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天街,大伙继续向玉皇顶进发。

那里是泰山的最高点,海拔1545米。所谓泰山极顶,说的就是这里。

爬泰山,首要目标是上南天门,终极目标就是登玉皇顶。

上了玉皇顶,思念、思想发现,这里不是想象中的塔尖似的山顶,其实是一片有很多大石头的丘陵。

坐在石头上,向东望去,深沟险壑,松涛阵阵。这里,就是泰山最有名的观看日出之处,所以,又叫日观峰。

峰北有巨石长长横出,斜刺青天,俗称探海石。登石可朝观日出,暮赏彩云。有人在上面刻了“绝妙”二字。

日观峰上,许多石头都被人刻了字。

很多人都挤在“孔子小天下处”的石碑前拍照留念。

思念没有挤着凑热闹,这小妞在慢慢寻找爸爸给她讲过的“果然”。

看了半天,她终于在一个不太显眼的地方,发现“果然”二字,顿时兴奋地叫出来,爸爸果然没有骗她。

据说,这是康熙皇帝登泰山时的亲笔题字。简简单单两个字,却又意味无穷。

玉皇顶有一座玉皇庙。

玉皇庙东侧,可以看到一片古老的柏树林,其中有一棵柏树被称为“玉皇柏”,据说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里,才是真正的泰山极顶。

庙宇东面的观日亭,可望“旭日东升”;西面的望河亭,可观“黄河金带”。

时值中午,许多人在庭前走廊上东观西望,其实既无红日东升,也看不见涛涛黄河。

庙前盘道两侧,有“五岳独尊”“摩天接日”等着名题刻,许多人挤在这块石碑前合影,证明自己来泰山一游。

凡学竹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块“登高壮观天地间”石刻,这是一位元帅的登顶感悟。她觉得,这句诗最直观最贴切。

庙前有无字碑,据传为秦始皇封禅立石,碑内封藏金简玉函,故又称石函。

这块石碑,吴秀玉听凡三说起过。

三子当时告诉她,中国有两块最出名的无字碑,一块是西安武则天墓前的那块唐朝石碑,另一块就是泰山顶上秦汉时期的这块。

两家人站在无字碑前,以玉皇庙(太清观)为背景,照了一幅合影。

下山途中,建华学校的师生在天街吃了午餐,思想终于拿到心爱的“石敢当”。

上山容易下山难。

为了节省学生体力,下山时,建华整个团队都坐缆车,从月观峰凌空飞度。

高悬在缆车上,看着下方沟壑纵横的山河,两家人都感到有些害怕。

孩子们紧紧抓住妈妈的手,两个妈妈心里其实也是战战兢兢。

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果然有点恐怖。

下了缆车,两大三小,蹲在地上,好几分钟后,才镇静下来。

从此以后,只要能步行,凡家人旅游就不再走索道,坐缆车。

到了中天门,就有中巴,建华团队平安顺利下山。

回到宾馆,大伙赶紧洗澡,吃饭,然后是一夜好眠。

离开泰山,建华游学团去曲阜,拜谒孔庙。

拜谒孔庙前,老师给学生讲了《史记·孔子世家》,让学生大致明白了,为何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不过,这些都太遥远,十来岁的孩子,最直观的感受,还是孔庙的金碧辉煌。

看到孔庙的第一眼,思念就感觉,这里怎么那么像故宫呢?

这小妞还真没有看错!

孔庙的规模是在明、清两代完成的。建筑仿皇宫之制,共分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作对称排列,可不就是小故宫嘛!

孔庙里最辉煌的建筑,是有五门并列居中的大成殿。

“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

这里也是孔庙的主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

圣迹殿内,迎面是清康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石刻。

手书正下方,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的“孔子为鲁司寇像”,左边是晋代顾恺之画的“先圣画像”,习称“夫子小影”。

据说\\\"小影\\\"在孔子像中最真,最接近孔子原貌。画像中,老先生额阔脸方,五官端庄,长髯飘飘,长衣广袖,拱手向前。

即使以几千年后的审美,夫子也是伟男子一枚,搞不清楚后世七陋之说因何而来。

来到大成殿,自然要叩拜至圣先师。这帮孩子倒是虔诚,跪拜时祈祷老先生赐给自己好学运。

出了孔庙,前往孔府。

这里富丽堂皇,大门两旁的楹联,据传是明朝大学士李东阳所撰,清朝纪晓岚所写:“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种赞誉,已堪称“布衣天子”了。

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频繁,皇帝轮流做,今日到我家。

但无论士林,还是民间,心目中唯一的圣人,还是孔夫子,因此,曲阜孔家,才是真正绵延千秋的“天下第一家”。

拜谒三孔,孩子们更多是看热闹,真正来看门道的还是老师与随行家长。

来到这里,凡学竹首先想起来的是小时候的一件事。

一年秋天,姐弟三人随父亲到地里干活。田间休息时,刚上小学2年级的凡三,突然问了父亲一个问题:“老爸,这世上什么东西最厉害?”

在孩子们眼里,最厉害的当然是大自然中的毒蛇猛兽。

谁料,父亲沉吟一阵后说道:“世间最厉害的,恐怕还是三纲五常。”

当时,凡三还小,他以为这“三纲五常”,大致类似黑白无常之类的鬼怪。但凡学竹已上初中,知道父亲说的大致是孔老二(文革时对孔子的贬称)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

这件事,显然给凡三留下深刻印象。

3年后,这家伙小学毕业。

那年夏天,他从一本书里,看到了“三纲五常”的真正含义与原始出处,就兴冲冲地跑去告诉二姐。

据说,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回到鲁国,专心着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

同时,他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正式总结出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其实,这就是两千多年来,支撑整个华夏文明的伦理骨架。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这些赞誉,不是平白无故的。

离开孔府,建华游学团去了222公里外的蒲家庄,到那里寻找“聊斋”故事。

与金碧辉煌的孔府相比,蒲松龄故居就茅屋三间,小院一座,可谓乡村寒门。

门前有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到了这里,思念思想等孩子,到处寻找“画皮”来处,追寻“罗刹国”两面人的根源,还有崂山道士望月飞升的浪漫场景。

凡学竹、吴秀玉则对老先生一首自嘲诗感慨万千:“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做孩子王。”

两人是蒲老先生300年后的同行。

这时候,乡村教师待遇低,还时常被拖欠。因此,对老夫子的感慨感同身受。

两人对视一眼,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如果不是三子当年冒险下海,也许她们也会像黄新宇那样,寒冬上街游行,去县政府门前静坐讨薪。

这种神仙日子一般的游学,做梦去吧!说不定,她们正趁暑假,不知给谁家孩子补课,赚点补课费,补贴家用呢!

金碧辉煌的三孔,与山野乡间的蒲家庄,相距不过200多公里,恰好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一体两面。

有人说,不去孔庙,不知道理想崇高;不读《聊斋》,不知道世道险恶。

离开蒲家庄,建华游学团去了鲁省省会泉城。

盛夏季节,正是泉城风景最美的时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不过,孩子们印象最深的还是《还珠格格》里,古时候的大明湖畔,荷叶田田,花红柳绿的泉城。

面对眼前的钢铁水泥森林,他们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果然!电视剧里的故事不能信。”思念心中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