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茉雅琦明白,艾桑姑姑的话说的在理,点了点头:“姑姑说的我都明白,我没有别的顾虑,只是弘晏年纪还小,皇上如今马上就要五十岁了,若是出现别的意外,岂不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傻孩子,先帝登基也不过八岁,弘晏有哪里差呢,且皇上虽是年岁见长,但到底是保养得当,耄耋之年也不算话下。”

茉雅琦愕然,艾桑姑姑对皇上的滤镜实在是太厚了,就按照皇上这样工作,晚上还要陪着妃子们,能活过六十都算是茉雅琦给他喝补汤起了巨大作用了。

思绪到此,茉雅琦暗暗决定,一定要劝皇上保养身体,还有那丹药是一定不能沾手的,如今没有了叶澜依,想来皇上或许不会死的那么早。

等到了那时,弘晏也十五六岁了,这年岁在古代也算是顶梁柱,皇上驾崩又有何妨。

茉雅琦思绪通达,顿时将那些烦恼抛之脑后,笑着说道:“还是艾桑姑姑看的明白,孙女明白了。”

虽然因为弘晏搬走心情低落了两日,但好在身边还有五公主静妤陪着,所以还算是有些安慰。

这日茉雅琦带着静妤去了延禧宫,见到惠嫔正在与淳贵人品茶,当面遇到了,两人急忙起身行礼。

茉雅琦笑着说道:“两位妹妹真是悠闲,品茶赏景也是一件乐事。”

惠嫔抿嘴一笑,很是温婉:“不过就是闲来无事,来找淳儿说些闲话罢了,哪里算得上雅事,懿妃娘娘对这茶道最为了解,臣妾哪敢在姐姐面前班门弄斧。”

“妹妹可别这样说,这茶道本宫可从来都没有摸到过边儿,不过就是自己瞎摆弄罢了。皇上不好意思说本宫好卖弄,倒是叫妹妹们信以为真,哪日本宫可是要找皇上好好说道说道。”

安陵容听到茉雅琦来了,却是一直没有进屋,便寻了出来,见到三人站在院子中聊天,不由好笑:

“这是做什么呢,一个个的站着也不嫌累,若是姐妹们闲来无事想要聊天,不如去后殿的凭栏亭,那里风景也好,赏花观景也是不错。”

茉雅琦笑着看向安陵容:“还是妹妹懂我,我今日正是来寻你聊天的。你看看,我都将妙珠带过来了,她最近看的话本子也多了,自己有些巧思编上一个小段子,我正寻妹妹一起听呢。”

淳贵人最好热闹,见到有话本子听,还是最近在后宫中颇具盛名的妙珠,当然想凑凑热闹,笑嘻嘻的说道:

“这样好的事情,懿妃姐姐一定要带上我和惠嫔姐姐,只留下我们在这好生冷清,不如我们也去捧捧场,懿妃姐姐你看可好?”

茉雅琦哪有不同意的道理,这话本子本就是人多了才热闹,若是淳贵人不去的话,茉雅琦或许还会觉得有些遗憾。

惠嫔牵着淳贵人的手,脸上笑容不变:“是啊,懿妃姐姐带上我们可好?”

茉雅琦很是大气的挥手说道:“此事又有何不可,本就是人多热闹的事情,如何还能不叫你们,便是你们不说,我也要邀请你们的。”

看着在场的几人都笑容满面,茉雅琦忽然想起好像少了一个人,仔细一想祺常不在。

是的,瓜尔佳氏又有了封号。就像是茉雅琦说的那样,皇上本就知道瓜尔佳氏是被冤枉的,在这就算是真的对奴才不好,可毕竟是奴才,只要没有打死,皇上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是自己的宠妃呢,小惩大诫也就罢了。

“祺常在呢,咱们姐妹们都去了,要是不邀请一下祺常在,怕是祺常在会觉得咱们排挤她吧。”

茉雅琦状似不经意的说了一句,在场的人都与祺常在有些矛盾,茉雅琦也没有隐藏自己的心思。

淳贵人快言快语,颇为厌恶的说道:“她早就走了,说是皇后娘娘召见,要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去。刚才见到我与惠嫔姐姐在饮茶吃点心,还哼我了呢,要不是惠嫔姐姐在,说不得还要说我是一个贪吃鬼。”

淳贵人喜欢吃这件事情不止一次被祺常在拿出来当作攻讦的理由,气的淳贵人每次都捏拳头。

不过淳贵人也不是好惹的,都是延禧宫的小主,只要见到祺常在出门,就出来与她偶遇,每次都要祺常在给请安。只要祺常在嘲笑了一次,那淳贵人必定要用三次请安才能解气。

后来祺常在也摸清楚这个规律了,便再也不用这个理由来欺负淳贵人,倒是叫淳贵人觉得没意思。

“原来是这样啊,既然如此,那可真是不巧,那咱们走吧。容儿,今日可要叫花悦将自己的拿手点心做上一盘子,可不许小气。”

“妹妹什么时候对姐姐小气过了,姐姐今日倒是不用多等,本来今日就叫花悦做点心了,弘晏去了阿哥所这么久,妹妹也是惦记的紧,一会子姐姐回去的时候带走两样,到时候给弘晏送过去尝尝。”

“哎呦,怪不得弘晏总惦记着他的姨姨和沐华妹妹,原来这两人都相互惦记呢,只有姐姐我成了外人了。”

安陵容无奈的看着茉雅琦调笑,也不生气,只吩咐着抱着五公主静妤的嬷嬷去屋子里面去玩,别在外面吹坏了静妤。

凭栏亭早就准备好了,三面的长凳上铺了厚厚的褥子,中间搬来了一个红木雕花的大圆桌,上面已经摆好了几人喜欢的茶点。亭子四周还有内务府送来鲜花,稍微点缀却不喧宾夺主。

几人安坐好后,身边的宫女都站在一旁等候吩咐,有延禧宫的宫女为妙珠搬来了一个小凳子,妙珠行礼后坐在凳子上清了清嗓:

“这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事情了,不过因为被人知道的多了,所以才渐渐流传下来。

这一处大宅院中有两个碎嘴的婆子,因为屡教不改四处传闲话,马上就要被当家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给撵了出去。

可其中一位孙婆子求饶的时候说了一件事,关乎本家大小姐的清誉,倒是叫那管事嬷嬷不好动手,只好将人送到夫人面前等待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