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3章 163.声西击东

但是,邓艾虽伤却仍勇猛,拄枪而起,握枪斜击。

夏侯霸握刀下劈。

不料邓艾会忽然反击,一枪捅中夏侯霸。

夏侯霸左勒中枪,枪头入其左勒透其右腋而出,心肺皆裂,瞬间身亡。

其滴血遗体也瞬间被邓艾枪挑而起。

“夏侯将军!”

众将士异口同声惊呼。

就在邓艾残杀夏侯霸之时,高结昌已经张弓搭箭,一箭正中邓艾后心。

砰砰!

夏侯霸和邓艾皆摔落在地上。

邓艾惨然而亡。

其后心中箭,仰天而倒,箭穿其后心而入,透前胸而出。

众将士围过来,发现夏侯霸已死,便愤怒握刀执剑,将邓艾尸体砍的稀烂。

夏侯霸无子,其女早年嫁与羊祜为妻。

羊枯睿智,没参与司马氏与曹爽之争,后获司马昭重用。

他现在司马昭麾下,任相国从事侍中。

……

心腹家将夏侯吉趴在夏侯霸遗体前,痛哭一番,集结兵马,掩埋夏侯霸。

高结昌往邓艾烂尸上扔长条布帛,上书:钟某不屑与小人为伍。

如此,便可以嫁祸与钟会,因为邓艾确实是来找钟会谈判的。

如今,邓艾惨亡,不是钟会所为,又能是谁?

随后,高结昌与夏侯吉率部潜伏山林行走,静待时机。

锦衣卫和夏侯霸、夏侯吉渗透这三千步骑已久,此时更是牢牢掌控这支小队伍。

尤甚是魏国的分田分地举措,让这些兵卒甚是向往。

……

邓艾忽遭袭击身亡,消息传来,钟会急率部前往邓艾身死之地察看。

邓忠也闻讯率部而至,并先于钟会到达其父惨死之地。

眼望父亲被砍的不成人形的尸体,邓忠痛哭哀嚎,又见帛书上“钟某不屑与小人为伍!”便断定是钟会所为,故见钟会率部而来,便抓枪飞身上马。

他滴着泪水,握枪迎面刺向钟会。

其部也哭着喊着为邓将军报仇,纷纷执刃,杀向钟会所部。

钟会麾下诸将急急护卫,各握刀枪剑锤与邓忠及其所部撕杀起来。

钟会气得七孔生烟,咆哮大叫:“邓艾之死,非钟某所为!公子听吾所劝,莫上敌当。”

但是,邓忠心伤其父之死,岂肯听钟会解释?

他仍然勇猛杀来,枪挑数将,扫翻大片兵卒。

卫瓘原先也是投靠司马氏的,但是,他观察许久,发现曹髦料事如神,又施仁政,布恩泽,尤甚是分田分地此招,天下无人可以破解。

所以,他又投靠曹髦,并被曹髦重用。

对于邓艾之死,卫瓘心知肚明。

他趁机火上浇油,把握机会,对钟会说:“邓艾身亡,你我皆说不清楚,不如先了结邓忠再说。否则,以邓忠之勇,必成后患。”

钟会率小部而来,兵马不多,眼看邓忠勇猛杀来,无人能挡,不由又气又急,但听此言,急急让人回军营调兵将来援。

卫瓘再拱火,又献毒计说:“邓忠骁勇无敌,可集结神箭手,暗中射击邓忠。”

钟会依计行事。

邓忠骁勇,此时连杀钟会麾下十余将领,又策马握枪而来,欲杀钟会。

钟会麾下将士纷纷张弓搭箭,向邓忠射箭。

邓忠急握枪疾舞挡箭,也仍冲锋而来。

钟会和卫瓘吓得急急掉转马头就跑。

其麾下将士难挡邓忠,被邓忠杀出一条血路。

邓忠率部疾追而来,钟会军营众将士呐喊杀出,反将邓忠及其所部兵马包围。

卫瓘集结弓箭手,不时朝邓忠放箭,以此扰敌。

邓忠无奈,率众杀出重围,奔北而去,前往长安报讯:钟会已反!

……

钟会喝令打扫战场,心想该是拥兵自重之时。

不过,他虚伪习惯,又佯装战战兢兢地向卫瓘问计:“伯玉,

邓艾之死,明明是敌军设计所为,与吾何关?

但今邓忠误会甚深,此仇无解,又被其夺营而去,后必成患。

吾心烦意乱,真不知往后何为?”

卫瓘知其借自己之嘴说事,便顺水推舟地说:

“唯今之计,当攻下剑阁,然后拥兵自重。

将军有雄兵十万,姜维胡儿亦不能挡。

司马昭要与陛下决战,无暇兼顾。”

钟会大喜,隧令众将率部,猛攻剑阁。

……

身在长安的司马昭接报蔡仁兵锋所指成都。

司马昭急召贾允、裴秀、袁雄等文武群臣到晋国公府来见。

他病好便被曹奂封为晋国公。

之前,司马昭病重时,委托司马炎代理军务。

在司马炎握剑入宫威逼下,曹奂也是无奈之举,为防被害,只好不停地封赏司马昭。

但是,私下里,司马炎已经称呼司马昭为父王了。

晋国公可不是司马炎的目标,即便封王,也不是司马炎的目标。

他要的是皇帝之位。

当然,得让其父司马昭先封王,尔后再择机篡位。

……

贾允献计说:“曹髦战术神出鬼没,指东打西,指南打北。

他往往明派此将,可出现彼将,举蔡旗,出现可能是文鸳,也可能是吕扬。

唉,曹髦小儿令人着实惴测不透,但如其得川,屯粮草无数,我军危矣。

请主公令邓艾与钟会合兵一处,以邓艾为平蜀大都督,合力先取成都,抵挡蔡仁入川。”

此时,邓忠尚未来到长安,司马昭等奸佞尚不知邓艾已死。

裴秀不以为然地说:“现在,天下皆知,曹髦小儿心意难测。

比如这次他诏令庞会抬棺出征,北上平叛,结果诛杀袁门泰、谭泽汉等人的却是罗靖及锦衣卫。

他让司马燕出使江东,其实是施放烟幕,却暗诏蔡仁突袭夷陵,给钱清送粮草。”

崔赞随声附和地说:“是啊!探报不断,可川蜀至今未见蔡仁之踪影,空穴来风,不可信也。”

虎将罗子布铿锵地说:“主公,怕甚?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末将倒要会会这个蔡仁,他并非勇将。

请主公给末将五千铁骑,南下川蜀,专寻蔡仁下落。

若能撞见,必取其首级来见。”

司马孚摇了摇头说:“主公,微臣倒以为刚才裴公所言极有见地。

裴公刚才说曹髦小儿心意难测,微臣倒是怕蔡仁未至川蜀,反倒北上,袭我长安。”

司马昭晋封晋国公,司马孚再也不敢当众称呼其为贤侄了,而是尊称其为“主公”。

司马昭一拍案桌说:“嗯!倒是有此可能。

子布,传我将令,调凉州兵马至长安城外,由汝与袁雄指挥布防,以阻蔡仁率部突袭长安。

至于蜀汉,就让钟会小丑与邓艾去争吧。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等他们伤了,本公再取现成的蜀汉。

另外,季彦,汝出使江东,劝吴出兵伐魏。

否则,本公灭蜀之后,联手曹髦小儿,必灭东吴。

汝明告孙綝,别以为本公在开玩笑,世上之事,无外乎利益之争。

对帝王而言,则是疆土和皇权。

只要本公将原曹魏之地,全部让回给曹髦小儿,现如今曹髦小儿一时也无力伐蜀,届时本公夺取蜀汉,联合曹髦小儿,对江东必一击即中。”

裴秀,字季彦,河东郡闻喜人。

“诺!”裴秀、罗子布等文武随即起身,抱拳拱手,躬身告退。

……

蔡仁、徐霸、庞会、庞鹏等诸将率部到底去哪里了?

他们先是率部入蜀,兵锋直指成都。

司马燕在洛城出朝报以造势,造成蔡仁声势浩大的要夺取成都。

如此给东吴、司马昭造成错觉。

而蔡仁也将戏演足。

他和徐霸等诸将率水陆两军,由夷陵以北,沿江西进。

他们登陆后一路破城斩关,缴获无数,也收降兵无数,却又忽然回兵夷陵。

他们很辛苦,但是,没办法,得按曹髦旨意办差。

此时,文鸳奉曹髦暗诏、奉陆豫将令,已单人独骑来到夷陵,等候蔡仁率部回师。

蔡仁将降兵交与徐霸在夷陵训编,将所部疲惫之师,交与钱清镇守荆州。

钱清将麾下所部换上东吴兵马铠甲并交与文鸯、蔡仁指挥。

徐霸也将数月新训水军交与蔡仁指挥,并全换上东吴兵马铠甲旗号。

由蔡仁指挥水师,船载步骑数万,趁初夏雷雨,冒险出江。

而后,深谙水战的蔡仁又趁江上雾大,驾船沿江东进。

船过赤壁,庞会、庞鹏兄弟俩屹立船头,握刀警戒。蔡仁也与文鸯并肩而立。

蔡仁扬手指着江中,对文鸳说:“次骞兄弟,这里就是赤壁了,当年武帝亲征东吴,在此被火烧败,以致未能一统天下。”

文鸳本名文俶,字次骞,小名阿鸯,世称文鸯,谯郡人。

文鸯凝重地说:“嗯!蔡兄提醒的对!陛下睿智,用兵如神,定为圣君。我等唯尽力辅佐。”

他们登陆后,忽然南下,三万铁骑随文鸯奔袭而进,速度极快,兼之又是身穿东吴战袍和铠甲,所到之处,扬州一些关隘以为是孙坤所部,皆令放行。

一旦放行,便被文鸯袭击城池关隘,每每只留小兵小将镇守,蔡仁自率步兵两万,负责重新布局,并定兵将镇守。

当文鸯兵临扬州城下,扬州刺史孙乾还以为是孙坤来了,故令开城门迎接。

文鸯握枪策马,跃过吊桥,就不再客气了,率部一阵冲杀,拿下扬州,竖起大魏旗帜,并令众将士即刻换装,以此震慑东吴。

张传率五军都督府众将士在夷陵集训数月,又替徐霸接受降兵和整编降兵,再将五军都督府新训且渐已成熟的兵将交与徐霸指挥。

徐霸与张传交接后,随即挥军沿陆路东进,穿过钱清的荆州区域,到达扬州,驻军城外十里。

罗靖、典刚、典协也率锦衣卫同步到达扬州,诸将急急赶赴扬州城内州衙,摆香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