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时蓁心里感激:“好,大嫂二嫂放心,我会好好工作的,不给澜亭丢人。”

她的男人是军人,有他的傲骨,她也会努力,不让军人的傲骨折了。

林金花还是放心的,从这阵子的相处来看秦时蓁不是那种拎不清的人。

相反,她十分有成算。

是个厉害的人,无论工作还是别的,她相信秦时蓁都能处理得很好。

十点多,贺兰宣贺兰勤满载而归。

“弟妹,这些黄鳝和黄骨鱼给你,黄鳝可以养起来留着吃,黄骨鱼明天就可以烧了,这些小鱼等明天让你嫂子处理好再给你,你明天上班肯定没空。”

“大哥,留给小虎他们补身体,他们正长个儿呢。”

“留了的,放心。”

秦时蓁留了一小部分黄鳝,她一顿吃两条就足够了,多了也腻。

……

周一早上。

秦时蓁睡不着,天没亮就醒了。

一看表,才五点半。

在床上翻了好几回,索性起床。

十分仔细的刷牙洗脸。

去自留地把菜摘回来,等中午的时候做来吃。

蕹菜长得很水灵,辣椒挂在枝头,茄子的花蕾也开始多起来。

番茄,南瓜花,满园子的绿意。

回来后秦时蓁就开始烧火煮饭,用昨晚上的剩饭煮了个粥,米饭留中午回来吃,又煮了个鸡蛋,加份酸菜,就当是早餐了。

洗好碗,给阿黄添了吃的,关好窗户,换了衣服,穿好鞋锁上门出了院子。

小虎和大丫二丫也正好出门上学:“小婶,路上注意安全。”

“好,你们也要好好读书。”说完就骑着车出去了。

路上没有什么人。

秦时蓁骑车的速度不快,这天越来越热,骑太快了到镇上就一身的汗,又没地方洗澡,到时候身上臭熏熏的,形象不好。

她到公社的时候,守门的大爷还有些诧异,不过杨家亮交代过,听秦时蓁报了名字后就让她进去了。

还给她指了办公室的位置。

秦时蓁没有直接去那里,而是找了个地方坐下,拿出语录翻看。

有些语录她得熟悉,而且还要倒背如流,以后遇上需要的她就能随口背出。

她的军绿色背包里总会放一本语录,有空的时候就翻翻。

杨家亮到的时候就看到了坐在树下安静读着语录的秦时蓁。

画面很美好。

而且秦时蓁十分专注。

怪不得能写出那样的文章。

他这个一直搞文字工作的都自愧不如。

听到声音秦时蓁抬头:“杨主任,早上好,我过来报到。”

“秦同志早,你跟我来,你的办公室在一楼右手最里面的那个房间。”

杨家亮带路,给秦时蓁说了公社里面的结构,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能。

秦时蓁听得极为认真,她还拿了小本子把杨家亮说的这些做了记录。

有空就翻阅一下,加深记忆。

“中午食堂有饭菜,算在工资里的,不需要再额外出钱,每个月十五号发工资,到时候去会计那里领。”

“好的。”

“生活上和工作上遇到问题都了一些找我,不要不好意思,从今天起我们就是革命同志了。”

“谢谢杨主任。”

公社的人不算很多,最大的部门就是格委,杨家亮平时和他们来往不多,做介绍的时候他叮嘱秦时蓁不要和格委的人起冲突。

秦时蓁认真点头:“谢谢杨主任提醒。”

“你的办公室只有你一个人,我们每个月都有发稿任务,虽然报刊不发稿费,但是完成任务公社是有奖励的,奖励会发给中稿的人,算是额外收入。”

咦,还有这好事!

“另外,还有工作上的报告需要撰写,这个要系统学习,等会我给你拿几本书,你抽空看一下。”

“行。”

这个秦时蓁其实很在行,她以前的工作就是各种报告,加班猝死。

不过还是要学的。

因为每个时代的标准不一样,这年代用词会更严谨。

她如果不学的话很容易踩到雷区。

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秦时蓁跟着杨家亮进了办公室,里面已经收拾好,一张桌子,一张椅子,还有个热水壶,文件摆放得整整齐齐。

笔筒里有钢笔,还有毛笔,各种用具。

“信笺放在你后面的柜子里,需要用到的东西柜子里都有。”

这个办公室是单独为秦时蓁准备的,写报告需要安静的环境,且还要查大量的资料,搜集各种刊物的文章等。

“报纸一三五送一次,都在你桌面放着了,有价值的文字需要摘录的,你记得自己摘录存档,因为报纸是轮着看的。”

“我记住了,谢谢杨主任。”

“今天暂时没什么事,你先熟悉一下环境,我办公室在你隔壁。”

杨家亮把办公室钥匙留给了秦时蓁,就回自己办公室处理事情去了。

“好的。”

秦时蓁放下自己的背包,拿出水壶喝了口水,之后就拿起报纸静静翻看,遇到有用的文字就做记录。

十点,杨家亮敲门进来:“秦同志,我带你去各个办公室转一下,认一下人。”

秦时蓁把报纸叠好放回原位,跟在杨家亮的后面,前后去了五六个办公室。

公社的人没有太多,大部分都是关系户,只有秦时蓁是特例。

公社接到人民报社的电话后,又接了一个省里的,镇里这才急着去找她,且第一时间就安排好了她的工作。

杨家亮猜可能是秦时蓁对象想的办法,不过,他看了秦时蓁的文章,她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遣词用句也很有特点。

是个人才。

所以他也没排斥,揽了去贺家湾找秦时蓁的活。

杨家亮介绍得仔细,秦时蓁听得认真。

她记住了这些同事的名字,外貌,还有他们的工作岗位以及负责的事。

一共十来个人,女的加上秦时蓁一共是六个,男的有九个。

听杨家亮话里的意思,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其他的不要越界管。

这一点秦时蓁是懂的。

她毕竟也在基层混了几年,深知越界是最要不得的。

回到办公室后,杨家亮说:“公社里的另外五个女同志是顶替家里的位置进来的,相处时你多留点心。”

“好,我记住了。”

这杨家亮怕是听说了她在贺家湾发生的那些事,如意提前给她警告。

在杨家亮走后,秦时蓁拿出自己的小本本,简单记录了今天的所见所闻,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杨家亮过来的时候秦时蓁正锁门:“杨主任,我中午回家吃饭,碗没带过来。”

“也行,第一天上班总会有些不适应的,你的宿舍下午就能装好床,你过来正好带些日用品。”

“嗯嗯,谢谢!”

看着秦时蓁骑自行车离开,杨家亮才去食堂吃饭。

半个小时后,秦时蓁才回到家,她去了一趟集市,买了些葱姜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