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长生以后 > 第八十一章 吾敢为天下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出题的,是马湛翁,我们是多年老友了。”

梁瘦民抚须说道,正如他所说,因为家中小辈参与考试,避嫌了,但百余年的交情,老友怎么出题,他还是能猜的七七八八的。

苏彧撇嘴道:“押题这么准,你孙女岂非快人一步?”

梁瘦民笑道:“不,她得落人一步,我给的训练,都是反方向的题目,另外,不是孙女,是孙子的孙女。”

长生者对世间公平最大的影响,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不光是人脉、资源,更多的是见识家风和有人当家。

一个家没有老人,凝聚力都会淡许多,兄弟姊妹天南海北的,家中老人如果都不在了,年节时分都不会回老家。

梁瘦民也就活了184岁,那些活几百岁的,家族该有多庞大?

“您家开枝散叶,怕是人口不少?”

“有几十号人了。”

梁瘦民知道苏彧在想什么,便说道:“人多自然力量大,但大明如今早已不是一家一姓能有什么影响的时候了。”

“小友有空,不妨自己去走访下,见识下。”

苏彧摆了摆手:“没有就太遗憾了,本来还想着开一开诏狱呢。”

梁瘦民笑而不语。

他知道苏彧这是在说,他是大明的剑,既对外,也对内,可不是某些人可以随意指使利用的刀子。

梁瘦民没有继续答话,而是看向余则圣,问道:“这位小友十分钟就答完了,答的是什么,可否让老夫品鉴一下?”

梁瘦民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个鼻涕总擦不干净的小孩,略微有些期待。

毕竟敢这么早交卷,水平如何不说,心理素质是杠杠的。

而这份期待,很快就变成了震惊。

因为。

余则圣说:“吾敢为天下先。”

是的,他就答了一句话,而且是离经叛道的一句话,梁瘦民思索了许久,问道:“可否誊写一遍?”

“可以。”

余则圣借了苏彧的剑,直接在地面刻画,剑对于十岁的少年来说重了点,但余则圣的字体并没有太多走样。

“杨体?”

“正是!”

杨文正公的草书独成一派,其用笔恣肆,浑然天成,遒劲刚健,纵逸奔放,大气磅礴。此书法最为难学,因为世人大多只绘其形,不得其神。

但余则圣的字,倒是有了两分神韵在里面……

如果是一般人只回答这么一句“吾敢为天下先”,那肯定是要落榜的,但是,在配上杨体的字后,就不同了。

自古以来,位极人臣者。

有伊尹、周公、霍光、王莽、张居正、杨子仁,除了王莽篡国操作拉胯外,另外几位,都是以天下为墨,书写一代传奇的。

这次升学大考,考“不敢为天下先”,考的第一层是“温良恭谦让”,考的第二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考的第三层是……我当如何。

余则圣看明白了。

所以他答:吾敢为天下先。

他要当周公,当张居正,当杨子仁!

“好小子……”

梁瘦民看着这个志气非凡的少年,不由升起爱才之心,问道:“你这次考试应无大碍,可否有兴趣当我的学生?”

“您是?”

“应天府孔子学院,副院长,梁瘦民。”

“你能教我什么?”

“人心与人生。”

“不学。”

梁瘦民没有想到余则圣直接拒绝了,但也不恼,而是含笑问道:“那你想学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余则圣直接说出了儒家至高梦想,横渠四句。

“那我可教不了。”

梁瘦民打趣的说道:“能教你这个的,大明应该只有两个人,姚广孝和张执象,前后两任国师而已,要不你去拜师看看?”

“老头子坏得很……”

余则圣嘟囔了一句,这两位要是好拜师,那还说什么?

“应天府三位院长,正院长马湛翁擅长理学,马院长讲究‘发明自心之义理’,跟他学习,能够懂自性通圣之妙;梁院长你嘛,性情恣意,跟你读书,以后不用在朝廷混了;唯独温好农温院长,最重事功,国体、社会认识之深,当世少有。”

“我自是当温院长的弟子。”

“您我就不打扰了。”

梁瘦民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我的必修课,你就等着挂科吧。”

“老头子不讲武德!”

“哈哈……谁叫你小子看不起老夫的学问!”

“等我当上首辅,第一个罢了你的院长!”

“哟,还首辅,不好意思啊您呐,大明首辅管不到四大书院。”

梁瘦民跟个孩子斗嘴斗得一肚子劲,而且颇为享受,至于大明首辅管不到四大书院的人事调动,梁瘦民还真没有夸张。

别的不说,看看四大书院的院正。

各分院有院长一人,副院长两人,然后统领所有分院的,称为院正。

孔子学院院正是……李贽。

不同于其他三大书院,孔子学院是思想交锋最激烈的地方,各门各派的理论,以天下为棋局的思想交锋,造成了文无第一的局面。

其实阳明先生若是活着,倒也可以服众。

但阳明先生并未得长生,作为泰州学派的徒子徒孙,李贽担任院正,一直以来颇有微词。

只是李贽名气大,老百姓喜欢他的多,而他本身战斗力又强。

他这种异端中的异端,当年又得了张执象的一句夸赞,让他有了可以肆意宣扬学说的资格,导致他这么个异端,成为了民间粉丝最多的大儒。

朝廷也就让他当了孔子学院院正,至少他战斗力强……

嗯,朝廷也是有算计的,让李贽当院正,其他人就会坐不住,儒学内部就能百家争鸣,这是好事……

而且儒家不比其他。

儒家在朝廷的影响力太深,如果换一个“德高望重”的当院正,日积月累,难免生出些什么不妥来。

而李贽就不用担心了。

他有多异端呢?作为一个儒生,他是怼着孔孟之学批的,他甚至说:“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豼糠。”

伯夷叔齐,尧舜他都敢批……

老子学院院正是天下第二的陈撄宁。

墨子学院院正是一气化三清,化身为牛顿、莱布尼兹的李善兰。

孙子学院院正是戚继光,大明真正的战神,嘉靖年间整顿山河之后重返海洋,二十年间抵定天下,戚家军破国百二十余,大小胜仗千余次,斩首百万余级,生平未尝一败,堪为大明定海神针!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大明首辅管不了四大书院,但是……国师能管。

毕竟自嘉靖道长那会,长生者就出现了不少,数百年的跨越,多少风流人物?四大书院更是群英荟萃,当今首辅严晟不过六十余岁,是小辈中的小辈,如何管得了……

唯有国师够格。

很多时候并不是论资排辈的问题,而是那些长生者本就是精才艳绝之辈,活得又久,学识不知道多深,哪怕是内阁大学士,都驾驭不了这些人。

余则圣跟梁瘦民拌了会嘴,也就不等下考了。

两个小时呢。

让梁瘦民自己等曾孙女,苏彧跟余则圣回了养济院,将好消息告诉了苏清,院里便热烈庆祝了一翻。

一桩心事了结,明日便该出发去西罗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