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路走来张辽的成长最大。

想想数月前他还是一个只能面对一只丧尸,也只有50%概率能够将其击杀的人。

现在同时面对数只丧尸也能很好的处理,世事无常谁都想不到包括他自己。

剑术专精带来的便捷程度和超强的攻击力在他渐入佳境的熟练使用下显得越来越突出。

反观张杨那边则惨不忍睹。

就跟两小孩街边打斗一样,姿势难看,动作难看,过程难看,连结果都很难看。

也就是比没有战斗力强那么一点而已。

慢悠悠的清理着丧尸,三兄妹也慢悠悠的前进。

终于来到了关隘的中部地带,三岔口。

抬头看看三面峡谷之上相连接的那些软趴趴的绳桥,二张兄弟的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

前面的路只能算是开始进入到壶关的峡谷道路。

到了三岔口这个地方有了这些人工搭建的绳桥,才能算是真正的进入到了关隘控制的范围内。

有些心虚的仰头看着峡谷绝壁上相连的这些绳桥。

想想自己如果带领一支军队走过这里的话,那绝壁上面的攻击会是何等的犀利,自己要损失多少才能最终通过。

结论的悲哀的。

张辽作为三人中军事素养最高的那一个确实不怎看好这样直挺挺的通过壶关进攻并州的路线。

见到了绳桥,三兄妹的士气都提了起来。

按照侯成的介绍他们并没有走应该能够直通关隘正门的左侧,而是走向了更加狭窄也更加危险的右侧峡谷。

右侧峡谷其实算是绝路,峡谷底部连通着一条潭水。

那是山中清泉流淌出来形成的潭水。

潭水沿着峡谷剩余的道路一直流淌出关。

如果某支军队走这边就还要准备渡水工具。

倒是最终能出关到达并州,就是这番折腾的程度还不如走另外一侧直面关隘来得要好。

或者不进入壶关直接从太行山外面绕路。

可这个特点却是大灾变中人类得以生存下来的唯一那个华点,水源。

走这条路对于三兄妹来说也更轻松一点,越靠近水源丧尸数量越少,他们的前进压力也就越小。

终于当他们能看到潭水前面那个简易渡口的时候,丧尸为之一空。

已经完全看不到丧尸的身影。

没有着急前进,在渡口位置上三兄妹稍作休整。

走了一天也战斗了一天,除了四妹之外二张兄弟都疲劳的厉害。

难得有这样的时间自然是别的不说先休息先恢复体力,以便应对接下来的的突发事件。

这下有体力能够活动的就剩下了四妹。

她将马匹的缰绳交给张杨后便自顾自的开始在渡口周围转悠了起来,寻找着侯成描述的那个‘隐秘通道’。

侯成他们之前出关并没有走关隘正门那边。

那边丧尸众多他们不想正面硬抗敌人锋芒,所以当时选择是走关隘‘背面’的这个后路。

关隘的正面和背面,这是侯成他们这样的守备军的习惯性称呼。

这也就是解释过,要不然一般人都会认为关隘正面就是接敌的那一面,背面应该指的是并州那一侧才对的。

渡口周边的范围左右也就十几米的距离,非常的窄,基本上走两步就能走完的程度。

可找了很久刘辨都没有从周边找到侯成所说的那条隐秘的小路。

沮丧的回到二位哥哥身边,她将自己遇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听到这张辽难得一笑说道:“军中做事是很严谨和小心的,就算现在是大灾变后的世界,以侯成常年从军的经历来看,有些习惯也都是改不掉的;

你这样盲目的去寻找肯定找不到;

毕竟那条路既然那么重要肯定在使用完后会被故意隐藏起来的,你找不到就很正常;

这方面其实侯成并没有详细的说,看样子他可能也不知道l;

毕竟当时他们算是走出壶关寻找生路,还是数支部队同时出发的;

在他们走后壶关守备官兵肯定是要重新将路隐藏起来的;

我倒是有个想法,这样,这站到渡口延伸出去的那个码头上,然后向周边看,看看有没有不太一样的地方;

我总觉得这道谜题的解法是在这个渡口这条潭水之上的。”

还得是二哥张辽,就这个思路张杨肯定是给不出来的,他没有那个知识储备。

他脑海中稀奇古怪的知识比较多,正经的没几个。

四妹刘辨得了张辽的的主意乖巧的走进了渡口,踏上了短短的木质码头上。

然后径直的走到了码头最远端临近潭水的位置上。

闭眼沉思了一下,随后她睁开眼睛按照张辽教的方法开始观察周围的山山水水。

潭水翠绿翠绿的,看的出来浮游生物比较多。

周围的山除了裸露出来的岩石外就只有一些根茎相接的矮小植被。

这样的峭壁绝壁上是长不出来怎样的苍天大树的。

只能是长一些这样比苔藓高不了多少的草类植物,还只能是围绕着岩石缝生长。

不可能真的长在岩石之上。

所以看起来很像是在不断看着谢顶的脑壳一般。

一圈一圈的植被中间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如此这样的大大小小的脑壳聚集起来就组成了这样的山和这样的山势。

突然一处不那么协调的谢顶脑壳从眼前划过。

刘辨本来就是漫无目的的四下扫视的,她都没想到眼睛会捕捉到什么不妥然后传递回脑子中。

这个心理准备就算是她准备了在真正发生的时候她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就让眼睛停下来。

划过之后她反应了过来,然后重新划回到了眼睛发出预警的那个地方。

可视线内并没有出现如刚才一般不妥的信息。

有些皱眉也有些不知所措,她只能是用心的记住这个地点然后继续不断地来回巡视。

当又一次从左向右将视线滑动过来的时候,眼睛又给了她预警。

同样的当他从右向左滑动过去的时候,这个预警信号又完全消失掉了。

只是这一次他发现了一丝丝的规律然后重新将视线调整,慢慢的从左向右的滑动了起来。

果然这一次在这个地方,她看到了眼睛给出的预警信息的全部内容。

是一个绳扣。

绳扣的颜色和周围的岩石一样,土黄土黄的。

绳扣的左侧是同样已经发黄的植被,右侧则是一块不起眼的山石。

只有从左向右看,视线从植被第一次跳到绳扣上时大脑才会将其分类到绳扣的这个类别中。

如果是从右向左看,先看到山石再看到绳扣,大脑就会将其分类到山石的这个类别中。

视线有时候就是这样会骗人的,只有注意到细节的人才能完美的去分辨这样的情况。

有了绳扣这个点位,刘辩顺着绳扣三个延伸出去的方向便找到了三条绳索。

是绳梯常见的架构。

一条横向的短的应该是脚踏的地方,另外两个相反的方向则是绳梯的主体框架。

最终刘辨完完整整挖掘出了这条隐藏起来的绳梯。

带着这个消息刘辨欢欢喜喜的回去寻找二哥三哥。

小孩子心性,做出了成绩肯定是要表现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