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无疆 > 第39章 李儒自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0章 李儒自戕

“这位将军,还请您高抬贵手,放我进去面见相国。”李儒急切之下,居然不顾身份跑到门将门前哀求起来。

“李儒先生,非是小将阻拦,而是相国的旨意,小将有几颗脑袋胆敢违抗相国的旨意?”门将见状连连避开李儒,但是依旧不愿意松口。

前车之鉴在前,先前门将同伴的尸体和脑袋还是自己顾念同袍之情亲手为其缝起来的,如今手上的血污尚未干透,他如何敢明知故犯。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刘备已经率五十万大军自长安而来,只怕今日便要抵达万岁坞,若是相国不知情,岂不是被要被刘备所困!”李儒见恳求不行,便立即说起了道理。

“先生且慢!末将只是奉命镇守万岁坞大门的小卒,不懂什么国家大事,还是请先生少费些口舌吧。”奈何那门将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始终不听李儒的劝说。

李儒还待分说,忽然一阵万马奔腾的声音从长安的方向传来。

李儒和那门将闻言对视一眼,皆是脸色一变。

“将军大人,这一定是刘备的先锋将至,现在放我进去面见相国,兴许还能安然撤退往关西地区,日后未必不能再兴兵返回,若是今日不放我面见相国,只怕大事休矣!”

李儒见状立即更加卖力的哀求起来。

“这……”那门将闻言也一脸忧色的看向远方,只见远处烟雾升腾,作为西凉铁骑中的一员,门将立即看出了这是马匹奔跑才能造成的景象,并且更加关键的马匹的数量一定不少!

因此,门将不由得也犹豫起来。

但是忽然他转头看向城门上悬挂着的无数因为得罪了董卓而被活活吊死后,正随风不断飘荡的尸体之后,忽然打了寒颤立即醒悟了过来。

“妈的,差点着了这李儒的当!”门将醒悟过来,连忙给了自己一个耳光,立即拒绝了李儒的要求:“李儒先生,我与你近日无仇,往日无怨,我实话与你说了吧!”

“就算刘备真的攻城,小将也可以活到城破之时,若是现在给你报信,只怕当即便要身首异处,非是小将阻拦,实在是不敢违抗相国的命令!”

“相国平日如此厚待与你,不想事到临头,汝却如此贪生怕死!相国真是瞎了眼!”李儒闻言立即大怒,在城下不断叫骂起来。

听到了李儒的喝骂,李儒妻子怀中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被惊吓之后不住啼哭起来。

一时间场面闹哄哄的。

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可如今刘备大军压境,那门将又被李儒不断骚扰心中再也压不住怒气,立即冷下脸来。

“厚待?”那门将闻言不由得又看了一眼挂在城门上那数十具死不瞑目的尸体之后,心中不由的冷哼一声。

“李儒,如今那刘备先锋尚未杀至,本将奉劝汝还是早早携带妻儿早日奔逃吧,若是被那刘备捉住,只怕你的下场未必会比这城处悬挂的尸首要好到哪里去!”

“你!”李儒闻言刚要喝骂,却被远处传来的响动所惊住。

他猛然抬头回看,发现刘备的先锋居然已经出现在远处的地平线上。

而为首率军之人居然是刘备的三弟张飞。

这个敢和吕布真枪实刀拼杀的狠人,当初可是给李儒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门将听着,来将乃是刘备的三弟张飞,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汝速速开城放我面见相国还有挽回的机会,若是继续冥顽不灵,到时候覆灭我主之人必是汝无疑!”

那门将闻言却不由的撇了撇嘴,转过头去,丝毫不理睬李儒的喝骂。

李儒见张飞越发接近,自知已经无生路,便从妻子怀中抢过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面对那门将高举过头顶,威胁道。

“兀那门将,此乃董公的亲外孙,若是再不开城门,我便要将此子摔死在城下!”

“李儒,那是董公的亲外孙不假,但那也是你自己的亲儿子呀!”那门将见状也为止动容,但是却依旧固执己见,绝不为李儒开门。

“虎毒尚且不食子,如今那张飞已经接近,汝还是速速逃命去吧!”

“唉!董公若覆灭,就算天下之大,何处又有我李儒全家的逃命之地呢?”谁知刚才还怒目相对的李儒闻言却萎靡起来。

“儿啊,那门将说的对,虎毒尚且不食子,为父疼爱汝还来不及,怎么会忍心伤害汝呢!?”李儒垂泪抚摸着襁褓中正不断哭泣的儿子稚嫩的脸庞,悲伤道:“只是为父相助汝外公做了许多不义之事,如果汝落到刘备手中只怕是生不如死!为父既然在人世保护不了你,那便一同黄泉路上再做父子吧!”

李儒说完,便将心一横,忽然面色狰狞将怀中的亲子重重摔在地上。

原本尚在哭泣的婴儿,当即声息全无。

“我的儿呀!”李儒的妻子见状惊叫一声,立即扑到儿子身上查看起来,见儿子已经没了声息之后,她又尖叫一声扑向身后的李儒。

“李儒你为何如此丧心病狂,这可是你的亲儿子呀!”她不断的撕扯起李儒的衣服又打又咬,宛若一只疯狂的母虎。

但是李儒却只是流泪,始终阴沉着脸不发一言,一脸的面如死灰。

李儒忽然一把拔出腰间的佩剑,垂泪看向自己的发妻。

“你……你要干什么!”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李儒的妻子顿时惊恐的后退一步。

“吾妻,为夫对不住你,就让我们在黄泉再续夫妻情分吧!”而李儒只是默默走向自己的妻子。

只听一声惨叫之后,李儒的妻子当即血溅当场。

“李儒你这又是何苦呢……”门将见状不禁叹息道。

谁知李儒却理也不理他,却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仿佛疯了一般。

“董卓,你不听人言,必遭横死!”

说着,李儒便举剑自刎,自戕在了自己妻儿的身旁。

李儒一家虽然死了,但是洛阳和关中又有多少人因为身为毒士的他的献策而家破人亡呢?

这绝不是李儒一家人的性命所能偿还的。

不过,所幸幕后的黑手,最大的魔王董卓便身在郿坞之中,等刘备攻破郿坞之后,献上董卓的生命之时,洛阳和关中的亡魂也许会就此安喜吧。

李儒死后,不多时,张飞率领的先锋便杀到郿坞城下。

自始至终,郿坞的门将都没有任何想要禀报董卓的意图。

而整个郿坞之中也没人胆敢在董卓昏睡之时上前打扰。

因为之前胆敢如此的,现在全部挂在城门上示众。

这怪异的事情,让打了快十年仗一向勇猛的张飞都惊疑起来。

“为何如此安静?莫非是董卓那厮有诈?”张飞看着门前已经凉了的李儒一家三口,颇有些纳闷的自言自语道。

他原本废了老鼻子劲,从刘备那里讨得先锋之职,还想一鼓作气,以自己麾下三万先锋直接攻城,想要强行攻下郿坞,率先斩杀董卓,拔得头功。

但是张飞见状却难免狐疑起来。

他思绪片刻,回想起自己临行前刘备的嘱托,还是决定稳妥起来。

便下下令兵分四路,将郿坞的四处城门都严防死守起来。

准备等待刘备的大军到来,再做打算。

长安和郿坞不过相距二十里。

所以片刻之后,刘备大军便亲至。

“翼德难得如此冷静,看来这些年的历练没有白费呀!”见到张飞居然没有直接开始攻城,反而默默控制住董卓的退路,刘备见状颇为欣慰,难得的当着众人表扬了一下张飞。

“嘿嘿,非是俺老张畏惧攻城危险,不敢身先士卒攻城,只是这郿坞的情形太过怪异,俺老张也拿不住注意,就干脆等大哥到来之后,听大哥的吩咐了。”

“三弟能如此想,正合春秋之义呀!”关羽见到张飞如此沉稳,也颇为喜悦。

“据我在郿坞的暗探回报,那董卓如今杀性成魔,稍有不注意便会被其所杀,特别是在其酣睡之时更是如此,因此人人畏惧被杀,皆不敢打扰董卓。”刘备闻言却抬头看向天色。

“董卓夜夜笙歌,白日酣睡,看起来此时尚未苏醒,因此无人胆敢向其通报我大军来攻。”

“原来如此!”众将闻言这才恍然。

“主公,如今我大军齐至,可否立即立即攻城?”赵云问道。

“不妨!”刘备却意味深长的笑道:“汝等各自安营扎寨,围聚四门,孤有一计,或可赚开城门。”

“???”众将闻言皆面面相觑起来。

等众人领命而退之后。

刘备找来文房四宝,后提笔挥毫,写下一卷文书。

然后刘备将文书卷在自己的特制的钢箭尾部,取下自己的霸王弓,瞄准着城墙之上的门将头顶。

那门将忽然觉得头顶一阵剧烈的刺痛,接着猛地转过身来看向刘备,发现刘备正在弯弓搭箭瞄准自己,心中虽然诧异,但是面对属下却不远露出害怕的声色,只是强笑起来。

“那刘备倒也浪得虚名,如今他和本将间隔两百步,从未闻有距离如此远尚能射中者,他一定是在虚张声势。”

门将说完,一旁的士卒们纷纷响起不觉的附和声。

但是就在此时,刘备的右手一松。

霸王弓上的箭矢便化为流星,几乎是擦着门将的脑袋,洞穿了他的头盔,将他的头盔狠狠的射入了身后的城墙之上。

钢制的上好头盔,立即成了一个破烂。

那门将惊愕的看了看稀碎的头盔,又摸了摸自己屠了一片的头皮,差点没站住一头从城墙上栽倒下去。

“我的妈呀!这刘备是人是神?这是人能射出来的弓箭么?”门将这时才体会到恐怖的情绪,当即两腿发软,连连矮下身去,深怕刘备照着他的脑袋再来一箭。

而刘备见状只是一笑,他意味深长的看着小心翼翼露出一点头的门将之后,离开城下回到正在搭建的大帐之中。

“将军,那钢箭尾部似乎绑着帛书!”有眼尖的士卒看见了立即向门将禀报道。

“速速将那钢箭取下来给本将!”那门将闻言立即命令一声。

“诺!”方才眼尖的士卒立即抢先过去拔箭。

但是刘备的钢箭岂是容易拔下来的。

那小卒自然无功而返,只能将书帛从箭尾取下,递给门将。

门将连连结果书帛,打开之后细细阅读起来,但是刚刚看了一个开头,那门将额头便猛地渗出冷汗。

汝主董卓残暴无状。

动辄对尔等处以极刑。

如此乖张暴虐,非人主之相。

孤率正义之师而来,麾下八十万儿郎无不跃跃欲试,想要攻打郿坞。

因此汝等虽然窃据郿坞坞堡,带甲十万,但是以一孤城又以一敌八,必败无疑。

虽然郿坞之中军粮甚多,足以数年之用。

但是孤作用河北、关东、中原。

后继之粮源源不断,岂是汝等坐吃山空之仓所能相比?

因此,即便孤围而不攻,只要静候三年,汝等必粮尽而人相食。

但孤念及汝等虽久居西凉,但是仍旧为我汉人。

孤此次前来只为董卓一人,其余人等若是诚心归降,可官复原职。

“刘备想要说降我?”门将看到这里,特别是可以官复原职的字样之时,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丝冲动。

但是联想到董卓前些年对他们的恩义,门将又不免犹豫起来,害怕担上背主之名。

“先接着看下去。”门将将头脑中的混乱想法强压下去,又集中精力看了下去。

孤素知汝因为惧怕董卓残害而不敢相报孤大军来攻打。

但是汝可曾相国,以目下董卓的残暴,待他醒来,却发现汝明知不报,是否会顾念主臣之义不惩处于你?

孤在郿坞之中早就设下无数暗探,早就清楚汝等一举一动。

董卓只怕再有两个时辰便要清醒过来,也就是说汝只有两个时辰的时间用来考虑是否投降。

若是汝识天数,率众开门归降,孤必多加封赏。

即便汝冥顽不灵,死忠于那董卓,待明日孤依然可以指挥暗探悄然开城。

是投降还是顽抗。

是生还是死,全取决于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