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秦时蓁起了个大早,带着小虎二丫几个去了树林里。

“小婶,看,那里有蝉蜕!”

蝉蜕,挂在树上,应该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

小虎惊喜,他从秦时蓁口中知道了知了壳的真名,还怪好听。

“你们当心点,爬树不能爬太高,蝉蜕要是在高处,就用竹竿打下来。”

“好!”

秦时蓁自己上了树,找到的蝉蜕都放进了背篓里。

和小虎他们在树林里钻了一个小时,收工回家。

四人凑起来,发现收获还挺大,“攒一个礼拜应该能有两三斤,小虎,大丫二丫加油,卖了钱咱们买肉吃。”

“嗯嗯。”

三个小脑袋捣蒜一样点头,很开心。

云西。

路正南回了部队,第一时间就去了贺澜亭那里,“报告。”

“进。”

贺澜亭走出来坐在椅子上,“看样子是相亲成功了。”

路正南摸摸头,“嘻嘻,瞒不过营长。”

“见到你嫂子了?”

“嗯嗯,嫂子人真漂亮,很好,我送东西过去她还给了我一袋吃的,太客气了。”

“相亲成功,打算什么时候结婚,要向组织打报告,等会我给你开证明。”

“好嘞,十月份,到时候她和她家里人过来,我们在部队结婚,参加集体婚礼。”

每年部队都会在十月份办集体婚礼,他和杜丽萍说好了,到时候让他们过来,办婚礼,顺便玩玩。

杜家同意了,他父母也正好想过来。

“行,到时候可是政委给你们当证婚人,倍有面子。”

“那是!”

“哦,营长,你说巧不巧,我女朋友和嫂子在一个单位。”

贺澜亭开证明的手一停,之后就恢复了,“确实有点巧,女方的家底你都清楚了吗,你看看上头没错吧。”

把证明递给路正南。路正南看了看,“没错,对着呢。”

“那你回去休息吧。”

贺澜亭在路正南走后,靠在椅子上不知道在想什么……

日子不紧不慢,几天后秦时蓁又收到了贺澜亭寄回来的大包裹,里头竟然还有雪花膏,百雀羚等护肤用品!

不得不说她这老公是真贴心呀!

秦时蓁点着各种票,肉票,粮票,她老公估计自己都没攒私房,全寄给她了!

把票收好,秦时蓁提着一篮子黄皮果去了杨家亮家,“咚咚咚”,“雯姐,在家吗?”

何雯探出头,“是蓁蓁呀,这么早?”

“雯姐,家里的黄皮果熟了,带了点过来给你们尝尝鲜。”

秦时蓁进了屋把篮子放下,果子已经熟透了,发出了诱人的果香。

黄皮果,两广,海南,云南应该都有。

“怎么好意思每次都收你的东西。”何雯有些不好意思。

“家里果树结的,今年结得特别多,吃不完放着也坏了,被鸟儿吃了不少。”

“谢了啊。”

“雯姐不要和我客气,我在公社多亏了你们俩照拂。”

“应该的,你是个好同志。”

“那雯姐我去上班了。”

秦时蓁回办公室,把一篮子果子放在了大门口,上头放了块牌子,让大家自行取果子吃。

看看日历时间,没想到竟然已经到了立秋,日头还是很大。

苏云她们的缝纫生意终于迎来了大转折,接了好几个单子。

秦时蓁会给她们选最新的布料,还有一些贺澜亭从云西那边寄回来的稀罕料子。

想到即将到冬季,秦时蓁囤了点灯芯绒和毛呢料,给父母也做身冬天的衣服。

再给贺澜亭做一身大衣。

平时他可以穿。

正好十月探亲时带过去给他。

画好了图纸后,秦时蓁拿着布料开始剪裁,一片片做好标记后摆放好。

小虎几个暑假,不过没闲着,他们早上去田里拾稻穗,开学的时候可以用来勤工俭学,可以换些本子啥的。

回来时小脸蛋红扑扑的,秦时蓁看了就怪心疼,“赶紧回屋凉快一下,下午日头大,你们可别出去了。”

苏云和林金花虽然接了不少订单,但如今是双抢季节,她们把缝纫的活暂时放着晚上做,和贺兰宣几个一起加入了双抢。

从七月底就开始收水稻,收完水稻又忙整田,田好后又摸黑起床扯秧,插秧,事多着呢。

加上收苎麻,整个七月和八月贺家人忙得脚不沾地。

秦时蓁早上起得很早,一来锻炼身体,二来去自留地除草。

这天早上起来就看到苏云和林金花拿着鱼篓出门,“大嫂二嫂,你们去哪儿?”

苏云脚上穿着布做的袜子,显然是要去田里,“这水稻不是刚收上来嘛,草垛还在田里,那草垛下面藏着好东西呢。”

秦时蓁双眼一亮,“田鸡!”

林金花:“咦,蓁蓁你也知道呀。”

“嗯,等会,我还没到上班时间,我和你们一起去。”

她戴着手表,八点半上班,现在才六点半,去一个小时正好。

“好。”

秦时蓁很快就出来,也提了个鱼篓,和苏云她们直奔田里。

上工的人已经在挑草垛了,秦时蓁看着田里,那田鸡在里面蹦跶得欢。

村民把田鸡捉起来,用稻草系好,一串一串的放在田埂上。

秦时蓁也有样学样,把草垛拎起来,底下准有几只田鸡,每个草垛都有。

只半个小时秦时蓁就捉了一篓子。

苏云和林金花也一样,这年头田里化肥用得少,田里田鸡很多。

一个小时她们就回了,三人的鱼篓都装满了,苏云,“蓁蓁,回去去我那拿些酸菜和泡椒,这个配田鸡正好。”

“好嘞。”

这么多吃不完,风干了以后等冬天吃。

秦时蓁换了衣服就去上班。

日子一天天过。

暑假,孩子们在村子里窜来窜去。

这天秦时蓁下班,刚到村口就听到了歇斯底里的哭声。

村头的樟树脚下聚集了很多人,苏云和林金花都在,看到她们,秦时蓁推车走过去,小声问:“大嫂,怎么了?”

苏云叹着气,一脸遗憾,“叶婶的孩子昨儿没回家,找了一天一夜,两个小时前下头村子的人来说,他们那河段有两个娃娃停在那,有人认出了是叶婶家的娃,让过去认,这不,刚把娃接回来。”

秦时蓁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在河里一天一夜,想都不用想,人哪里还能救回来。

“村里每年都有孩子丢在河里面,每年夏季是我们这些当妈的最难熬的时候。”

就怕听到的是自己娃儿出事。

虽然千叮嘱万叮嘱,可大人要上工,不可能留人在家专门看着。

就是家里有老人在的,也看不住娃。

村里这样的例子数见不鲜。

秦时蓁是在基层待过的,就算是后世,每年夏季溺水的报告和新闻也不少。

上头重视,各个地方都立着牌子,拉着横幅放着救生圈,竹竿等东西用来救援。

可如今,上头哪里会管这些。

家长都管不住自己娃,大家忙着做工。

哎。

秦时蓁想了想,明天上班和杨主任提一下这个事,想办法在沿河,水库,水塘等地方放些工具,写几张大字报,醒目点。

希望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