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时蓁和苏云三人正伸长了脖子等,小虎几个也乖乖的坐着。

从贺兰宣他们拉着猪离开家他们就一直是这个姿势,心里说不紧张是假的。

“蓁蓁,都十二点了还没回,不会是没卖出去吧?”苏云焦急的说。

秦时蓁安抚道:“这阵子卖猪的人开始多了,可能排队要点时间,大嫂别急,咱们的猪那么漂亮,没道理不收的。”

即使别人的猪被退回来,他们的应该也不会全被退,食品公司多少会收一两头。

林金花附和:“就是,再等等,九头猪过秤,计数,算钱都得好一阵呢。”

更别说前头还有人,贺兰宣他们肯定不是最早到那里的。

几个人忐忑的吃了中午饭,给贺兰宣他们留着饭菜放在灶上热着。

苏云都没心思织围巾了,林金花其实也差不多,静不下心来。

直到下午一点,院子外传来了动静。

苏云立刻奔过去,看到空着手拉着板车的兄弟俩,顿时松了口气。

“回来啦,辛苦了,快,小虎,倒杯水给你爸和叔叔。”苏云开心的朝屋里喊。

小虎蹦蹦跳跳回了堂屋,“就来。”

“噔噔噔”,一溜烟跑进堂屋,小虎倒了两杯水,加了白糖,“爸,二叔,喝水。”

“咕咚咕咚”,喝完水,贺兰宣用袖子抹了一下嘴,头上还出了一层薄汗,语气十分开心地说:“猪卖掉了,卖猪的人太多,所以才回来晚了。”

“卖出去就行。”苏云也没问价钱,今年猪便宜,卖出去就烧高香了。

小虎搬了椅子过来,贺兰宣坐下,颤抖着把钱掏出来:“九头猪刚好是三千一百五十斤,猪价是四毛五一斤,一共是一千四百一十七块五毛。”

苏云咂舌:“这么多……”

贺兰勤也很满意:“去年猪价都还有五毛,今年就四毛五了,收猪的人说过几天价格还会掉。”

便宜五分钱,虽然比不得去年,但他们这一年赚到钱了,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

幸好他们听弟妹的没等到过年才卖,不然他们还得请人把那九头猪拉回来。

那就太花钱了。

秦时蓁松了一口气:“卖出去就好了,明年还是得养几头,不管价钱如何,反正都是抽时间喂的,算是额外的收入。”

贺兰宣一想,确实是这样,“那明年就还继续养十头,我想的是明年种多一些木薯,就是不知道生产队让不让。”

木薯是个好东西,可惜如今大家都是集体劳动,只能集体种,自家的自留地有限,种不了多的。

“大哥,慢慢来吧,等过几年要是形势好转咱们再想办法种,如今肯定不行。”

秦时蓁的一番话让贺兰宣歇了开荒种木薯的心,他和贺兰勤每天上工就够累了,又养十头猪,长年累月下来身体受不住。

三户人把钱分了,秦时蓁因为全程没参与喂猪,所以就打算留自己的一头来杀年猪。

算是给贺兰宣兄弟俩的工钱,她没明说,贺兰宣和贺兰勤都懂,但他们拒绝了:“弟妹,今年这猪算你两头,我和你二哥五头,我们留一头来杀。”

秦时蓁连忙拒绝:“大哥,留那头算我的,你们一年喂猪割猪草那么辛苦……”

她还没说完就被贺兰宣打断了:“行啦,去年留的是你的那头猪,今年就留我们的,就这么说定了,你也别和我们争,这一年多我们占你便宜还少吗,让我们出。”

贺兰宣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秦时蓁也不好再执着。

把钱分了后,贺兰宣和贺兰勤觉得一年的辛苦很值得,明年再继续努力!

只要这个政策不变,养猪是他们唯一能赚钱的途径。

必须抓住了。

卖了猪后他们就轻松不少,冬天生产队没什么事,他们上工无非事加固猪栏,牛栏,修沟这些。

还有就是割草烧瓦,烧石灰,也很累。

转眼就到了小年夜。

今年他们还打算低调过,所以也没准备多少过年的东西。

贺允礼这几天嘴角燎了好几个泡。

生产队的猪按照惯例是小年夜才拉去卖,可是没想到人家不收!

只卖出去了最大的那十头,还剩下的二十头又拉回了猪栏里。

贺允礼愁的呀!

知道贺兰宣兄弟在月中就卖了猪,又过来串门子,“老三,你实话说,你咋知道今年猪不好卖的,竟然提前半个月卖猪。”

贺兰宣:“我弟妹在公社上班,她说今年养猪的多,所以提醒我早点卖的。”

贺允礼有些幽怨地看了秦时蓁一眼:“小九媳妇,明年要是还有啥情形,你记得给我说一下呀。”

“行,大队长,我这次也是碰巧,年初的时候和杨主任下乡了一次,知道各个大队都养了猪,就和我大哥说了这件事,哪知道我大哥一直记着。”

“哎,这猪也没法卖,即使他们收,我们也不卖了,才三五毛钱一斤,亏呀。”贺允礼的怨念很深,怎么都没想到猪价能掉得这么快!

秦时蓁想了想:“大队长,要不这猪就过完年再卖,到时候应该会涨点价的。”

“行,那我就让他们过了正月再去食品公司问一下。”

这一个月他要紧紧盯着喂猪的这几个人,不能再让他们糊弄了。

到时候猪赶到食品公司,漂亮干净,人家肯定会舍得出价钱。

就像贺兰宣他们的猪一样。

他可是听说了,收猪的人对贺兰宣兄弟印象深刻,还说怎么一个大队出来的,猪的差距那么大,一副嫌弃的模样。

当时四九和水运听了还想反驳,但一看到自己养出来的猪确实不如贺兰宣,瞬间就闭了嘴。

年二十八,贺兰宣叫上亲戚,大家一起过来帮忙杀年猪。

又养了半个月,这头猪本来就是十头里最大的,好像又长了不少。

六个大汉使出力气才把猪拖出猪栏。

村里排行老二的贺兰远问道:“老三,你这猪年年都养这么大,到底是有啥技巧?”

“二哥,也没啥,就是养得精细点,经常给猪洗澡,猪栏里的猪粪要清理得勤快些,一天喂三顿。”

这话直接让贺兰远闭嘴了。

猪一天吃三顿?

他们人都未必一天能吃上三顿饭!

怪不得,不过贺兰宣家里条件这一两年看着好了不少,应该是托了贺澜亭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