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442章 他跟他姐天下第一要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2章 他跟他姐天下第一要好

上次给陈家二姑寄东西的时候,陈乔玉打了个电话到二姑家。

是那位二姑父接的。

不知道二姑境况如何,但这位二姑父居然第一次没接到电话当没接到,反倒让陈乔玉等等,然后亲自去喊了陈家二姑来接电话。

陈乔玉这边不敢挂断电话。

虽说这个年头打电话贵,但陈乔玉并不缺这两个钱,因此就一直占着线。

好在陈家二姑很快就来接电话了。

当时问着一切都好,只是依旧没有青楠的消息。

陈乔玉失望之余,也决定等考完试、红薯粉作坊进入正轨之后,再亲自去省城看看去。

这会儿出门不算方便,手续上虽然有通融,但交通上并没有便利多少。

得凑上几天,才能攒着日子一起去。

陈乔玉这么一问,青杨立刻说道:“连着月假一起有四天,姐我跟你一块儿去。”

“成,那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

陈乔玉走南闯北的,现在对于出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

以前一想到要出远门,提前三四天就要开始准备,生怕哪儿没安顿好,什么东西没带上。

现在手头宽裕了,胆子也大了,出远门就只是出个远门,并没有别的含义,因此也不怕了。

倒是青杨兴奋极了:“好啊,那我今天不去看电影了吧?”

陈乔玉笑道:“电影还是要看的,我一会儿还要去给工人发工资呢,你帮我登记。”

青杨一边扒了一口饺子,一边好奇问道:“姐,你干嘛要在大队部发工资?在作坊发不行吗?”

陈乔玉咬了一口饺子,是猪肉白菜馅儿的。

冬天常吃的蔬菜也就这几样,好在大白菜清甜,吃不腻。

陈乔玉说:“在作坊也能发,但一是怕有什么说不清楚的,二来嘛,我还是希望村里人都能想着挣钱。”

换句话说,就是想刺激刺激村里人。

陈乔玉算是隐隐约约知道未来走向的人,但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过往。

陈乔玉一想到小说里写的,八几年开始开放了,胆子大、早行动的人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连小汽车都有了。

可那些老老实实上班干活的人,什么都没做错,只是没有那么早意识到挣钱的重要性,然后就等着九几年的下岗潮。

好多双职工家庭,或者工人顶梁柱的家庭,一夜之间就成为了这个城市里最窘迫无助的人,心里就是一阵难受。

他们什么都没做错。

他们只是不知道这个时代要走得飞快。

然后就被抛下了。

比工人更惨的就是这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他们付出的一点儿都不比其他人少,可是最后一无所获的就是他们。

陈乔玉不愿意看到乡亲们沉默地成为被抛弃的一代。

她没那么大的野心,要帮助所有人。

她就想通过作坊发工资这件事,来刺激村里人,让村里知道,并不是只有当工人这一条路,农村也有广阔发展。

青杨不愧是陈乔玉的亲弟弟。

陈乔玉一说,青杨就明白了。

他三口两口吃完饺子和菜,一抹嘴:“那快点儿吧,估计这个点儿村里人都把位置占光了。”

陈乔玉也赶紧扒饺子:“嗯,这就去。”

吃完饭,陈乔玉去房间里拿钱,青杨快速把碗一收一洗。

然后姐弟两个就紧紧揣着小布兜子和小本子,往大队部去了。

路上还遇到不少拖家带口结伴而行的村民。

大家都搬着自家的板凳、条凳,老老少少,都是刚吃完饭要去大队部看电影的。

“咱们村这可是第一次自己放电影儿!”

“就是啊,以前看电影都要跑老远,现在咱们自己在村里就能看,看完还不耽误回家睡大觉,明天还能去赶大集!”

“以前俺奶走二十里路去看戏,脚都走疼了,现在可好了,走二百米就行,自己家门口就能看电影,嘻嘻,就是不知道俺奶看不看得明白这现代戏。”

“今天演啥来着?听说是秦主任去挑的电影,是新的不?”

“新的旧的都成,毕竟是电影呢!”

陈乔玉跟青杨也混在人群里,一人抄着个小板凳,跟大家一起讨论晚上看电影的事儿。

虽说现代随处可见大银幕小屏幕,什么电视电影动画片都有。

但陈乔玉觉得,都不如老家这里放露天电影热闹。

到了大队部,陈乔玉才看到小冯他们几个帮着县里下来的电影放映员在调试设备。

村里的孩子在幕布前后跑来跑去的,十分好奇。

闹得太欢腾的时候,就有大人蹿出来骂一句:“瞎跑什么!弄坏了叫你赔钱!”

孩子们就收敛一点儿。

但过不了一会儿,又闹腾起来了。

青杨嘿嘿笑:“这比过年还热闹。”

灯光之外黑漆漆的人群里,也不知道是谁接了一句:“过年肯定比这热闹!金宝说今年咱们大队也请个戏班子回来,唱它三天戏!”

青杨好奇问道:“咱村咋啦?不是还欠信用社的钱吗?还能请戏班子了?”

人家就笑:“青杨你说啥呢,这你能不知道?今年承包户给村里交钱最多的就属支书家的大勇和你姐了。”

青杨还是嘿嘿笑:“那咋可能,我姐就卖点儿菜,作坊到现在都还没挣钱呢,还是借钱给工人发的工资!”

当然了,他这么说,别人也未必信。

“青杨你就别瞒着我们了,张家湾的吕爹爹吕婆婆,牛车天天从你家进进出出的,你姐买糖一买就是几十斤,这本钱就比好多人的家底都厚了!”

还有人找青杨打听红薯粉作坊的事儿,青杨都笑着打哈哈过去了。

他又不傻。

但凡他姐愿意叫村里人知道的,那肯定都叫人家知道了。

但凡村里人不知道的,那肯定是他姐没往外说的。

那他即便是知道,也不能这么透露出来啊。

他跟他姐才是天下最要好的,管别人是谁呢。

青杨现在十四五,也是半大的小伙子了。

他要是不说实话,还真没人能逼得了他。

这么大的小伙子,能顶个大人用。

尤其是陈家这种情况。

甭管乔玉在外面如何风光,村里好多人都还是觉得,陈家的顶梁柱是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