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796章 小姨,那屋子就是买给你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96章 小姨,那屋子就是买给你的!

养鸭子的承包户算是这里头最高兴的了。

本来以为家家户户几千只鸭子都要砸手里了,没想到今天现场就给订出去两千多只。

虽然还得听姚金宝的安排,但是一家怎么也能分到四五百的份额。

要说这年头的承包户是很挣钱的,有这么四五百只,加上先前卖出去的,起码不亏本。

而那些说回去问问的,但凡能再拉到一些需求,他们就能挣钱。

乔玉的红薯粉作坊也开了几个大订单,要不是乔玉怕红薯粉作坊的产量供应不上,还能继续开。

饲料这边虽然不盈利,但是乔玉也顺便低价把之前试验的几千斤饲料给卖出去了。

不多,但蚊子腿也是肉。

这些饲料好歹也是粮食边角料做的,虽然不是成功品,但是给牲畜家禽吃,还是能饱肚子的。

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起码原材料的钱能回来。

因此姚金宝也甚是高兴——乔玉饲料厂里用的那些红薯,都是村里集体的地收上来之后,卖不出去的歪瓜劣果。

姚金宝以村里的名义便宜卖给乔玉了,也给大队账上增加了几百块钱。

看着不多,但是这里几百,那里几百,一年下来,年底能分的钱就多了。

……

乔玉的“招商大会”结束后,姚金宝跟徐会计在大队部整整算了两天的账。

光他们自己算不行,还找乔玉把魏守进给借了去,另外找了几个在上学的中学生,一屋子人,烧着炭火炉子,一边煮水一边算账。

就这么算了两天,最后算出来,今年村里按人头分的钱,一个人是三十五,另外一个工分两毛二分钱。

乔玉家里余小姨不算本村人,没有人头钱。

但余小姨也帮大队出过几次工,工分都记到乔玉头上去了,加上乔玉贡献的一些物资,还有青杨山上的两个大棚……他们姐弟俩这一年居然也有六七百工分。

当然了,六七百工分算下来,只相当于别人出了两个月的整工。

着实不算什么。

但六七百工分算下来,也得有一百四五十块钱。

加上七十的人头钱,乔玉跟青杨也能收到两百二十多块钱。

这要是放在三四年前,都可以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之前陈良把青楠跟乔丽卖了三百块的时候,村里人都骂来着。

但是私下里,也有人心动——生个娃,就能卖三百块钱呢!

但人口不值钱的乡下,难免有人会起坏心思。

还是秦主任带着村里的妇女联队,天天挨家挨户地查,宣扬法律,才总算是没闹出什么事儿来。

大队部公布人头钱和工分那天晚上,乔玉回家就跟余小姨商量。

“小姨,自从青杨去县里上高中之后,我也没怎么照看家里了,村里的好多事儿都是小姨你去办的,我想着这钱就给小姨你拿着吧。”

“给我拿着?”余小姨吓了一跳。

她忍不住跟乔玉算起来:“玉啊,我现在在百货店一个月拿的可是三十五块钱的工资,加上时不时的奖金……我一年都有五百了。”

而且吃住还不花钱。

这村里发钱,咋还给她呢。

余小姨表示拒绝:“我拿这么多钱没用啊。”

“还是给青杨吧,他一个人在县里上学,花钱的地方多。”余小姨说。

乔玉笑道:“青杨那边不用担心,我每个月都给他钱呢,再说了,他那个大棚只要撑着,村里就给他算半个工分,但卖菜的钱都归他,这就不少了。”

即便青杨会再跟小伙伴们分,但是大棚蔬菜卖的价格高,加上乔玉偶尔还会混进去一些现代的蔬菜,卖的钱可不算少。

“那你就给他存着上大学用。”余小姨美滋滋的,“青杨也快回来了,他哪天期末考试来着?肯定也能考第一名!”

不知道长辈是不是都对自家晚辈怀有莫名其妙的信心,觉得自家孩子天下第一好。

明明青杨说过在班上成绩只能算一般的,但余小姨就是觉得青杨能够靠第一,将来还能上大学。

乔玉也是无奈。

虽然她也觉得青杨肯定会上大学,但是也没余小姨这么有信心。

“那小姨你等青杨回来问问他吧,看他怎么说。”

乔玉狡黠地道:“如果青杨说这钱留着上大学,我就给他留着,要是青杨说给你,小姨你就收着,成不?”

余小姨心想,青杨学习那么用功,肯定会想留着攒大学学费的。

于是也不坚持了,点点头道:“行啊,那就听青杨的。”

结果没两天青杨就放月假回来了。

听说村里发钱了,甚至都没等余小姨问,青杨就跟乔玉商量来着:“姐,要不咱把这钱给小姨吧,小姨在咱家辛苦了……”

乔玉又欣慰又欢喜,笑道:“这话你不用跟我说,得跟小姨说。”

于是青杨就去找余小姨,说了这个想法。

余小姨正晾衣服呢,瞪眼道:“这话是你姐跟你说的?”

青杨一头雾水:“啊?没啊,这还是我跟我姐说的呢。”

余小姨不肯相信:“肯定是你姐说的。”

乔玉走过来,笑着辩驳:“我可没说,他刚才去大队部看完公告栏回来就找我来着,小姨你都看到了的。”

这倒是,于是余小姨又转头劝青杨:“这钱你留着,将来上大学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大舅妈每个月都给你建设哥寄二十块钱呢。”

青杨乐道:“小姨,我上大学的学费我自己攒就行了,我现在手里有钱,小姨你别担心我啊。”

倒是余小姨,现在已经三十出头了。

放在村里,已经算是“上了年纪的老姑娘”了。

青杨一个月才回来一次,难免对余小姨的近况有些关心。

“小姨……你之前相亲的那个男的,谈的怎么样了啊?”

余小姨脸上一红,看了看乔玉,才小声道:“我正想跟你们商量……过年的时候让他来家里一趟,成不?”

“不是来老宅,是去你大舅家。”余小姨补充道。

这个年头的女人,到了适婚年龄还没结婚的,在家里就显得有些多余。

而余小姨这样离了婚,亲爹妈还已经过世了的,那就更是无家可归了。

余小姨见乔玉想说什么,赶紧开口:“不是觉得在家里不方便,只是传统是这样……总得叫你大舅做个主。”

乔玉笑道:“小姨,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告诉你,你有家,有房子。”

余小姨懵懵的:“啊……什么意思?”

乔玉看向青杨:“还不说呢?”

青杨捧着余小姨给他煮的鸡汤面,嘿嘿笑:“小姨,你记得之前跟牛场一块儿买下来的房子不?”

“记得啊,不是还装修了一下吗?”余小姨嗔道,“你上学去了,你姐又忙,那屋子的装修还是我去盯着的呢。”

“那就对啦!”青杨拍掌笑道,“小姨,那屋子就是给你买的!”

“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