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孟廉亲自来了。

以往他连沈府不愿踏足半步,这次气势汹汹地领着两个儿子直接杀了进来,冲着沈岐的逢明斋而去。

谁都知道当年孟茹可是孟家的掌上明珠,上至奉国公及两位兄长,下至丫鬟仆役,就没一个不喜欢她的,生得漂亮,性子又跳脱,不过分顽皮,讨喜得很。

孟廉知道孟茹是被人害死的那一刻,简直怒不可遏,当年他就曾经怀疑过孟茹的死有异,只是没找到证据,如今有了端倪,立即封锁了消息的泄露,领着孟茹的两个兄弟上沈家问罪来了。

沈家的人,孟家的人,加上一个豫王,三方人关在书房里,今朝在外面守着,不许任何人接近。

时间流逝漫长,将近过了两个时辰,书房的门才再次被打开,里头的人走出来,面色异样,各怀心思,一个个都是老狐狸样,端着样子,隐忍情绪,没人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孟家人很快就离开了,顺带把甘苓也给带走了,豫王回头与沈岐关进书房又说了一会儿话,随后也离开了。

菱花将这些情况对沈碧月一说,就见她若有所思地捧着茶杯,但她也就想了一会儿,什么都没问,将喝完的杯子往桌上一放,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打算先去吃饭。

泊云居的菜色向来清淡,沈碧月本也不喜欢大鱼大肉的,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倒是杂粮粗茶更能养她的身子。

菱花盛饭上来的时候,沈碧月抬眸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只将饭接过来,拿在手里。

“姑娘,主子说您尽管出门,他会去找您的。”菱花适时说道,她哪里不晓得沈碧月欲言又止地想问什么,知道自己头回约人,连时辰与地点都没有交代清楚,偏偏又不好意思再开一次口。

沈碧月无声地清了下嗓子,“陛下允许他出府了?”

“两日前就允了,只等着时候到了来找姑娘,姑娘这几日忙着府里的事情,冷落了主子,今日可要好好哄哄主子,主子嘴硬心软,肯定受不了姑娘磨他。”菱花笑嘻嘻地说,“婢子给您支招,姑娘可别给主子说漏嘴了,不然主子要对婢子用刑的。”

沈碧月轻咳一声,“你出去吧,我要吃饭,不用你伺候了。”

菱花笑盈盈地应了声是,忍着笑出去了。

外头日照西斜,彩霞连绵铺开,是个好天气,适合出去走走。

吃过饭,简单地沐浴净身,换了身衣裳,就要出门了,菱花已经吩咐马车在侧门处等着。

沈岐那边忽然派人过来,是个面生的婆子。

“国公爷知道姑娘要出府,特地让老奴给姑娘送来这个,希望姑娘帮个忙,替国公爷将东西送去给城西的一间灯笼铺子。”婆子手里提着一盏灯笼,莲形外表,扎得精致,灯面上还描着繁复图纹,细看分外细腻精巧,里头点着明亮的烛火,光线与阴影交错,描摹着图纹隐约凸显而出。

沈碧月看了眼,“为何?”

婆子低声回答:“那灯笼铺子是国公爷一位故去恩人的妻子所有,这些年来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国公爷惦记着故去的恩人,常常会在暗地里接济他们,有时候会让人制作一盏上好的灯笼送去,卖的钱也会多一些。”

沈碧月顿了下,接过那盏灯笼,“我会送过去的。”

“有劳姑娘了。”

婆子离开后,菱花好奇的眼神在灯笼上直打转,沈碧月刚侧过身子,她连忙收了眼神,不敢随便乱看。

沈碧月将灯笼交给菱花拿着,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一路缓行到了城西的市集,将近酉时,街上热闹得很,灯笼高挂,照亮街上一片繁华,长街两边的摊贩大声吆喝着,行人来去匆匆,偶尔几个闲散逛街的,时不时看看街边卖的小玩意儿。

到了晚间,集市依旧热闹,甚至比白天的时候还要有人气。

马车很快找到了沈岐所说的那间灯笼铺子,就在长街偏南方向,街尾倒数第五间铺子,这样的位子算不得好,但对于清贫人家来说,能在市集的长街上占据一角安家落户,足够令许多没能在市集上抢到铺子的商户羡慕不已了。

铺子大门敞开,门前高挂一排灯笼,造型各异,个个小巧精致,散发出朦胧的幽光。

即便是接近街尾的地方,依旧有很多人来往穿行,沈碧月掀开帘子看了一眼,转头便示意菱花直接拿下去,她没打算亲自下车。

菱花拿着灯笼就进了铺子,沈碧月撑住下巴等着,没过一会儿菱花就回来了,手上还提着那盏灯笼。

“姑娘,那铺子的老板娘看我眼生,不收灯笼。”

“祖父的也不收?”

菱花摇头,“她的戒备心很强,看婢子的眼神都很奇怪,只说不收来历不明的灯笼。”

沈碧月抿抿唇,想了会儿,蒙了面纱,拿过灯笼亲自去了。

铺子不大,放满了高低不一的木架子,架子上的灯笼或是摆着,或是挂起,皆以最合适的方式展现出属于灯笼最出彩精致的一面,不同的形态与花纹,被幽然闪烁的烛光映照开,像是连成一幅幅画卷。

小地方,却有大天地。

沈碧月提着灯笼站在门口,微微愣神,等回过神来,柜台后边的老板娘已经走过来了。

“我是沈家的姑娘,受祖父之托前来送灯笼。”

妇人上了年纪,脸上已经有了深深的皱纹,听沈碧月这么说,眼神经不住上下打量她,眼角皱纹纠结,“看姑娘穿戴面料饰品皆属上乘,气质更是不凡,我便信你三分,你可还有什么依据能证明你的话?”

“祖父送灯笼给您,此事应当鲜少向人提过,今日恰好碰上我出门,祖父拜托我顺道送了灯笼过来,若您还是坚持我是抱着不良的企图,那这个灯笼,我放在这里,要不要随您。”沈碧月弯下身子,将灯笼往地上一放。

“等等。”妇人叫住她,“我就信你一次,拿上灯笼随我进来,我正好有一件东西要交给国公爷,还请姑娘代为转交。”

“既是重要的东西,还是不要托给我的好。”

“姑娘是国公爷的孙女,不比其他人,自然信得过。”

此时铺子里的客人不多,还有个伙计帮着招呼,五官眉眼与妇人有几分相似,有他在,也忙得过来。

沈碧月重新拿起灯笼,跟着妇人向后堂走去,一间小小的厅堂,连结着幽深的走道通往后院,两边挂着的小灯笼有两只拳头大小,幽光浅浅照亮地面,像是离地泛起一阵朦胧的雾气。

妇人在前头引路,走得快了些,一进后院,月色大片撒下,人忽然就不见了。

沈碧月步子一顿,抬眼扫了一圈,感觉到身后有人靠近自己,随即陷入冰冷的怀里。

那人搂住姑娘纤细的腰肢,在她发顶轻轻一吻,含着笑说:“知道有人来了,怎么不躲开。”

她抬了抬手里的灯笼,“这是你的?”

“什么时候发现的?”

“即便是恩人也没资格让祖父暗中接济这么久,还是孤儿寡母,以老夫人的性子,早就摸到人处理干净了,别说还时常送灯笼过去,这种事情不小心就会被人趁虚而入,成为拉他下马的把柄。”她总结了最后一句,“他的谎话太拙劣,想必是你教他的。”

就为了让她发现,引她上钩,菱花应该也是他的同党,骗她进来的,她若不配合,岂不是太不体谅他的用心了。

“太久没见,想你了,想得睡不着,身体就愈发差了。”他低声说,“沈家的事情处理完了,就陪陪我。”

她抿抿唇,觉得脸有点哄热,可能是天热了,他又抱得太紧,轻轻一挣就离了他的怀抱,将灯笼递到他手里,十分正经严肃地回答:“还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