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江山如卦 > 第204章 买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月初一,林召南带着霍罗宾和冯梨村,提着礼物,到张铁嘴家拜年。网

说是拜年,其实跟平常没有多大区别。

张铁嘴家就在家乐福斜对面,跨过路就到了。

原来已经约好了,初一晚上就在张铁嘴家吃饭,就连闽彩儿等人连同丫鬟们,也一起过来。

张铁嘴从采薇那里学了不少算命和风水本事,现在的造诣已经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这一段时间,又一直跟家乐福合作,在家乐福进行风水启蒙。

这一举动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却给他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宣传平台。使得它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目前,京城很多人都知道,在家乐福那里有个张铁嘴。俨然已经成为京城最知名的命师之一。

到家乐福吃饭的,除了各个衙门里的人,多数都是些生意人,这些人大多相信风水命理,是张铁嘴的优质客户。

林召南跟张铁嘴说了闽彩儿要拜他为义父的事情,张铁嘴求之不得,爽快答应。

只等着慕容采薇来的时候,将来选个吉日,举行一个仪式。

晚上在张铁嘴家尽兴而归,第二天,林召南、张铁嘴、冯梨村、霍罗宾四人一起,骑马去皇陵附近的大杨树村,到张铁嘴的表妹家串门。

农村过年的风俗,跟城里差不多。网

其实现在的不少地方,农民的日子,过的比城里人还要好。

现在的社会阶层,按照顺序划分,是士农工商。

“士,主要是读书人。

农,自然就是农民。

工,是手工业者,也就是手艺人。

商,就是商人。

城市里的人,以手艺人和商人为主,在社会地位上,还没有农民高。这个时候,农民有资格瞧不起城里人,而不是像后世那样,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

在很多时候,工商业者的后代,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即使可以考,也有许多限制条件。

不参加科举考试,几乎就没有做官的机会。

但是农民的后代,可以正常参加科举考试,将来有当官的机会。

从过年的气氛上来讲,农村也比城里要浓厚得多。

几个人没有直接到大杨树那里,而是先到了鬼夫山。

这里上次采薇跟张铁嘴来过,林召南、冯梨村和霍罗宾没有来过,所以先来看看这里的情形。

此次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把这里的地给买下来。

“采薇小姐为何要到这偏僻的地方来买地”?

“是啊,便是想要在这里种菜,似乎也远了些吧”?

冯梨村和霍罗宾不知道其中的奥妙,自然不太理解。

“采薇小姐这样安排了,自然有她的打算”。

林召南解释道。

这里是皇陵的龙眼,采薇买下这块地,是想破坏皇家的风水。

这个目的事关重大,即使跟张铁嘴和林召南,她都不可能透露真相。

如果跟他俩说了,采薇不确定这两个家伙还有没有胆子干这件事儿。

即使他们对采薇忠心,愿意为采薇做任何事情,但这种杀头的事情,他们却未必敢做。

几个人在这里盘桓一会儿,就向大杨树村奔去。

很快进了村,街上玩耍的小孩儿们看见四个骑马的人来了,就感到很好奇。

现在普通人出行,一般都是步行。有些地位的,比较有钱的,大多是骑驴,坐车的时候其实并不多。

骑马的人,在民间很少。家里有一匹马骑,就相当于后世有一辆私家车了。

很快就到了张铁嘴的表妹夫呼家成家,自然是热情接待。

奉上礼物,就把客人让到炕上就坐。

“今天来,给你们添麻烦了”。

林召南客气道。

“林先生千万不要这样说,各位都是贵客,想请还请不来呢。能到寒舍来,是给我面子,对了,楚石楠年前回家的时候,还曾跟我说过,你们来的时候,一定知会他一生”。

“楚掌柜倒是有心了。只是大过年的,不好意思打扰他”。

“无妨,就把他请到我家里来,正好一会儿一块儿吃酒。我这就叫人喊他过来”。

于是呼家成就叫儿子去叫楚石楠。

楚石楠是崇文门附近“楚记”香料铺的东家,鬼夫山那块土地,就是他的。

林召南一行此行的目标,其实就是楚石楠。

盏茶功夫,楚石楠就到了。

“林先生果然来了,幸会,幸会。新春大吉”。

“楚掌柜过年好,新春大吉”。

楚石楠经常跟家乐福打交道,张铁嘴、冯梨村、霍罗宾也都认识,一一打过招呼说了拜年话,就上炕聊天儿。

现在还是冬天,申时正太阳就落山了,大年初二年货还颇多,很快酒菜齐备,就掌灯开宴。

“今日几位贵客光临寒舍,不胜荣幸。薄酒素菜,不成敬意,还望各位海涵。我敬各位一杯,对各位的光临,表示欢迎,先干为敬”。

呼家成先来了一个开场白,众人就喝了一杯。

第二杯是林召南提议,对冒昧前来打扰,表示歉意,对呼家的招待,表示感谢。

第三杯是楚石楠提议,借呼家的酒,借花献佛,对林召南一行表示欢迎。并邀请明天到他家里做客。林召南也爽快地答应了。

说的不过都是些客气话,但喝酒是实实在在的。

原本就是熟人,三杯酒下肚,说话就随便了,气氛也逐渐热烈起来。

闲谈中,张铁嘴假装无意中提起家乐福要买地的事儿,呼家成年前就知道了此事,就顺水推舟。

“哎呀,楚兄那里正好有一块地,原本就想卖了,不知是否合你们意。楚兄,你那块地还卖么”?

“唉,那块地啊,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若是价钱合适,卖了也无妨”。

“不知那块地有多大”?

‘“八亩三分”。

“种菜可否”?

“种粮虽不太合适,种菜倒是绰绰有余”。

“价钱如何”?

“林先生,我们都是熟人,你们又经常照顾我的生意。我也就不跟你们来虚的。你们若是诚心想买,就十五两银子一亩”。

林召南看过那块地,楚石楠说出这个价钱,确实没有漫天要价。

“待明日去看看如何?届时再做决断”。

“好,明日一早便带各位去看”。

当晚便在呼家成家住下,第二天一早就跟楚石楠去鬼夫山看地,不过是走个形式。回来之后就跟楚石楠签了文契,交割了银票。

待到过几天衙门里开衙,再去过户。

当天今晚上就在楚石楠家吃酒,第二天几人返回家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