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话朱教授一点儿没怀疑。

他当然也知道,民营企业家里确实不乏一批能力优秀的人才,敢为人先,思想先进,但往往缺乏科学的管理能力。

很多人靠着自己的能力特长,拉拔出来一个队伍,却没办法通过科学的管理办法,让团队持续发展。

大多数人最后都会因为个人能力受限,团队无法自主成长,而导致企业无法继续壮大。

但今天来看乔玉的作坊,朱教授心里多少还是有些震惊的。

“你的这些管理理念,正是我们的乡土企业所缺乏的。”

“我们见过很多小作坊,都是刚开始发展不错,但很难坚持下来,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倒闭,生产流程没有标准化,就是其一。”

乔玉非常明白朱教授的话:“刚开始我们也是的,一开始连研磨机都没有,我就是找了几个人,请了个师傅教。”

“但即便是同一个师傅教的,用同样的红薯,同样的步骤,也会出现质量不一样的情况,因为大家没有标准,都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理解去做的。”

“刚开始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乔玉想想刚开始天天蹲在红薯粉作坊里,跟大家一块儿做红薯粉的时候,有点唏嘘,“一开始大家切的块儿都不一样,一步差异,导致后面磨粉浆的步骤就麻烦,磨的粉浆也是粗细不均匀,更别说后面的煮粉。”

“后来是大家伙儿一次次调试,确定下来手工切块的大小标准,所有人都练了足足两天,才能保证不管拿到什么样的红薯,第一时间就能判断怎么能够切成标准大小的块儿。”

“我们还弄了个秤,时不时抽查复称一下。”乔玉不好意思地笑道,“这样才能保证大家长期维持在标准水平。”

这些事都很小,说起来不值一提,但只有做的人才知道,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到找到预防问题的过程,有多难。

“现在说起来就很简单了,但是当时也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乔玉说,“每一个刚进来的工人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后来我们就整理出来了标准作业手册,情况才好转了。”

朱教授点点头:“做的很好,是该这样做的。”

此时那两个学生已经准备好了,切好了红薯,进行手工研磨。

带队指导的师傅是田秀丽。

她此时颇有些趾高气昂地说:“就算之后大家是用机器研磨的,但也都要掌握手工研磨,只有完全了解红薯的大小形状和粉浆的干湿程度、细腻程度,才能够操作好机器。”

田秀丽是有些瞧不起这些城里来的大学生的,觉得他们娇气又矫情。

张晓茉他们倒是不以为意,田秀丽怎么吩咐,他们怎么做。

当然了,在田秀丽急急躁躁冲上来,一边呵斥一边要强行帮忙的时候,两个学生也会毫不客气地怼回去。

“你说的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毕竟没有操作过,请先给我们两次尝试的机会!”

“如果尝试之后还是出现错误,你可以纠正,而不是现在在我们还没有自行感知错误,进行调整纠正的时候,就急匆匆打断我们。”

张晓茉做起事来的时候跟在路上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在路上的时候叽叽喳喳的,确实像个城里来的娇气小姑娘。

但是真到工作的时候,很有些铁面无私。

她看了田秀丽一眼,没点破田秀丽想要用这种“提前批评、抢着上手”的方式来证明学生不行,只有她行的心思。

田秀丽脸色涨红:“我这是在教你们!难道真要等出错了、出事了,我再纠正吗?”

她说的倒是也没错,但乔玉还是把她拉到一边:“这只是手工磨,让他们试试吧。”

田秀丽这才纷纷地站到一边。

她心里确实有点着急。

之前红薯粉作坊第一批招工的时候,她瞧不起红薯粉作坊这些人,没参加。

后来后悔得跟什么似的。

第二批的时候急忙参加了,只是来了之后才发现,红薯粉作坊里已经改了很多流程和要求,甚至还有机器帮忙了。

好多她觉得只有她才会的东西,现在大家都可以按照标准流程来操作,机器更是比她手工快一百倍还不止。

田秀丽有强烈的危机感。

只可惜红薯粉作坊里的一半是老员工,手艺都不差,新员工又特别好学,进步飞快,田秀丽这个师傅,竟然没能找到多少机会展现自己的优势。

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两个“笨手笨脚”的城里学生,田秀丽才自告奋勇要来当指导的师傅。

可谁知道这俩学生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竟然就这么直接当面怼了。

田秀丽脸上挂不住。

陈乔玉好心安慰她:“谁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的,他们自己慢慢摸索一下,后面发现不对了,再让你指导。”

陈乔玉把田秀丽的心思拿捏的稳稳的,对她说:“你毕竟是师傅,你帮他们做了,他们就偷懒了,你还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吧,不然以后那么多徒弟,你都抢着上去帮忙,不得累死啊?”

“那么多徒弟?”田秀丽的脸色立马恢复红润,兴奋起来,“没错没错,那么多徒弟要是都等着我一个个去帮,那得帮到什么时候!”

田秀丽很快就收起了刚才那副急吼吼要上去跟两个城里学生抢风头的心思,老老实实在旁边站着了。

陈乔玉忍不住笑了一下。

红薯粉作坊里嘛,就有这么两个活宝。

一个魏守进,官瘾大,觉得自己不同凡俗,坚决不肯同普通工人一起平庸。

一个田秀丽,放不下师傅的身份,比不过老员工,就在新员工身上找优越感,总喜欢指指点点,好为人师。

这俩人要是放在平时,那是挺讨厌的。

但要是用好了,那可就不一样了。

就比如说魏守进吧,他要的就是不一样,只要乔玉说一句他认真负责,给他个小组长当当,他能够起得比鸡还早,天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别人还没来,他就先检查设备,别人都走了,他还要一一把东西归位,就图别人喊他一声组长。

田秀丽也一样,有徒弟的时候她就是最好的师傅,但没徒弟的时候,显现不出来她的资历和本领,就容易着急。

乔玉时不时给她画个大饼,她的心气儿就顺了,立马又是好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