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永不坠落的飞鹰 > 第四百三十七章 绝密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山下琢磨的请示电报送交给冈村宁次时,听了汇报,并没有立即表态,因为在武士道有一条不成文的惯例,战争中不得暗杀对方的国王和统帅,所以有些犹豫。

见冈村宁次犹豫不决之际,战略顾问立即指出:“蒋介石要去的地方是前线,在作战区域内,一名委员长和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样,都是合法的『射』击目标!何况杀了他,还能摆脱我们现在的局面!”

闻言,冈村宁次这才下了决心,干掉蒋介石!并为此次行动取了最恰当的名字——“斩首行动”!

随即,“斩首行动”的作战命令密电于第三飞行团。

山下琢磨接到冈村宁次指示,立即开始制定行动计划,为了作战能有绝对把握,他首先询问了战斗机专家,咨询有关作战飞机『性』能,选定现役主力零式战斗机为参战机型,虽然火力不及美国飞机,但机身灵巧,航程远,飞得快。

所以,山下琢磨于三日后下达了命令,如果能把蒋介石及其参谋人员打下来,就可以开始执行伏击计划。

但这对截击空域、时间以及双方飞行速度要求极高,稍有差错就会失去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

好在蒋介石在中国中向来以守时着称,这为截击行动增添了几分成功的把握。

尽管,截击距离长达600千米,没有出『色』的飞机技术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出于对自己中队的信任,尤其是44战斗队队长麻生太郎拍着胸脯保证,道:“随时准备出击!”

闻言,山下琢磨脸上『露』出满意之『色』,鼓励了麻生太郎几句话,同时把拦截蒋介石专机的任务交由他去执行。

接受命令后,麻生太郎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和副队长见田友三一起挑灯工作,研究绘制截击航线。

第二天清晨,麻生太郎与见田友三就将连夜制定的计划汇报于山下琢磨。

“明天天气预报是晴天无风,蒋介石从重庆到芷江,如果不是顶风,他会提前10至5分钟到达,我们在他降落前10分钟飞过,如果一切顺利,我们飞入芷江时就能很快发现蒋介石,我估计蒋介石的飞行高度不会超过3000米,因为这样的高度飞行比较舒适。此时我断定蒋介石将从西面飞来,正降低高度准备降落……”

麻生太郎指点着航线图向山下琢磨汇报。

“你凭什么肯定他从西面飞来?”山下琢磨打断他的话。

“经过近两小时的长途飞行,飞行员肯定希望尽快着陆,这样肯定是最近的航线从西面飞来。再说要是他不是从西面过来,我就直接『插』到怀化,在东面搜索。要是也没有发现,就干脆直扑机场,在他着陆时将其击落!”麻生太郎分析道。

“好!”山下琢磨同意了麻生太郎的计划。

山下琢磨随即向冈村宁次报告,冈村宁次仔细研究后表示同意,最后他仍不忘强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必须干掉蒋介石!并以个人名义预祝好运和取得胜利!

午夜时分,麻生太郎在机场召集飞行员,由于日军在机场驻有百余架飞机,担负截击任务的飞机数量不能太多,否则就有被发现的可能。

因此,麻生太郎只挑选了十八人,参战飞行员在经过保密宣誓后听取了作战计划,六人为攻击组,从低空不惜一切代价击落蒋介石。

“战斗编队十二人作为掩护组,在高空牵制护航战斗机,掩护攻击组截击蒋介石。”麻生太郎看着参与此次任务的日本飞行员,道。

接着,麻生太郎脸上一变,沉声,道:“最后说此次战斗没有后备队,如果第一个攻击遇到麻烦,无法投入攻击,掩护组的两人立即接替攻击任务。为了避开中美雷达,不仅采取低空飞行,还需要绕道。”

“哈伊!”日本飞行员们异口同声,道。

随即,麻生太郎大手一挥,示意飞行员们下去做好出战前的准备。

时间一晃而过,1944年5月4日凌晨时分,正如天气预报那样,晴空如洗,微风轻拂。

此时此刻,日军机场一片忙碌,18架零式战斗机为了增加航程全部加装了大容量的机腹副油箱。

良久之后,麻生太郎召集飞行员,下达出击命令,并强调飞行途中必须严格保持无线电沉默。

此时此刻,山下琢磨专程前来送行,他望着待命出发的飞行员最后重申:“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必须完成任务!”

7时30分,引擎隆隆作响,飞行员依次登机,由于飞机满载燃料和弹『药』,几乎是超负荷了,飞行员不得不使用襟翼来增加升力,尽管如此飞机还是几乎要滑行到跑道尽头才离地升空!

昂...麻生太郎道战机升空而起,盘旋在机场上空,由于机群保持着严格的无线电沉默,只使用罗盘和空速表导航,为了不被雷达发现,一直保持着10米左右的超低空飞。

——————

然而,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日寇保密措施做的非常好,但是中国情报人员同样不是省油的灯。

此前,日军机场突然戒严,就引起了潜伏在日军机场周边的中方间谍的注意。

一连几日,中方情报员想尽办法,试图潜入日军机场刺探军情。

但,日军巡逻队加大搜索密度,又有军犬开路,一时之间中方情报人员很难混进机场。

此时此刻,距离机场几公里外的一间破瓦房里,中方情报员头目看着几名手下,道:“日军有什么动静?”

“飞机全天候静止,没有升空。”一名尖嘴猴腮的中年男子回答。

话音刚落,另一位矮个男子,道:“这两天,日寇经常往机场里运送航空油。”

闻言,情报头目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而是闭目沉思。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此时已是深夜。

忽然之间,一个人破门而入。

哐当一声,腐朽的木门,应声倒下。

“队长...有情况。”来人气喘吁吁,道。

闻言,头目睁开眼,暮的站起身,一个箭步冲到来人跟前,道:“说!”

哈...来人拿起桌上的水壶一顿猛灌,片刻之后,来人稳住心神,缓缓道来:“十余架日寇战机升空而起,向西南方向飞去。”

闻言,间谍头目快步回到原位,从包里拿出地图仔细一瞧,琢磨片刻,抬起手指着地图,道:“芷江机场!”

随即,间谍头目命人将这一情报发电至军统办公室。

然后,间谍头目亲自带队前往日军机场,一探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