,又会引发一次反刘联军。

说起来,刘备在辽东的所作所为其实和董卓在洛阳的所作所为相差不了太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想要快速占据权利的捷径不是加入权利,还是直接让权利洗牌。

而刘备之所以放任董卓安然迁都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让他将少年天子刘协一同带回长安。

因为李儒曾经对董卓说的话实在是至理名言。

不管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说到底就是权臣通过把持和控制天子来号令威胁天下诸侯。

如此以来虽然这个权臣必定是权倾朝野,威加海内,但是也必然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不光会引来外部诸侯的群起而攻,也会引发内部被控制的天子和大臣的背刺。

太过久远的事情就不提了,不管是董卓也好,还是后来的曹操也罢,乃至于曹魏窜汉之后衰微下来掌握魏国权柄的司马氏也罢,虽然他们掌握天下生杀大权,但是谁又不是因此惹来一屁股的麻烦?

董卓因为挟持献帝被王允暗施连环计,被义子吕布背叛身首异处。

曹操因为衣带诏惹来天下诸侯联名讨伐,不管是统一河北的袁绍还是西凉叛乱的马腾,甚至就连刘备自己也是打着衣带诏的旗号反曹。

而后来的司马氏更是父子两代都屡屡收到猜忌和背刺,可以说他们最后能完成篡位的行动,运气要占了起码一半往上。

有前车之鉴在先,刘备如此明智怎么可能犯这等错误?

前世刘备所奉行的是行周公之志,竭力辅佐天子振兴汉室,可以说走的是诸葛亮的这一条路。

但是不管是他自己的一生经理,还是诸葛亮最终的结局,亦或是死后数百年的所见所闻,都让他清楚地知道,若想做成这件事,就不能太爱惜羽翼,不能太过爱护名声。

只要能够振兴汉室,使大汉和汉人避免数百年后的那场浩劫,就算他刘备遗臭万年,死无葬身之地,那也是值得的!

刘备想了许多,但是不过是一瞬。

曹操见刘备认同感了自己的看法不禁心中微微感动,到底有真才实干的人,不似那何进屠猪之辈只是因为妹妹的姿色而身居高位,毫无远见。

能在刘备手下任事,能让他心中的抱负和所学得以施展,也不失为一桩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