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隐形富豪炼成记 > 回龙湾后起之秀(2)老道传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龙湾后起之秀(2)老道传功

农历六月六,笋鸡炖葫芦。这天上午,吴岗村西头来了一个灰袍老道。

老道身材高大,脸庞瘦削,花白的长发扎成马尾,两道淡眉杏子眼晶亮,一蓬白胡子遮住嘴巴。

他肩上搭着白布口袋,手里拎着一根打狗棍,每到一家就在门口墙上,用毛笔写个字谜。

来到吴家,老道上了大门口台阶,看到门楼没人,便走到院中。

这时,吴雨声靠在堂屋西侧墙边,坐着小板凳晒太阳。吴启明在院子里,用斧头劈柴火。

见老道进来,吴启明打了个招呼。

老道点头示意,来到堂屋门口,在大门东侧,写下一个字谜:“草地练大兵,一心把美平。北京到汉口,只要四点钟。”

老道刚写完,凑过来看的吴雨声就笑着说:“老先生,这是燕子的燕,对吧?”

走了这么多村落,第一次有孩子这么快就猜出这个字。老道摸了摸小家伙脑袋,微笑着点点头。

这一摸,老道不由大吃一惊,他发现这孩子头上阴气沉沉。

老道正惊讶,吴启明招呼道:“道长,家里饭好了,中午一起吃点吧!”

老道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

吃饭时,不经意间,老道注意到,供桌东侧,靠墙放着两块“烈属光荣”牌匾。

饭后闲聊,老道委婉地问:“吴先生,你家这孩子是不是受过什么风邪?”

吴启明叹道:“道长真是火眼金睛。”

接着,老爷子就讲了吴雨声的身世以及去年上元节被阴风惊吓的经过。

老道士听后,抚须深思。

这位老道士早前是灌河东边观音山道士,自幼在山上出家。

有一年,一位挂单和尚受了风寒,当时还是小道士的他,尽心伺候。和尚病好后,私下教会这个小道士一种练气法门,还传给他一身功夫。

和尚离开后,小道士暗地里继续勤学苦练,结果练就一身高深功夫。

建国前,一队国民党溃兵从山上经过,试图抢走庙里供奉的金佛,与庙里僧人发生激烈冲突。

这时,小道士已30来岁,正是火力旺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一掌一个,拍倒一群丘八。

这群溃兵一看,觉得占不了什么便宜,便连夜下山去了。

真人不露相。

无论在哪里,背着师门学外面功夫都是大忌。因此,溃兵下山当晚,青年道士也趁乱下山,云游四海去了。

几十年间,青年道士一直在云贵川一带云游,青丝变白发,这才打算以挂单的名义,回归祖庭。

当年元宵节后,老道就从峨眉山下来,一路化缘向东。

途中,老道自感时日不多,一路化缘,一路也在寻找传人。

这次碰到吴雨声,老道发现这孩子根骨奇佳,脑瓜聪明,又是烈士遗孤,家长也很和善,便起了收徒之心。

不过,他没有直白表示,而是从治病说起:“吴先生,贫道会几手针灸,可以祛除风邪,曾帮道友治过这类毛病。”

老道好像随口说出,并没直接表示想给吴雨声治病。

凡心车老两口正为宝贝孙子的病走投无路,听到老道这话音,自然立即相求。

老道从随身携带的褡裢中,掏出一个包裹得很紧的铁盒子,里面放着长短不齐的银针。

吴启明点燃蜡烛,老道将银针放在火焰上烧了一阵,又用干净的毛巾擦了一下,然后开始在雨声头上扎针。

看着那么长的银针,在孙子头上扎得那么深,张兰英有点担心。

她正要开口阻止,被吴启明踩了一脚。老爷子一向疑人不信,信人不疑。

随着银针扎入,雨声感觉头上像是往外放气,颅内顿觉轻松很多。

扎完针,老道双手在小家伙头上不断按摩,又在其全身上下拍打,交替反复,不一会儿,两人头上都冒出热气。

小家伙感到,有一股热量从老道手上不断传入自己头部,然后向全身扩散。

小家伙哪里知道,老道在拍打的同时,正将自身功力慢慢注入他体内,强行祛除风邪,同时也为他打下练功根基。

这一点,有点类似佛家醍醐灌顶,是一种极其高明的道家运功与传道手法。

这番诊治用了2个多小时,老道筋疲力尽,看上去面色衰败。

喝了一杯清茶,他告诉吴启明,孩子需要学会一套功夫,早晚锻炼,坚持两到三年,才能真正除掉病根。

吴启明自然答应,就邀请他住在自己家里,传授小孙子功夫。

老道嫌人多眼杂,不愿留在村里。

正好,吴家后面不远是一处竹园,里面有个地震棚,平时没人住。吴启明一提,老道马上答应。

从这天(阳历7月5日)起,吴雨声就跟着老道学功夫。

老道先是教会小家伙一套打坐运气的法门,然后,才教他练习一套拳脚功夫。

这套功夫,好多动作都是在模仿狮、鹿、蛇、鹞、龙、熊、凤、猴,“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

吴雨声不懂,只是觉得好玩,就亦步亦趋地跟着老道腾挪跳转。

其实,这套功夫就是八卦掌。

也许是渴望尽早摆脱病魔,吴雨声学习热情很高,不到两个月就将这套功夫的基本环节,练得滚瓜烂熟。

练功后,这小子脸上有了血色,红扑扑的,不再像以往那样灰败,精气神也回来了,变得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

这一切,让吴启明老两口惊喜万分,对老道士那是感恩戴德。

秋季开学前一天,吴雨声在地震棚里醒来时,老道已然不在,只留下一张纸条,上面说来年观音山庙会或可重逢。

他赶紧拿着纸条,跑回家告诉爷爷。

吴启明知道,这些世外高人行事,不能以常理论。因此,他就嘱咐孙子,按照老道的吩咐,早晚勤练不辍。

转眼就到了癸酉鸡年。

农历二月十九,大清早,吴启明就带着孙子,跨过灌河,从凡岗西头的大槐树下走过,上了观音山。

这天,上山朝拜的人很多。

到了山上,吴启明到主持那里一打听,才知道老道确实回了观音山,但他回山不久就坐化了。

惊闻噩耗,爷孙俩不由目瞪口呆。

老道士对雨声恩同再造,斯人已逝,无以为报,吴启明只好带着孙子去大庙前的香炉,烧了不少纸钱,希望老道到了那边,一路顺风,一路平安。

然后,他带着雨声,到观音大士像前烧香磕头,请她保佑小孙子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