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开局拜师孙安 > 第440章 北方辽国的消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凌一摆手,长长吐出一口气道:

“关胜他们未曾求援,倒是不用派去兵马……”

李凌说着话,脸色变得有些悲伤起来;

“本王想着登基之后,对众臣再封赏不迟。

没想到郝将军竟然没有等到本王的册封啊!

郝将军追随本王之后,就跟着关胜一起镇守淮西、防备江南;

如今更是把命丢在了江南,本王甚是心痛啊!”

李助一脸惋惜的出列奏道:

“武王反正登基在即,不如先册封了郝将军,也能让他早日入土为安……”

李凌再次长叹一声,声音哀伤的说道:

“传本王令喻,追封郝思文为忠勇侯,安南将军……

葬礼按照公侯的规格去办……”

众臣齐齐一躬身道:

“武王隆恩……”

李凌对郝思文的追封并没有太过,这个安南将军是四安之一。

按照以前的将军衔;

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

如今只有王进被封了征西将军,郝思文的等级比王进低了三阶,也算是中规中矩了。

张叔夜缓步出列,一躬身道:

“武王,臣听闻我山东的三路兵马都逼向杭州。

江南已经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不足为虑;

老臣就怕关将军恼羞成怒,会屠城泄愤啊!

不管怎么说,日后江南乃是武王的粮仓,

江南的百姓千万不能有失啊……”

李凌听了这话,脸色一寒,沉声喝道:

“他关胜敢?

本王三令五申不可伤害百姓分毫;

日后的百姓才是我们的基石,谁若是胆敢毁我基石,本王决不饶他!”

张叔夜再次一躬身道:

“武王,为防患于未然,老臣请武王赶紧派出督军前去,免得大错铸成……”

李凌眼光从群臣脸上扫过,最后看向从西夏回来的唐斌,沉声吩咐道:

“唐将军,本王命你火速赶往江南,先接替郝思文,做为关胜的副将来协助他。

你给我记住,若是关胜胆敢做出杀民泄愤的事情,本王连你一起治罪……”

唐斌赶紧出列一躬身道:

“臣领命……”

李凌向他一摆手接着说道:

“你去了江南告诉关胜,郝将军的葬礼本王带着满朝文武全部参加……”

唐斌深深一拜道:

“武王隆恩,臣定然把这句话一字不漏的说给关将军……”

李凌摆摆手,让他退了下去。

之所以派唐斌前去,就是因为唐斌和关胜也有结拜的情谊,料想能制止住关胜的杀心……

李凌等唐斌走后,接着说道:

“等江南拿下,本王就一统中原了;

也就是本王登基称帝的日子。

本王所担忧的就是北方了,现在可有北方的消息传来?”

站在李助后面的乔道清出列一躬身道:

“回禀武王,臣派了探子去了辽国,对于他们的消息一日一报。

根据最新消息传来;

辽国兀颜光摆下大阵抵挡金人;

金人凭借着狠厉勇猛,多次冲击辽国的大阵,双方各有死伤……

现在初步估计,辽国的战力还有三十多万,金人的战力接近十万……”

“另外,辽国皇帝耶律延禧和太子的关系到了拔剑弩张的地步。

耶律延禧想要迁都,以避金人锋芒。

而太子却要和金人一决生死,现在辽国太子已经控制住了皇宫,使的耶律延禧的命令传递不出来……”

“总之辽国上下动荡不安,甚至有不少辽国的百姓跟着中原的商队逃出……”

李凌听了,有些兴奋的开口说道:

“太好了,看样子我们对辽国有可趁之机了……”

乔道清见李凌脸色带了笑容,紧跟着说道:

“臣也是这个意思,臣想请武王先狠狠的教训一番辽国。

免得武王登基的时候,他们前来添乱……”

李凌听了这话,心里大为意动,向众臣问道:

“诸位爱卿,我们现在能不能对辽国和金人用兵?”

“不能……”

李凌的话还没落下,杠精李纲扯着嗓子反对道:

“武王,我们现在还不能对辽国用兵。

一来是师出无名,二来是武王即将登基,不宜再随便掀起战事。

即便是要对辽国用兵,也要等到登基之后,军民安顿下来才行……”

军师李助也迈步出列,一躬身道:

“武王,知己知彼百战不怡!

我们现在只要先掌握辽国和金人的消息便是。

我们迟动手一天,渔翁得利的好处就多一分。

李大人说的没错,我们即便是对辽国动手,也得等到登基之后才行。

现在千万不能妄动刀兵……”

李纲没想到李助这个战争狂赞成自己的建议,不由得看了他一眼。

李助带着一丝淡笑,向李纲一拱手;

他接着说道:

“武王,我们现在不动兵,我们的辎重却可以慢慢的送到北方了。

等到时机一到,想必不会有群臣反对了吧?”

李纲听了一愣;

其实他本心不想和辽人厮杀,最起码这三五年内不能和辽人厮杀……

自己刚刚还感激李助这个老狐狸,没想到他把自己挤兑在了这里。

李凌看了看勾心斗角的两人,急忙点点头道:

“那就依两位爱卿之言,等本王登基之后再对辽国动手不迟……

凌振何在?”

站在大殿末尾的凌振听了,急忙出列道:

“臣在……”

“如今火炮营有多少火炮?有多少炮弹?”

“回禀武王,随着我们疆域的扩张,各地的铜矿陆续开采。

如今我们共有大小火炮五百多门。

各种铁蒺藜炮弹、火药炮弹等等有数十万枚。

若是这些火炮和炮弹全部打出去,足够轰平辽国……”

李凌点点头,又问了库房内的甲仗粮草,得知库房充盈。

他接着说道:

“既然国库支持我们打上一仗,那我们长痛不如短痛,等本王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攻打辽国……

传令下去,命北方镇守的卢俊义、林冲、徐宁、张清等人做好准备。

还有火炮营的火炮,悄悄的分批送到北方,随时和辽国厮杀一场……”

群臣听了,齐齐一躬身道:

“臣等领命……”

张叔夜和李纲他们知道已经没有了反对的机会,也只能跟着众臣一礼,下去准备了。

李凌麾下的文武群臣就有这么一个好处。

商议事情的时候,可以有各种不同意见,但定下基调之后,大家都能全力以赴的去完成。

李凌又和众臣商议一番其他事情,定下三天以后给郝思文举办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