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隐形富豪炼成记 > 第7章 莫兰的小心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凡三那几分钟的失态,让莫兰觉得很没面子。

“这家伙,竟然当着自己的面,对别的女人恋恋不舍,这不是打本小姐的脸嘛!没想到,这家伙平时装得一本正经,关键时刻一下子就暴露了色狼本性。”

莫兰越想越生气,一气之下,就跟着蓝晖去她学校看看,打算在那边住一晚,不随凡三回公寓了。

见这小妞耍性子,凡三也不劝她,与蓝晖打声招呼就去坐地铁了。

蓝晖是过来人,明白莫兰的小心思。

作为央视知名主持,蓝晖见识过方方面面的人,眼光很“毒”。

虽然只见过凡三两面,但从他坐头等舱,住喜来登的消费上,就知道这不是个一般人。

他年纪不大,双鬓微霜,显然饱经沧桑。低调赴美读mbA,可见志向不小,不是那种有钱显摆的富二代。

留学镀金后,此人前程自然可期。

这个年龄的成功男士,可谓“过尽千帆皆不是”,早已过了喜欢红玫瑰的年龄,更欣赏空谷幽兰甚至雪中腊梅,留恋那种宁静、淡雅、隽永、历久犹香的幽美。

人淡如菊。

说起来简单,这世上真能做到的女子其实不多。

这种气质,京剧、昆曲与越剧大青衣,往往自然天成;黄梅戏演员里也有,但不多。

莫兰有潜质,但年龄尚小,阅历不够,想让这个凡三动心,恐怕有些难度。

这位央视大牌主持,对自己的知性美相当自信。可惜,同机赴美,座位相邻,这个凡三却退避三舍,跑去坐经济舱。

蓝晖估计,也许是自己当时与杨明方聊得太嗨,吓到了他。

精英圈子里,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

蓝晖清楚,自己这个凡三已经擦肩而过,未来充其量做个普通朋友,至于其他那就免提了。

莫兰这小妞,与他颇为有缘,何不点拨她一下。

回学校的地铁上,这位央视主持开始给莫兰灌毒鸡汤,教她如何与男人相处。

“那个安君,气质高雅,不要说凡三,连我都情不自禁多看两眼。你不要多想,他那是欣赏,就像老师看到一篇优美的作文,又像画家看到一片美丽的风景。”

蓝晖劝莫兰不要小心眼。

“蓝姐,男人喜欢一个女孩子,不都是从欣赏开始的吗?”莫兰还是想不通。

“你说的不错,男女相恋确实都是从相互欣赏开始,但相互欣赏并不代表就一定都有后续。你会因为欣赏一位世界知名演员的演技,就一定嫁他吗?”

蓝晖现身说法,“我在央视,见到的优秀男生太多了,各行各业都有,要是见一个爱一个,那还不得累死。”

这一说,顿时把莫兰说笑了。

其实,这小妞身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追求者也是一大群,其中,不乏青年俊杰。

她只是当局者迷,一时面子抹不开,想多了而已。

“你也看到了,安君早就名花有主,而且看上去鹣鲽情深。再说,她已远去西海岸,而你就守在凡三身边,他是白马,你是金花,不要对自己那么没信心。”

蓝晖继续劝慰。

“蓝姐,我就是看不惯他那失态的样子,嫌他丢人!今后,管他喜欢谁,我才没功夫,操那闲心呢?”

莫兰微红着脸,嘴硬。

蓝晖只是微笑,也不与她争论。

“与白马相比,你还是块璞玉,要升华自己的气质,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别成天像个野小子,让他把你当兄弟;更不要小心眼,疑神疑鬼,那样肯定没戏。”

“蓝姐……”

这几句话,算是说到莫兰心坎里,有些忸怩地叫了一声,甚至带出戏剧腔。

哥伦比亚校园坐落在纽约上西区的“晨边高地”,依傍着美国历史上着名的黑人人权运动发源地——哈林区,那里也被称作全世界最复杂的“人种实验室”。

与纽约大学不同,哥伦比亚大学1950年代后就拥有了围墙,整个校园不大,以两座大的图书馆为中心,建筑结构很紧凑。

蓝晖住在距离校园不远的一所老公寓楼,1室1卫,月租差不多1000美刀。不过,面积看上去没比莫兰住的那间大多少,采光也不怎么好。

赴美之前,蓝晖刚结婚不久,到这边后,虽然是单身一人居住,但房内收拾得利落干净。

去掉一张床,一张电脑桌,一个洗手间,室内自由活动空间很小。

想到自己经常躺在客厅沙发上,一边悠闲地背单词,一边欣赏窗外风景,莫兰脸上不由微微发烧。

凡三那家伙平时不是睡觉,就是出去,白天很少在屋,客厅几乎被她“霸占”。

听了莫兰的描述,蓝晖不由羡慕:“他每月收你多少房租?”

“500。”

“月初缴吗?”

“不清楚,还没交过。”

说到这里,莫兰有些不好意思看蓝晖,觉得自己像个老赖。

“他有没有半夜敲过你的房门?”

这一路闲聊,两人已很熟,莫兰也不是小孩子了,因此,蓝晖单刀直入地问。

“蓝姐,你说什么呀!他敢那样,我第二天就搬走了,还能呆到现在?”

莫兰娇嗔。

“你遇到一个好人。”

蓝晖若有所失,淡淡地对这个懵懵懂懂的小妹妹说。

第二天,离开哥大时,蓝晖将莫兰送到地铁口 :“这世上好人不多,既然遇上一个,你要珍惜,不要动不动耍小孩脾气。”

莫兰似懂非懂,只是连连点头。

从哥大回来,莫兰变得比以往淑女多了,不再动辄在凡三面前耍小性子。

凡三有些惊讶 ,不清楚那个央视主持,给这小妞灌了啥毒鸡汤,居然让她学会了温柔,开始像个姑娘。

正式开学后,两个人都开始忙起来。

令凡三震惊的是,上课仅仅两周,纽约大学mbA就出现一起“集体抗议”。

原来,有两位任课老师讲完课,布置作业较少,引起班上不少人不满,集体到学校抗议。

这些人认为,那两位老师对学生学业不够重视。学院学费这么高,大家花两年时间,专门来学习,老师这么撒手,会让大家白白浪费光阴。

对此,凡三很吃惊,这在国内高校几乎不可想象。

平时回来,凡三很少与莫兰说班上的事情。这件事,他忍不住告诉了她。

这小妞也大吃一惊,正是从这件事开始,她开始明白人们常说的“中国大学,难进易出;美国大学,易进难出”真正含义。

其实,美国大学哪有那么容易进,尤其是对他们这些留学生来说。

学业水平是一方面,学费车旅费生活费是另一方面,而且,往往是更重要的。

预科不只是学英语,还有数学,经济常识,因此,莫兰这个小学生,学起来也不容易。

遇到问题,这小妞倒也不耻下问,首先想到的就是去问凡三。

好在凡三这家伙是个万金油,什么事情都懂一点,应付这个小白,眼下还是绰绰有余。

因此,凡三这个二房东徒有虚名,辅导老师倒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