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隐形富豪炼成记 > 第71章 大咖对话(3)一语成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章 大咖对话(3)一语成谶

几位大咖pK中,主持人有意引导,让他们谈论一下自己的财富观。

这也是很多观众或者普通人希望了解的,没有钱,当然渴望赚钱;有了钱之后,又该如何呢?

虽然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但人们还是希望看看这些顶级富豪怎么说。

对此,首富的发言也是直奔主题。

他认为,有些人创业的时候可能为了挣钱,有些人可能是为了做一番事业。然后呢,尽可能做大,一有机会绝对要出击,他属于这一种。

“我并不是说挣了钱,完了有个名,赶紧带老婆孩子享福去,接着看着钱别丢了,我可能不是这种人。”

成功永无止境。这也许是许多草莽出身的富一代们的共性。

谈到财富观,榜眼可能感触最深。

他说,“人家都是辞职下海,我不是下海,而是跳海,一种被逼无奈地跳海。”

原因是,他计划生育超生,被罚元,开除公职,成了无业游民,不下海就活不下去。

谈到名利,这哥们坦言:“有名有利,方可谓淡泊名利;无名无利,讲淡泊名利,那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自我安慰。”

当然,他也强调,事业做大后,做人做事皆要有度。

“有人说我很傲,但是,我尽量做到自信而不自傲,果断而不武断,自尊而不自负,严谨而不拘谨,知足而不满足。”

前面说得还比较实在,后面就类似“装逼”了,反正对普通人而言,这些话都很“玄”。

海归的发言最实在,也最简洁,就像数学公式。

他认为,做企业,就要“当好人、干正事、有原则、守底线”。

当然,他也强调,“人是需要一个升华的,也需要一个解脱,面临这个环境,要真正让自己有所突破。”

这里面,诗人最年轻,说话也最浪漫,这一点,与榜眼的饱经沧桑不同。

他坦言,一年“出轨”一次是道德的。当然,这里的“出轨”是指产业跨界。

对于财富,这哥们的认识最直白,也最切实,用网络用语说,就是“讲人话”。

“财富其实应该只是一种力量和能量,它可以帮你把梦想变成现实。创造财富是为了实现梦想,这个创造的过程才是一种享受。只能说,有了财富可能会离想要的生活更近些。”

他说,目前处在创业过程中,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非常少,这注定财富的消费与我无关。

当然,这不妨碍他上飞机坐头等舱,忙里偷闲,去大学校园与文艺女青年谈诗论道。

观众互动提问环节,主要由几个坐在前三排,事先安排好的“托”提问。

自由提问时,后排有位女孩子强烈要求发言,于是,话筒递到她手上。

这个小妞问首富:“听说,登上胡润富豪榜是需要花钱的,您怎么看待胡润富豪榜把您列为中国首富?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发展?”

这些问题,其实中规中矩,但确实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首富的回答出乎很多人意外。

“说我是首富,那是不懂国情。我烦死胡润了,还给他钱?他的这个榜是个通缉令,谁上谁倒霉!我们最终是英雄,还是变成烈士,现在结果还未见分晓。”

老话说,人这张嘴不能胡说。即使身为首富,也不能信口开河。

当时发言的首富,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言成谶,后来真的当了“烈士”,因为公海赌博与操纵股价,坐了十几年牢。

第三排一位男生,问榜眼如何看待自己从代课老师到苏省首富的经历:“您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优秀?”

这种类似课堂问答的游戏,前语文老师自然是驾轻就熟,他就这个命题作文侃侃而谈。

“优秀的往往是简单的。一个人不要太优秀,相当优秀就可以了。太优秀的人太痛苦。”

“我最大的失败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失败。我做了20年企业,20年的辛苦加20年的思索,20年的实践加20年的创造,我用旅游的心态在踉踉跄跄中,大步流星地一路走到了今天。”

这哥们真的不谦虚,难怪被媒体誉为企业界“最敢说大话的人”。

当然,他也承认,有时候要面对委屈。

“当我们承受委屈的时候,我觉得是应该的,谁叫我们比别人的承受能力要强呢!如果这个委屈给了普通的人,他有可能承受不起,也是不公平的。所以这个委屈给我们是公平的。”

上天确实是公平的,两年后,面对资金链断裂的冷峻现实,与媒体交恶的代课老师,一度销声匿迹五六年。

等他爬出债务大坑时,干脆撂挑子给儿子,自己一心做起“思想家”了。

这场对话,海归的表现最拘谨,因此,观众互动环节,几乎没人向他提问。

那几个安排的“托”,问他的也是一些王大娘是女人的废话。

当然,这不代表他的超市做的不好。

2006年,美国一家着名财经杂志这样推荐他的企业:“如果你想看一下零售业的未来,建议阁下省去造访沃尔玛的时间,为您自己买一张前往京都的机票,去看看xx。”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人后来的遭遇非常坎坷。

因为不熟悉国内法规,又得罪太多同行,他被人举报经营中偷税漏税、并购时侵吞国有资产,还涉嫌行贿,因而坐了十几年牢。

出狱后他反复申诉,最后,在全国工商联帮助下,侥幸得以平反,却早已错过事业发展最佳机遇。

另一个与他同时崛起的海归,就没有他幸运了。

他好歹保住了家产,由侄子、女儿管理的还不错,出来后,他还有资本与平台,继续做科技兴业的“大事”。

另一个哥们,则是企业早已被易手,不过是在某些名誉方面得到平反。

观众中多数人都是京都高校学生,因此,自由提问中,诗人被问得最多。

大学生们最好奇的是,这哥们那些让人脑洞大开的创意都是哪里来的?他那样潇洒,创业究竟吃没吃苦?

“世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世上也从来不缺少生意,缺少的只是发现生意的创意。”

“世界的美,往往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无限次扬弃之中,机会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它,在参与的过程中欣赏它。”

这有些“装逼”的言论,那些大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凡三这种饱经沧桑的人则自动忽略了。

这哥们接下来的一句话,他觉得还有点意思。

“创业激情是事业成功的启动机,但是实现一个美妙创意,依靠的是持久的执行力。一旦放弃,你将无法知道你离成功有多近。只有跨越这条界线,你才知道界线在哪里。”

这哥们声称,“我可能不是中国最努力的人,但一定是中国最努力的 100个人 之一。”

这话很有点后来的“雷布斯”风格,喜欢表扬与自我表扬。

四人中,这位曾经的诗人,后来最顺利,可谓顺风顺水。

因为,他做的是增量市场,没有动其他人的奶酪。而且,支持他的是风险资金,与国资不搭嘎,因此,没人找茬儿。

这哥们有钱后还是非常浪漫的,后来娶了一位香江主持人,定居在台中。

据他自己说,他一年坐飞机300多次,平均一天一次。

乍一听感觉不可思议,知情人透露,其中回台湾就需要一百多次,怪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