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隐形富豪炼成记 > 第24章 温柔一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思想离开金沙前,凡三将他与郑文礼、张强叫到一起,说了他与牛冬昕结婚的事情。

“你们虽是自由恋爱,但结婚是人生大事,还是先要找人出头,与牛家父母商量一下,怎么筹办这个婚事。人家孩子养这么大了,又是菁华高材生,不会就这样随随便便嫁到凡家。”

凡三吩咐思想,回去后随马姑姑去找一下李婧阿姨。

李婧在首都师大教过书,又是思想长辈,也懂得京都婚嫁习俗,因此,委托她代表凡家出头,去菁华园看望牛家小妞,并与牛妈妈沟通,看对方有啥要求。

凡三告诉思想,家里这边的安排,由他爷爷奶奶做主,同时征求她母亲的意见。原则上,不要通知外地亲戚。他们距离京都至少上千里,来来回回不方便。

退一步讲,如果思想爷爷奶奶坚持邀请,那么,婚礼琐事由郑叔叔负责,客人接送及在京安全由张叔叔负责,财务由马姑姑掌管。

凡家这边来客,老家由思想大伯凡学术负责召集,鹏城由二伯凡学东负责;绿城那边如果来人,由钱叔叔负责;莫家如果进京,由周芳阿姨负责;朱家若来京,就由三姑凡学兰负责;牛家来人,吴秀岩、左翎负责接待。

婚礼场地、宴席菜谱可以让李婧与马姑姑安排,由白玉负责操办,她天天闲着没事干,正好给她找个活计,她也喜欢干这些事情。举办婚礼的场地,最好就在酒店,来客就住在酒店里,喜宴就设在酒店,这样方便安排。

凡三告诉郑文礼、张强,金沙这边的事情基本告一段落,他们回去后帮助凡家,筹备安排思想的婚事:“即使外地亲戚进京,也要注意低调。尤其是婚礼,要庄重、喜庆,但举办场地不要太奢华,原则上以低调、安全为主。”

第二天,思想就与郑文礼、张强一起飞回京都。

当天下午,这小子就开车去了菁华园,看望牛冬昕。看到思想这么快就赶回来了,牛家小妞非常欣慰。不过,牛妈妈脸上似乎不怎么高兴。

“思想,金沙那边工程还在赶工吗?”牛妈妈若有所指地问道。

思想一听,立即回答:“阿姨,那边除了老厂,还有新厂,事情很杂,爸爸一时脱不开身。”

牛妈妈略一沉吟,问道:“你与冬昕的婚礼,打算怎么办?”

这是正事,思想略显紧张:“我还年轻,好多规矩也不懂。后天,您有空的话,我再随李婧阿姨、马姑姑一起来拜访您。李阿姨曾是京都师范大学讲师,您们应该有很多共同话题。”

牛妈妈心想,我们是理工大学,她是师范教育,有什么鬼共同话题。不过,这表明凡家很重视这个事,没有趁着冬昕怀孕,想把她稀里糊涂就娶回去。

思想离开后,牛妈妈询问小女儿:“这两人在凡家是什么地位?”

牛冬昕对凡家的事很少问,但马艳红的地位倒清楚:“李阿姨做什么不知道,马姑姑是凡家财务总管。”

牛冬晗告诉妈妈:“小昕就是马大哈,你问她她也不清楚。不过,据我所知,李婧是凡家公益基金秘书长,也是高干子弟,老公是现役少将。”

牛妈妈一听,终于放心了。

显然,凡家当家人是个明白人,心里有数,邀请这两个人过来,与牛家商量婚事,无论地位还是家族内分量都足够,是把牛家看得高高在上。

她悄声告诉大女儿:“小昕有点迷糊,但这孩子命好。不仅思想对她关心体贴,凡家当家主事的都是明白人。这辈子,对你妹妹,我基本上算是放心了。”

从菁华园回来,思想就随马姑姑去见了李婧阿姨。

此前,凡三已打电话拜托过。大家都是老朋友了,帮忙自然不成问题。白玉听说让她帮忙安排婚礼日程,订酒店,下菜谱,也是喜笑颜开。这一下,她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凡文车老两口,要了牛冬昕的生辰八字,找老家的算命先生掐算喜期。最后确定:阳历12月28,农历冬月十八,是最合适的良辰吉日。

凡三无所谓,关键要看牛家。

牛妈妈一看,这个日子不错。

于是,凡、牛两家就以这个日子,开始紧锣密鼓储备两个孩子的婚事。

11月21日上午,李婧、马艳红与思想开车去了菁华园。他们上楼看了牛冬昕后,便带着牛家母女三人,一起去了附近的一家高档餐厅,一边喝茶吃饭,一边商量两家婚事。

谈婚论嫁,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剩下的就是双方家长就彩礼讨价还价,就婚礼安排讨论安排。这种事,多是女方开口要价,男方坐地还钱。

喝完清茶,牛妈妈感谢李婧等人,搭载她们娘儿仨来酒店,然后,话锋一转:“从菁华园到朝阳公园那边,距离也不算近,以后来回上下班,思想不可能天天接送,冬昕最好能自己开车,这样比较方便。”

李婧一听,微笑着问:“冬昕,你驾照拿到手没有?”

牛冬昕有些难为情:“大一就拿到了,但没有开车上过路。”

“开两次就习惯了,你喜欢什么车?”李婧随口问。

这小妞平时不开车,只知道最好的车是宝马,校园里不时有女生开。因此,她便老老实实地说:“我觉得白色的宝马挺好,就像马姑姑开的那辆。”

马艳红笑着说:“我那款是老型号了,你们年轻人,要买就买最新样式。”

车的事,就这样高兴得决定了。

牛妈妈又提出一个问题:“李老师,说起来,也不怕你们笑话。我与冬昕爸爸,教了一辈子书,住的还是学校的房子。一旦退休,恐怕还要另外租房住。冬昕想回家,恐怕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这倒是个现实问题。

李婧在大学待过,知道教授多数都是住公家房子,每月交房租。

买房子,不像买车。即使在滨海,这时候每平也接近1万,不是小事。李婧与马艳红都看着思想,思想一看,需要自己表态了:“阿姨,您们以后希望住什么样的房子呢?”

牛妈妈略一沉吟,随即答道:“现在的房子住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当然是类似的最好。”

牛妈妈老两口目前住的是2间3层带小院的别墅,总面积不下200平,加上院子,类似别墅,在东海东港一带恐怕要300万。要是在京都五环以内,那更吓人了,至少七八百万。

“退休后,您是希望来京都,还是留在东海那边?”思想又问。

“在东海待一辈子了,习惯了,还是住在那边安心。”牛妈妈坦言。

“您住的东港那边,目前有类似楼盘吗?”思想又问。

“有一个海涵庄园,正在开发,马上就要开盘。不过,那里是联排别墅,都是4层,面积有点大,最低380平,每平要1万1起步,首付至少要3成。”看来,牛妈妈对这个小区,做过仔细研究。

李婧、马艳红一听,不由倒吸一口气。这个牛妈妈,看上去温柔儒雅,小刀子倒挺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