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隐形富豪炼成记 > 第68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既然资金问题无忧,董事们开始讨论新一轮扩张的门店数量。

有的建议500家,有的建议800家,也有建议一步到位,1000家。

考虑到房价持续上涨,以及全国性区县布点是迟早的事,凡三主张一步到位,扩建1000家。

他估算了一下,新开门店多数属于不那么发达的县区,门面估计100万一家,1000家10个亿;每个店存货100万,10个亿;装修20万,2个亿,总计需要22个亿。

这在上述预测的范围内,问题不大。

凡三认为,做事不能只顾眼前,风物长宜放眼量。

大家只看到茅五泸现在价格下跌,没有去考虑这些一线白酒价格未来会上涨。到时候,文月酒行存货势必要出去。

但是,酒厂特别是茅台对经销商出货要求严,不允许高于市场指导价,到时候怎么办?

公司压货这么多年,肯定不能做亏本生意,到时候,即使是为了遵守规定,减少税务风险,也必须有其他市场出口。

因此,凡三决定,还是一步到位,再建1000家新门店。

为便于管理,他建议从明年起,茅台专卖店叫文月酒行,其他店叫鑫月酒业。

由肖慧到总部负责文月酒行,将沈玉洁调到总部负责鑫月酒业,方颖回浦东接替肖慧,调白妮过去接替仓储中心主任。

集团方面,在文月与鑫月酒行上面,设立京信酒业控股公司,由陆晓敏负责。

这样,将她从日常事务中抽身,让她去系统分析与掌控酒业整体战略,同时负责对各片区的考察、巡视与监察。

文月酒行的采购部,独立出来,归入京信酒业控股直接管理。

文月酒行的工美设计部门,与采购部一样独立出来,纳入京信酒业控股直接管理,负责两家酒行不同风格的设计工作。

以后,如果收购了酒厂,收购完成后,酒厂也纳入京信酒业控股体系,统一管理。

各片区变成京信酒业控股分公司,统管辖区两家酒行门店,每个酒行各省设负责人、会计、物业、物联工程师各1个。

每省新增会计,由马艳红亲自招聘,平时配合省份负责人工作。不过,账目处理只对总公司财务部负责,工资奖金也由总部发放。

来年新一轮开拓,由文月、鑫月酒行各省负责人牵头新店建设,片区督导,总公司巡查。这样,效率就会高许多。

九州投资股权投资部门独立,成立四海投资公司,由花卉兼任总经理,梁思伊任副总经理,刘娇任cFo(总会计师),根据需要,再招聘部分项目经理。

919名酒网从飞帆物联里独立出来,继续由李春亮负责,专职做酒业电商业务。

李春亮同时兼任飞帆物联公司总经理,具体工程业务,依然像从前一样,长江以南由莫言负责,江北由左翎负责。

商量完这些大事,参会人在董事会会议记录上签字确认。

凡三强调:“这次会议,很多财务数据都涉及到公司核心机密,任何人不得对外泄露,包括自己家人。”

众人自然知道事情轻重,点头答应。

大事定下来后,凡三让思念去将夏梦叫过来。会上,夏梦介绍,各家酒厂为了摆脱困境,都在尝试做定制酒。

凡三懒得在这方面费心费神,他坚持不卖杂牌定制酒,充其量销售部分茅五泸自家直营的系列酒。

凡三清楚定制酒利润高,但他不想去赚这个钱。他觉得,与其在这方面费神,不如多卖二线名酒省事,或者干脆去买下两家二线白酒厂。

散会后,凡三就直接回了棕榈阳光。

至于公司总部各部门年终总结,评优罚劣这类琐事,凡三一概懒得过问,由各部门自己去掌握。

这个春节,凡家没有外出,就在京都过年。

腊月二十八,五湖投资年度分红发放,股东每1%股份税前分红25万,税后20万。作为大股东,京豫投资放弃了分红。

这年,白妮要与高明成家,钱瑞江夫妇带着金凤,早早回老家忙乎这事去了。马艳红与钱咏祥带着兔兔,腊月二十八中午才开车离京。

吴章军老两口秋季给思念陪读,金陵大学放寒假后,思念回京,他们直接回了雩娄老家。因此,吴秀玉当年没有来京,就在吴寨妈家过年。

棕榈阳光里,回老家最早的是方方。京都理工大学放假早,这小子腊月十八就回老家了。

郑文礼、周家芳一家,凡雪、张谦一家,古宁、韩霞小两口,都在腊月二十八离京。

除夕前几天,钱咏琳与凡学兰成了家里主妇,家里饭菜主要就由她们打理。

思念、思想取代凡三,成为一帮小家伙们的家教老师。

宝宝、贝贝、小波已上小学四年级,小鱼儿、金凤已上小学二年级,只有小桂子在院子里上幼儿班。

对这帮小家伙,凡三的基本要求是做完寒假作业。

赶早不赶晚。

思念思想每天盯着这帮弟妹的寒假作业,争取赶在年前做完。其中,阳阳是个例外。除了偶尔跟哥哥姐姐请教考前注意事项,阳的学习基本不需要旁人指点。

棕榈阳光小区,留在京都与凡家作伴的只有张强一家,连同谢楠父母。

张强儿子在建国学校上高三,成绩也不错,来年也要参加高考。女儿也在这所学校读高二,都是正要劲的时候,因此,谢楠对他们盯得很紧,春节留在京都。

这几年,谢楠两口子利用公司首付政策,在京都又买了两套房子。眼下,这3套房子全都装修出租。

两人的工资,加上房租,应付每月按揭压力不大。他们每年年终奖用来还公司垫付的首付,也还得差不多了。

这些年,早期跟随凡三的人中,数谢楠变化最大。

她如今是京信酒业控股公司环京分公司经理,手下管着好几个省的业务,已是名副其实的白领丽人。

当年,谢楠的同班同学,考上大学留在京都的人中,赶上她的不多。

至于收入与房产,则更是望尘莫及。

这些人,多数就按揭了一套房子,哪像张家现在这样3套,很快就要还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