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个舍友受了余家人的帮助,干不了别的,帮忙说话撑腰总是行的。

余建设给余来富打下手,自己也能修理一些。

屠慧东看宿舍这俩小伙子人还行,心里的担忧也减少了一些。

起码是有眼色,也知道讲理的。

这往后四年都得一起住,同宿舍的人可很影响生活的。

人家那俩男生帮着拦住了外面的人,一边还回过头来跟余小红和陈乔玉说:“别怕,有我们呢。”

余小红:“……”

谁怕了?

就这小场面,村里随随便便拉俩人出来撒泼,阵仗都比这个大。

304门外挤满了求助的人。

大多数人倒是没有那么不讲理,刚才是不知道,以为余来富是学校的修理工呢。

所以心里多少带着点儿怨气——开学前干什么去了?

这学生都要来了,结果坐没地方坐,睡没地方睡的,怎么搞的。

现在知道人家不是修理工,自然也不好意思那么说了。

说话的语气也好了不少。

“大哥,你看孩子这凳子,刚来就把裤子给刮破了,叫人咋说嘛!”

一个四十多的男人拿着一张宿舍标配的方凳子,满脸的惆怅。

来报到都是穿的新衣裳,再不济也是最齐整的那套。

结果这一来就给裤子刮了个洞,好好的新裤子,变破裤子了,真叫人难受。

屠慧东看了一眼,那凳子角上有个歪歪扭扭的钉子,从斜里钉进去的,尖儿从凳面上戳出来的。

都是为人父母的,看不得孩子提心吊胆坐这样的凳子。

屠慧东就说:“那你放着吧,一会儿修完了咱自个儿的,就给你修。”

“哎,好好,多谢大哥大姐了。”

那人也不是不识趣儿的,把凳子放下来就回去了。

过了一会儿,拿了两个青橘子过来。

“家里带来的,不值什么钱,大姐你收下,劳烦大哥了。”

屠慧东一贯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她也不想那么多,人家给,她就收着呗。

反正她确确实实帮了人家,收下也问心无愧。

可谁知道这俩青橘子算是开了头。

很快就有人送了一个苹果来:“大哥,麻烦你也修修我孩子的。”

“叔叔,能来我们宿舍看看吗?您辛苦了,给您买了酸梅汤。”

“大姐,能叫我插个队吗?着急给孩子铺床呢。”

“您好,我没带东西来,早上刚领的饭票,给一张成吗?”

这么的,一下子大家都涌过来了。

屠慧东这才觉得不对味儿了,连忙道:“不用不用,就是顺手的事儿……十件二十件也都是顺手的事儿!不用给啥东西!”

都千里迢迢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路上的不容易大家都知道。

好不容易到学校了,还没安顿呢,哪儿那么多东西给。

屠慧东不肯收。

她倒不是在意这个,就是觉得在儿子的学校里挣钱,有点不体面。

要是在村里,你看她收不收。

但屠慧东拒绝,别人未必听。

好些人放下东西就走了。

坏掉的凳子小桌子什么都有,还有学生站在门口等着余来富去他们宿舍看看。

304靠门边的床铺下铺上,放满了各种东西。

连瓜子花生都有!

陈乔玉跟余小红刚开始还找准人还回去,可人太多了,一下子七八只手过来放东西,放完就溜,根本来不及看清谁是谁。

最后只能放弃,随它去了。

余来富跟余建设修好了304的东西,就拎着工具箱挨个去别的宿舍修理了。

屠慧东跟陈乔玉余小红,还有宿舍里的其他同学赶紧把宿舍的卫生重新打扫一下,该收拾收拾,该布置布置。

“也就是工具箱只有一个,再来一个我就上了。”

谁还不会修个桌椅板凳啊。

陈乔玉汗颜,她其实就不大会。

这个说起来,屠慧东余来富他们那一辈的都会,陈良也会点儿。

有些厉害的还能自己打家具,但到陈乔玉他们这一辈,会的就少了。

等到周姐和晓玲她们那一辈,会的就更少了。

她们很容易就可以买到各种需要的东西,根本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的艰难。

东西坏了也不会想着修,而是直接买个新的。

这就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吧。

陈乔玉他们收拾完宿舍,余建设和余来富还在满宿舍楼转悠呢。

那俩同学也跟过去了,不时还送一堆东西回来,说是别人给的。

“人家非要给的,推不回去。”

这还能说啥,接着呗。

中午去学校食堂吃饭,新生报到的时候发了饭票和粮票。

本来余建设还想着要是不够他再找人匀匀的。

结果屠慧东一盘别人送来的东西,里面就好几张饭票呢!

饭票跟粮票不一样,粮票是平时用的,买啥打啥。

饭票是给新生的特殊待遇,上面还写了早餐一个鸡蛋一个馒头一个果子,午餐一荤一素啥的。

余建设摸出几张来:“咱们吃够了。”

吃完饭,大家就分开干活了。

余来富他们上午算是收了别人的东西,不好意思中途撂挑子,下午还得接着修。

屠慧东跟陈乔玉余小红就不奉陪了,她们下午准备出去找青楠。

其实说找青楠,大家也没有个头绪。

枫桥镇才一个镇就有十里八乡好几个大公社,何况是一省省会呢!

陈乔玉在学校门口买了江东省省会江城的地图,对照着地图算。

从火车站到大学城,他们坐了快两个小时的车,其实才走了地图上的三分之一不到。

这还是直线,要是算上方圆范围,那就不知道要跑到何年何月了。

乱窜是不行的,得精准定位。

陈乔玉说:“以火车站为中心,附近的汽车站都要去一下,然后我想去看看招待所和集贸市场这样的地方。”

陈乔玉说找不找的,其实每回出门都会打探青楠的消息。

但是结果往往是大家连她手上的照片看都不看,就摆摆手:“没见过没见过。”

更别说帮忙打听,帮忙找了。

没有好处,人家不会无缘无故帮你的。

劳心劳力的,图啥呢。

陈乔玉之所以想承包想开作坊乃至开厂开公司,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找青楠这件事不会是白费力气。

她得有这个本事,才能叫别人帮她找青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