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且看正阳门下的光荣时代 > NO.64 红星制衣厂新来的公方厂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NO.64 红星制衣厂新来的公方厂长

之后的收拾残局都是秦招娣在做。

郑朝山揭掉口罩和卫生帽,很想来根烟,却强行忍住了。

娄半城整天都陪在妻女身边,直到吃了午饭才拉上齐拉拉去了一趟制衣厂。

徐部长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公方厂长已经就任了,看得出是一个很干练的人。

“小娄,今天有事儿?”

“我女儿跟她的同学今天一起开学,没想到遇到这种事情,我妻子受到了惊吓,这才赶了过来。”

“居然发生了这么恶劣的事情?你妻子没事吧?”

“就是受了一点惊吓,主要是她怀了身孕,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去报到。”

“悠悠天下父母心。”

“这位是你的新搭档,别看他年轻,刚刚大学毕业,就给你要来了。小周,这是我经常给你提起的娄董。”

“娄董,很高兴认识您,听说您是公私合营的先驱者!”

“谬赞,都是谬赞了,既然迟早都要走出这一步,我就自觉地迈过去了。”

徐部长被他的话给逗乐了。

“部长,部里紧急会议,让您立刻回去一趟!”

“看来跟你说的那事儿可能有关系,我得先回去看看,你们忙!小周,你有什么不明白的,直接问小娄,我先回去了。”

“徐部长,感谢您支持我们红星制衣厂的工作,把这样的人才送了过来,谢谢了!”

“你这个小娄,我可是听老刘说你的川菜做得一绝,下次我可得尝尝你的手艺啊!”

将徐部长送了出去,娄半城又回到车间,检测了那台机器的性能。

“娄董,这里的机器老化的相当严重,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之前徐部长也说过这话,还是缺乏研发经费和技术人员,我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上次和苏联专家也讨论了一下。只要上头能够大力扶持,花点时间应该可以弄出升级版的设备来。”

“娄董,我也是技术出身,请问目前有合适的草图吗?”

“有,你等我一下。”

周厂长,看着娄半城从车间主任办公室里找来一张纸,拿出自己胸前的钢笔,给他草草的画了一张草图出来。

“光看草图就能想象出来,这是把几台设备的功能融合在一起了,是不是?”

到底科班出来的就是不一样,这脑子赶上汽车了。

“有点这个意思,不过这台机器,光是制衣厂做不了,得找轧钢厂合作,但是其中有一些配件和零件,轧钢厂也没辙,得找上级部门调配。当时我们轧钢厂新设备也是上级部门调配了好几次才完成的。”

“效果怎么样?”

“连苏联专家都翘着大拇指。”

“那行,只要是为了厂子好的,我愿意向上级部门报告,娄董,还得麻烦您了。”

“我回头就把详细的设计图纸交给你,你拿去上级部门申请特种零件和配件,然后跟轧钢厂的杨国梁杨厂长坐下来一起合作研发这台设备。制衣厂升级了设备加快了效率,轧钢厂也完成了指标,这是双赢的。”

周厂长这才知道,自己对娄半城的了解还是太过局限了,他可能不光只有这两家工厂。

“你去我家里,把卡佳给叫来,我需要她!”

这话说得有些暧昧,齐拉拉倒是无所谓,又可以练习开车了。

等到卡捷琳娜赶来的时候,娄半城已经在做最后的修图了。

“你来了,帮我看看,这张图纸还有什么瑕疵,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不着急,慢慢看,我需要的是技术上的支持。”

卡捷琳娜接过近乎完美的图纸,坐在一旁的沙发椅上,手上拿着笔记本做着简单的计算。

娄半城偷偷的又从抽屉里假装取出一张图纸来,在桌上横向竖向的画了起来。

“除了几处错漏之外,几近完美,这真的是你一力完成的?”

“不,是我们共同完成的。齐拉拉也出力了,是不是?”

齐拉拉指了指自己,秒懂。

娄半城的身份略显尴尬,多几个人帮忙做出的图纸,才有人信服。

至于新来的周厂长,彼此也不熟悉,将这么大功劳塞给别人,万一是个拎不清的主儿,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临到下班前,周厂长还是过来了。

“这就是你们几个一下午的成果?”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要不是看周厂长刚来,很多事情要忙,真的想叨扰你的。”

周厂长很想说,我坐了一下午,啥也没干,喝了一肚子茶水算不算很忙?

“娄董要是瞧得起在下,以后随时麻烦我,我很愿意帮忙。”

这就是属于拎得清又想要业绩的,聪明人。

“行,我这里还有几个构思,你要不要带回去一起看看?这个点了,你也不好意思去打搅部委领导的正常休息时间吧?”

“好的,好的,我会带回去好好看的,谢谢娄董支持制衣厂工作。”

“互相帮助而已,以前我是没有这个底气做这种事情,现在新国家新社会了,我的底气也足了。”

三个人回到车上,卡捷琳娜看向娄半城的眼神都不对劲了。

“娄,我很感谢你这么做,但是我不想这种功劳揽上身,因为有可能他们会把我强行送回国,我还想要在华夏好好逛逛呢!”

娄半城一拍脑门,忘记这茬了。

苏联和华夏的蜜月期,带来的专家都不是最资深的,大多都是伊万诺夫斯基这样本身没多大学识,一身臭脾气的人。

当然也不乏有真正有本事的人,但是苏联专家在国内拿的工资都无比吓人,就算一天三顿吃老莫都还有剩余。

“下回注意,我只是想给你留点好名声。”

“五哥,那我呢?我也不太需要这种功劳啊!”

“但是你需要熬资历啊!不然将来怎么升迁?这就是最快的升迁方式。”

“是吗?还有这种好事儿?”

“如今最缺的就是技术人才,你要是将来不想干公安,可以进入科研部门。”

“那我不就穿帮了吗?”

“什么叫做耳濡目染?你爹是烈士,你是烈属,根正苗红。将来跟我们多学习,了解一些基础知识,都够你吃用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