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9点半左右,服务员过来提醒乔老,快到休息时间了。

座谈会就此结束,除了几位中高层官员,其他人纷纷离开。

凡三与乔思雨打声招呼后,也快步离去。

“刚才发言的那个小伙子,目前在做什么工作?”

这次座谈会,竟然发现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乔老很高兴,随口问道。

几位高官面面相觑,这小子是乔思雨带进来的,谁也不知道他在干嘛。他以前的经历,还是马湘刚才在会上介绍,大家才知道。

这时,马湘上前说道:“乔叔叔,这小子从摩林国际离职后,就一直闲在家里,有时捣鼓点自己的小生意。准确地说,这小子现在就是个待业青年。”

这句话,引起在座几人的笑声。

老爷子不由惋惜:“野有遗贤,野有遗贤呀!”

看到乔老遗憾的表情,马湘赶紧补充:“乔叔叔,您别担心,那小子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懒。听说,他最近静极思动,跑到润之集团那边应聘去了,估计没问题。”

这一说,把大伙再次逗乐了,老爷子神情也转忧为喜。

事实上,乔老是马湘父亲的老首长,马湘父母的婚姻,还是乔老当年亲自点的鸳鸯谱。因此,他对马家这小子很熟悉,很放心地委托他出面组织这次座谈会。

这个小插曲过后,乔老郑重叮嘱一众官员,股改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不能拖,一旦方案可行,就可以试点,允许讨论,但要坚决推进。

“这也是一场改革,还是要有一股气,一股闯劲,不能怕这怕那,像个小脚女人,左右摇摆。”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临走前,老爷子留下这句掷地有声的话。

老爷子回后院休息,几个证券系统官员又大致商量了一下,作出两个决定。

一是立即以凡三提出的新思路,准备新的股改方案,力争农历春节前完成所有文案;

二是聘请凡三等一批学者与有经验的投行家,做股改工作小组顾问,顾问人员遴选就交给马湘。

那位中年领导,让马湘提醒凡三,股改正式方案出台前,不要在社会上乱讲。

这些事情大致商量定下后,几人就离开会议室,准备告辞。

这时,乔思雨爸爸,也就是刚才陪着老爷子进来的另一位中年高官,微笑着走过来,送这帮同僚出门。

他是地方大员,对这种条线上的事,只是恰逢其会,没有多关注。

凡三还没到家,马湘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这位大哥先夸奖了这小子一番,然后,邀请他担任证监会股改小组顾问。

马湘告诉凡三,这次,他能提出来股改新思路,得到乔老赞赏,很好!但要切记,这是座谈会集体智慧结晶,如果可行,有关部门自然会大力推进。

“以后,除了会里邀请你参加咨询,这事以后就基本跟你没关系了,自己该干嘛干嘛,不要到处乱说,更不要接受外界采访。”

凡三连声称是,他知道,马大哥这是真正为他好。

资本市场这潭水太深,太浑,涉及的利益集团太多。

自己一介平民,因缘际会,提出点想法就得了,别动不动就想把自己拔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否则,就会和上次在券商营业部一样,因为荐股逞能,最后跳得高,摔得响。

因此,当乔思雨高兴地打电话过来恭喜时,这小子赶紧敷衍道:“美眉,哥哥还饿着肚子,找地方吃饭呢。你也抓紧洗洗睡吧,晚了可会影响美容吆!”

说完,这家伙就挂了电话,弄得乔小妞非常扫兴。

“真是饿死鬼脱生,就像没吃过饭似的。”

这小妞一边嘀咕,一边又乐了。

想到那小子饿着肚子,喝了半天清茶,还要出主意,与人辩论,乔思雨心里那点小小不愉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当天晚上,座谈会上透露的股改新思路就开始在证券圈子里悄然流传,很多人都认同这个办法。

一是绕开了国资流失陷阱,二是有法律依据,二是兼顾了双方利益;四是有技术支撑。

不过,由于马湘分头打了招呼,参会人对外的口风,只说是一个海归提出思路,参会领导与代表集体讨论的方案。

至于那个海归是谁,社会上人还真不知道。于是,各路媒体开始追寻这个神秘的海归。

第二天,凡三就飞回京都。

为了避开媒体可能的采访,这小子早早拔腿走人,免得留在浦东受打扰。

回到京都后,凡三再次当起奶爸,招呼贝贝,照顾钱咏琳,一边过自己的小日子,一边等待润之集团的消息。

与此同时,证监会另几个领导,也到鹏城召开了类似会议,李翰、王彪、蔡森、刘晓艳等人都参加了座谈。

这边情形与浦江那边类似,与会官员被股民们骂的狗血喷头。

当浦江那边,传来一个留美海归提出的新思路时,李翰等人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凡三。

这个新思路,几乎立即赢得珠三角机构与股民的支持,认为非常合理,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深交所更是闻风而动,开始评估建立流通股股东网上表决通道需要多少时间、多大成本。

圈子里对新一轮股改方案议论纷纷,凡三这个始作俑者却成了看客,待在京西家里,等待润之集团的消息。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凡三到家第3天,就接到李婧的电话,让他去国贸找她。

这天上午10点,凡三开车过去。

刚到国贸,李婧就下来了。

她开车在前,凡三跟着,到了工人体育场附近一栋楼,随她上楼,才知道这是他刚刚申请加入的民主党派办公的地方。

在一间贵宾室,凡三看到建华学校王校长,也就是李婧的母亲。

还有几位看上去很有风度的中老年人。其中一位,好像常上电视,凡三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了。

看到凡三,王校长站起来,微笑着向大家介绍,又将几位长者介绍给凡三。

他这才知道,这几位是那个民主党派中央与京都市的领导,那位看上去比较脸熟的长者,正是这个民主党派的现任主席,他也是留美海归。

按说,一个刚申请入党的小海归,根本劳动不了这些大咖。

这时,凡三提出股改新思维的消息,已经在圈子里传开。得知他是刚刚入党的新同志,这个主席高度重视。

主席德高望重,正大力提倡和推进国内风险投资,对A股的弊端自然也知道一二。因此,他对凡三的股改新思维也非常欣赏,想亲自见见这位海归新锐。

不过,他没有想到,凡三这么年轻,与他孩子大小差不多,不由感慨老话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 。

2000年前后,中央号召留学归国人员建言献策,不少海归提出了重要建议。

比如,一对海归夫妇,向时任总理提出了有关高校扩招的建议,虽然社会褒贬不一,但实施后确实对国人影响很大。

这位负责人提出的有关发展风险投资的建议,也得到中央重视。

不过,风投属于小圈子,不像股市,影响的是千家万户,一旦得以实施,那将与高校扩招一样,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决策。

这次会面,大家聊得很愉快。

交流时,凡三很低调,但这位新党员,自此开始进入党内高层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