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 第703章 杨东想的好办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潘大江把这几份有代表性的白条,放在衣兜里,然后跟着杨东一起离开饭馆。

两个人走出饭馆,感觉外面更冷了。

天色逐渐暗了,临近傍晚,寒风呼啸,外面夜色逐渐黯淡,就像潘大江此刻的心情一样,很是压抑沉寂。

“也不知道纪委什么时候能彻底杜绝这种现象。”

潘大江叹了口气,脸上带着无奈之色。

他之前在基层沉寂太多年,见过太多的情况,这种打白条其实很常见,以前他就知道。

只是没想到庆和县竟然有这么多打白条的干部,甚至还是县委书记带头,这和腐败几乎一样了,由县委书记带头,底下的干部可想而知,肯定是有样学样。

这个庆和县的县委书记本身就有问题,这个张大贵肯定有问题。

“杜绝是不可能的,官非圣贤孰能无罪?”

杨东听着潘大江类似嘀咕的想法后,他朝着潘大江开口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想要杜绝,不可能。

因为官也不是圣贤,不可能不犯罪。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改成了官非圣贤孰能无罪?倒也贴切。”

潘大江听了杨东的这话之后,心有戚戚,更加的郁闷。

“杨东,你说庆和县的这位县委书记,我该不该给他立案?”

潘大江问杨东,似乎有一种考究之意,但同时也是试探之意。

他想要试探杨东的胆魄到底有多大,是否敢调查县委书记。

虽然这里是庆和县,不是杨东负责的县,但是早晚杨东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届时杨东怎么选择?至关重要。

杨东调查开阳县的县委副书记,这个并不算什么,县委副书记也不过是县委的专职二把手,全县三把手而已。

可是县委书记不同,县委书记是真正的党政一把手,是真正的班长。

查了县委书记,真的会震动全市,甚至影响省委人事布局。

“如果我是你,我会查,只要这个县委书记有问题,一定会查。”

杨东开口,朝着潘大江点头,给一个肯定的答案。

“是吗?你这是事不关己,所以才说这个漂亮话吧?”

潘大江却是不太相信,杨东敢做出这种事情。

“我负责的是庆和县,庆和县的县委书记是正处级,可你开阳县的县委书记却是市委常委,是副厅级。”

“两者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换做是你,你敢查开阳县的县委书记谭龙?”

潘大江似乎执着这个答案,一次次的再问杨东,非要杨东给一个肯定的答案。

杨东心里立即升起警惕性,但是对于这个潘大江,警惕性也不必这么强,主要是潘大江的正直和刚正,他是信的。

当然心眼小也是真的。

“潘组长,如果被我巡视发现谭书记有问题,我肯定秉公办理,绝地不会因为他的市委常委身份而不敢调查。”

“我以姓杨发誓,绝无假话。”

党性是不能用来发誓的,这是对党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身为党员的不尊重。

“暂时信你。”

潘大江点头一笑,但他到底信不信,还不清楚。

不过他也不再执拗这个问题了,而是想一想自己该如何帮这些饭馆的小老板们,要账。

这么多的烂账,可不是小数目。

如果让这些干部自掏腰包,肯定是能够结清的。

但问题是他们都喜欢占便宜,如果愿意付钱的话,也就不至于打白条这么久。

想从他们手里面要账,困难还是有的。

不过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只要方法对了,就可以成功要账。

而且省纪委第三巡视组驻庆和县巡视组组长亲自要账,这些庆和县的干部,敢不给面子?

但潘大江不想以权势压人,如果以权势逼着他们把账务抹平,自己和他们这些白吃白喝的有什么区别?都是以权压人。

他要的是这些干部发自内心的认识到错误,并且积极改正,最后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可是这种事情,又怎么可能完全杜绝?

“潘组长打算怎么做?”

杨东看到潘大江此刻的脸色,就知道他在想着白条这些烂账目的事。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潘大江并不确定的开口,语气不坚决。

主要是他也不知道该用哪种方式。

“不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结果就是这帮干部表面答应,背地里还是会欠账,甚至会愈演愈烈,只会更加欺负这些小饭馆的老板。”

“那就动雷霆手段?强行要求他们还账?”潘大江皱起眉头,他刚才已经想了,他不愿意以权势压人,否则和这些吃饭不给钱的干部,没区别,都是以权压人。

“以雷霆手段要债,纵然他们不敢阳奉阴违,肯定会还,可是等到巡视组离开庆和县的那一天,这些得到钱的饭馆老板们,别想再做生意了。”

“虽然得罪县里干部的人是你潘组长,可是承受这个后果的却是这些饭馆的小老板们。”

“他们不敢找你麻烦,但是肯定会找这些小老板麻烦。”

杨东想都不用想,如果真的动用雷霆手段,肯定会让这些小老板更苦。

“那怎么办?”

潘大江皱起眉头,一时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潘组长,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也许更好解决。”

杨东笑了,朝着潘大江开口示意。

潘大江闻言,越发疑虑不解。

“什么角度?”

杨东笑道:“庆和县是谁管?”

“当然是县委书记张大贵,嗯,你的意思是说?”

潘大江回答一半,立即意识到了杨东的意思,也理解到了杨东的提示意思。

“让张大贵去解决?”

杨东笑着点头:“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擒贼先擒王,虽然这话并不妥当,但是很贴切。”

“县委书记带头欠账,终究不太好。”

“与其一个个的干部去提醒,去督促,去要求他们还账,倒不如直接和张大贵谈一谈。”

“张大贵是县委书记,他的一句话,底下的干部可不敢阳奉阴违。”

“庆和县的干部甚至不一定会听从你我的话,但绝对不敢抗拒张大贵的话。”

潘大江眉头皱着又舒缓下去,随即又皱起。

“可怎么让他主动还账?”

杨东看了眼潘大江手里的欠条,指了指这些欠条。

“这些,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