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一宠成瘾:商妃很撩人 > 第七十一章 移花接木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炖炖肉。宫里在腊月二十五与腊月二十六这两日,分别赐给朝中官员豆腐与各色肉类,当然皇室宗亲也少不了一份。对此,孙方二嬷嬷十分的困惑。

刘紫月不甚在意,只淡淡地笑道:“不过是打一把掌赏颗甜枣吃,朝庭给些小恩小惠安抚人心罢了。”遭灾,覆船的,皇上让皇宗亲带头领着文武百官捐资助灾,捐赠银子的数额是大家一年的俸禄,为此百官们背地里怨声载道。皇上趁着年节给些赏赐,让他们用这些东西供奉祖宗。礼物虽轻,但是沾恩带德的,祭祖最是体面。

“瞧着吧,一直到大年三十,各种嬷嬷们想不到的赏赐都会有。”刘紫月道。

刘紫月回琴语院抱着晨哥儿玩了一会子,换了衣裳去书房。要过年了,王府四处透着年味,簇新的大红灯笼,对联,窗花以及远处噼里啪啦放爆竹的府中孩提,等等。

刘紫月微拢衣襟,攒眉缓然行步。天上又开始零零落落地飘着雪花。雪落在发间,化在她的眼角。不知道是因为冰冷的雪水还是涩然的泪水,视线中大红灯笼,鲜红的对联,明艳而喜庆的窗花都有些潮湿而模糊,淋淋漓漓带着咸苦的味道。

书房里,黄敏德与柳千展正在商议闽地雪灾的振灾事宜。刘紫月过来时,他们又将问题抛给了她。闽地因为孙刘二郡守的多年盘剥,闽地中底阶层的农商户都较为脆弱,再加上接连几年收成不理想,因此今年的雪灾,闽地灾情可想而知的严峻。

柳千展提议开仓放粮。刘紫月摇头:“库里的粮食是本妃留着明年分发给百姓的种粮,动不得。”

孙刘二郡守所敛之财最终都被某爷给一锅端了,她的手里虽不缺少银子,却缺少粮食。冒然购进大批粮食,必然会引起朝庭的注意。现在粮价一天天往上涨,皇上为了遏制粮价,秋收以来一直在严打非法囤积粮食,哄抬物价,倒卖之人。在这种情形下,富商贾们手里暗中虽有存粮,可谁又敢公然卖粮食给贤王府。

刘紫月手指轻弹,眼眸微眯,神情自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咱们就做黄雀身后的鹰。”

柳千展不解。黄敏德抿嘴,若有所思。

刑部提点刑狱公事张霁平以及一干人等的死引得皇上震怒,着命刑部加紧办案,务必追回失粮。京兆尹忙得焦头烂额的档案库失火案与疑点颇多,查无头绪的刘主薄酒醉失足落水,因为案情相似,案子由京都府衙交由刑部办理。

三宗案子皆由酒起,刑部全力排查。凡是酒坊,酒楼都在刑部稽查的范围。

“荒唐,刑部办案越来越不着调了。”黄敏德摇头叹道。

柳千展深以为然:“等刑部将全东华国上下的酒坊都摸排一遍,恐怕走失的米粮都要长霉发芽。”

“柳兄此言差矣,只东华国上下的酒坊怎么能够?四国酒坊酒楼若是仍无线索,不是还有天下么?”黄敏德揶揄道。

刘紫月没有抬头继续批复她的折子,略分心神,高深莫测地说了一句:“刑部看似无厘头的案办手法,只怕藏着胸有成竹的玄机。”

柳千展不解地看向黄敏德,只见他攒眉微动,半阖着眼睛,眸子里隐约闪着精光。柳千展心底对刘紫月说的玄机越发好奇。没让柳千展好奇多久,第二日刑部在永顺街的泰丰酒楼后院枯井里寻到装盛梅澜江覆船失踪米粮的粮袋子,户部特制的,盖着官印,打着鲜明的年月日的印子。

“据说,那井深百米有余,三寸来阔的井口,从上到下,塞满了粮袋子。井口掩着巨石……”

柳千展八卦似地说着他在外头打探来的消息。他见刘紫月攒眉负手站在书房的雕花木棱窗前,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丛丛密密在雪中依旧苍翠有色的翠竹,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王妃,在听么?”柳千展道。

刘紫月讥笑道:“原来在这里等着。该来的总归要来,本妃倒是要看看左手拍打右手疼不疼?”

对于刘紫月暗藏玄机之语,柳千展听得云山雾绕,满腹疑惑。他见刘紫月转身移步走出前院书院,唤了她几声,见她从容雅步,半点没有停留之意,只得转过头来询问忙着处理公务的黄敏德。

黄敏德抬眉讥嘲,指着窗外青灰色的天,意有所指地道:“有人要收网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柳千展欲要再问,黄敏德呷了一口香茶,摇头晃脑地继续他未完的公务。

刘紫月回到院中,让乳娘将孩子抱下去,自己坐于镜妆前,命青竹几个为她梳妆。

“王妃按品大妆。”刘紫月道。

“王妃要进宫?”一旁剪窗花的方嬷嬷道。

刘紫月摇头:“就在府里。贵客即将临门,本妃自然要以礼相待。窗花够用了,方嬷嬷身子才好了些,最忌劳心费神。”

刘紫月按品大妆齐备,仪仗全开,气势威严地坐于前厅首坐。就在青竹几个暗自互望,微微使眼锋传递疑惑与好奇之时,刑部尚书带着一百余名衙差不顾管家的阻拦,一路闯了进来。

“管家,退下。”刘紫月道。

刑部尚书见刘紫月这般阵仗,上前行礼。

“见过贤王妃。”刑部尚书道。

刘紫月道:“不知道尚书大人前来所为何事?”

刑部尚书捋须道:“现怀疑贤王府迁扯进一桩大案,本官特来请贤王府到公堂上问话。”

刘紫月眼皮微掀,手指点着桌子,淡淡地哼了声:“什么案子,可有凭据?”

……

刑部尚书大张旗鼓地到贤王府捉拿梅澜江覆船案的疑凶,引起各方观注。众人有惊,有疑,有担忧,有兴灾乐祸,有中立观望,有随时准备落井下石,还有磨刀霍霍准备喝血吃肉的。

御书房里,严相父子正在同皇上商议地方振灾事宜,卫总管眉开眼笑地跑进来,在皇上耳旁嘀咕。皇上脸上喜色难掩,挥手让人严相父子暂退。

严相父子一路抿唇未语,直到来到一处假山飞瀑之旁。严相往御书房方向看了一眼,叹了口气道:“庆元的选择不知道是对是错。”

严大爷道:“元哥儿年后成亲,分府另过,这事怕是难改。他与四弟一样是个执拗的性子。”

“也罢。若是此番梅澜江覆船之事贤王妃能躲过,为父再不阻挡半分。”严相低声道。

严大爷一惊:“覆船,贤王府怎么会?”

严相轻震衣袖,神情莫测。他看了一眼大儿子:“为父为官数十载,历经三朝,什么样的人没见过?比如……,算了。”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为官多年,他时时以谨言为度,以慎行为则,每每一日三省自察。

“唉,老喽。”话多。严相摇头自嘲,背着手离去。

御书房中,卫总管附耳于皇上耳旁说话。他虽只是听得支言片语,但是结合着整件事来看,依着他对皇上的了解,他大约能猜出这局怕是皇上做下的。

难怪,对于他的奏请开西郊之仓振灾,一向小气吝啬的皇上不但痛快地批复,而且还多给了三十万斤的粮食。严相轻轻踢开,路旁枯草丛堆里的阻路小石,抿嘴迎着北风向前走着。梅澜江覆船之事一发生,他的第一直觉便是皇上。他一直不明白,皇上布下此番大局欲意为何?

永顺街商铺,闽泰钱庄,裕兴典当行,贤王府,梅澜江覆船。哼,皇上谋得可真够深的。只是江山社稷为重,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万千百姓在皇上心中又是什么?

御书房里,皇上听闻刘紫月随同刑部尚书到京都府衙受审喜不自胜,当即令人传唤秦湛入宫商讨要事。

本书由沧海文学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