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日周四,从周一报到那天算起,江宁坐在办公室翻看桌上文件资料已经两天半,熟悉了横山工作大致脉络。

除去二位主要领导抓全面勿需多说,单就三位副职分管工作成效来讲,可谓参差不齐。他仔细研究一番,很快就发现个中端倪。乡镇工作好孬,不在谁工作能力不济的问题,关键在各人所分管领域不同。有的工作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取得较好成效,比如经发办掌管茶叶商贸,根本不用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就能推动绿茶产业发展;有的工作无论怎么绞尽脑汁,累死累活也未见得有效果,比如教育,每年在读学生都在五六百人之间浮动,乡镇财力难以支持新校舍建设,一晃十几年山河依旧,谁也莫法。

当然,分管领域存在实权与虚权之分,有的大有油水,有的只能靠财政给一分钱做一分钱的事,甚至还费力不讨好。

柳树墩虽然分管党建工作,却额外增加管理主管乡经发办的职权,个中自有道场。横山产茶,乡经发办收入颇丰,往来资金每年不少于百万元,都说“滋粑落地都会沾层灰”,大体意思就是柳树墩掌管着全乡最有实权领域,由此推断柳副书记是党委书记心腹应该不会有误。

武装部长秀儿也不简单,照理说这个职务只管每年征兵工作,却因党政领导职数过少,他以副镇长名义分管民政,乍眼一看也符合情理,毕竟民政负责优抚对象、军转安置等事务,细细思量就会发现民政资金实则相比经发办更多,一直有着“小财政”之称,求人办事者趋之若鹜。

江宁翻看干部简历发现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柳树墩和秀儿皆为横山本地人,而且分别出自横山柳家、苏家、许家三大家族其二,应该符合“土皇帝”一说。瞧着档案上那个繁体“柳”字,新任副乡长想起党委书记也姓柳,祖籍为盛产茶叶的牛牯村,不由皱紧眉头。

副乡长锦狗儿倒是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分管事无巨细皆一把抓的党政办,实属费力又不讨好。不过,横山未设财政所,在党政办挂牌合署办公,意味着锦狗儿手中最压秤的实权则是财政大权,党政办主任卓云头上还戴着一顶隐形帽子,即财政所所长,难怪乡党政办人员最多,超过中层机构人员平均数,达到五人。

细看卓云的个人简历,江宁会心一笑。

在柳远熙就任横山乡党委书记以来,这位西部大学生志愿者不仅很快解决正式编制,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出任乡党政办主任,若说单位缺人手是个不错的理由,那暗地揣摩他是党委书记心腹定然不是打胡乱说。

江宁猜测,若不出意外的话,自己真就按照卓云所说分管社会事务办公室,这是全靠财政支持的教育、卫生、计生等领域,相比党政办来说更为费力不讨好,过去几年这三项工作均在全县垫底,多次被点名通报。

就乡社服办而言,唯一谈得上油水的,便是计划生育抚养费也是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毕竟按照现行规则超生多罚款就多,只是相比经发办、财政所、民政办不在一个层次而已。目前,社会事务工作由副书记柳树墩代管,也不知这家伙愿意让出位置不。

江宁放下手中资料,躺倒在木椅上,右肘撑在椅巴上,脑袋耷拉在手掌上,左手轻轻揉着隐隐生疼的太阳穴,脑海里浮现起更重要更敏感的问题来。

听卓云报告,柳远熙书记这几日均在县上参加会议。照理说,新班长成员报到当天就应该明确他的分工领域,随即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可是如今已经过去三天,乡党委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也该就乡党政领导班子分工作出调整了。不作出分工,就意味着新班子成员无所事事,除了熟悉全乡整体情况就无法深入具体事务,下面的中层干部只能按照原来模式请示汇报,自然不会自作主张找新领导。

来自全县政治中心龙头山的江宁不会因为卓云说党委书记不在横山而释然,思考问题更为深邃。柳远熙迟迟不作出分工的决定,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利益博弈还未达成一致意见,尚需磋商;二是党委书记并不待见这位新任副乡长,很有可能给出一个下马威,让江宁自己体会;三是自己来横山鸠占鹊巢,让党委书记或者乡长两位主官着实头疼,一时半会摇摆不定。

新任副乡长为自己想到的三个答案一筹莫展,不由得想起原县保险公司柳落松,那位从横山走出去的柳家子弟在江宁前去辞行时,曾经提到当前横山乡人情世故态势,讳莫如深地用了“庙小妖风大”这句话来形容,当时江宁欲想细问,却因有人串门打断话题而作罢,如今想来,老柳所说属实,确实应该小心对待才是。

江宁起身站在窗前,静静远望如黛青山。

嘉州龙头山,刚走出六楼多功能会议室的横山乡党委书记柳远熙被人叫住,回头看到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邹不一迎面走来,刚想招呼,却被对方抬手制止,只听到轻飘飘的一句话,“让江宁分管经发办吧”,随即错身离去。

柳远熙张张嘴,嚅嗫着嘴唇,很想解释一番,却见那位常年伴随县委书记的大内总管脚步不停已经远去,只得吞回嘴边话语,很不甘心地咂咂嘴,脸色有些难看。

正站在原地尚未挪步的党委书记突然觉察到别在腰间的摩托罗拉掌中宝在微微震动,赶紧接听。

“是陆书记吗?请您马上去趟柳副书记办公室。”

柳远熙答应一声,挂了秘书来电,脚步匆忙奔向五楼。

在一般干部眼里,副书记柳建国是个极其严肃的领导,给人一种无形碾压的紧张感,不仅来自其手中左右官帽的权柄,更是很少见他对下属展颜一笑。嘉州传言,若能与柳副书记欢颜一叙,干部回家都能多吃一碗干饭。此言略显夸张,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柳副书记在干部中的人设形象。

此时,算作一方诸侯的横山乡党委书记弯腰站在县委副书记桌前,一味点头答应,嘴上说着“是是是”,大冬天的额头微微冒出细汗,在日光灯的照耀下清晰可见。

柳副书记坐在桌后高背椅上,神色淡漠道:“我让你安排江宁分管文教卫生,并不是说他岁数年轻缺乏工作经验,而是考虑江宁是个颇有情怀的年轻干部!横山基础条件差劲,尤其学校医院建设严重滞后,已经给全县拖了后腿,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努力改变,否则,苦了黄山老百姓!”

柳远熙额头汗水越来越密集,也不敢抬手擦拭,只得任由细汗汇聚成珠顺着脸颊流进嘴里,味道苦涩。这位党委书记心一横,吞吞吐吐道:“柳书记……刚才……邹主任说……安排江宁……分管经发办……您看……”

柳副书记嘴角微微抽动,玩味道:“你是党委书记,怎么安排班子成员工作,是你考虑之事,我是县委副书记,不一同志是县委常委,我们都不能插手过深,所以,刚才一席话顶多算作建议而已。”

柳副书记挥挥手,不再说话,低头看着桌上材料。

柳远熙退出办公室,瞧一眼并无人影的楼道,迅速擦去额头汗水,嘴上嘀咕道:“艾玛,这让我老陆咋整?”

不听县委副书记招呼只能死路一条,难道惹恼县委书记身边红人就能存活?两尊大神随意伸出一根手指,都能摘下一顶乡镇党委书记帽子,这还真不是开玩笑呢。

心中忐忑的乡党委书记路过一间办公室时,突然停下脚步,稍作犹豫便拐弯走进去,欢声道:“广伦老弟,好久没聚会了,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如何?”

县委办副主任、常委办主任何广伦见到早已熟识且交往不浅的横山乡党委书记,随即露出畅意笑容,起身走到沙发边,邀约来客同坐沙发,呵呵笑道:“今日确实不空,柳副书记有接待,我得陪同参加。”

柳远熙大马金刀坐在沙发上,一扫刚才在县委副书记办公室那副窘态,递上一支香烟,自顾自点燃之后再将手中打火机递给何广伦,嘴上吐出一口烟雾,压低声音道:“广伦老弟可谓柳书记身边大红人,记得在合适时候多向领导美言几句,嘿嘿,陆哥想回县级部门当个局长玩玩,如何啊?”

何广伦笑意深重,随口应道:“好说,这个好说!”

柳远熙马上从公文包里掏出一袋特级横山绿茶,放在茶几上,再用手轻拍两下,轻声道:“广伦老弟,这事儿就拜托您啦,今后用得着陆哥的地方,尽管开口,我绝不皱眉。只是当前有件事,我拿不定主意,还望老弟指点一二。”随即,柳远熙详细说了关于江宁分工问题。

何广伦嘴叼香烟,眸光盯着袅袅烟雾,笑意玩味道:“个人建议,谁的官大就听谁的。”

似乎一语点醒梦中人,柳远熙连连点头,一张老脸笑得稀烂,随即收敛笑容,忧声道:“意思是,我不用再找邹主任汇报啦?会不会得罪那位大内总管?”

县委办副主任轻轻颔首,笑容诡异。

柳远熙如释重负,笑意爽朗道:“瞧瞧,还是咱广伦老弟有办法啊,真不愧为行走上书房之人!”

办公室传出一阵音量控制适度的笑声。

隔壁办公室的秘书方博文透过门缝瞧见一个身影走出副主任办公室,遂低头做事。

因为江宁的意外离去,县委副书记秘书候选人一时半会难以物色,柳建国干脆让他出任县保密局副局长,只是解决了副科实职,仍然负责秘书工作。

对于江宁,方博文内心是复杂的。他不知道早就说好江宁接替自己任副书记秘书这事儿为何突然变卦,害得自己不得不留在龙头山,虽然解决了副科级别,但是哪有独自外出任职那么畅意?这几年伴君若伴虎的日子实在熬得辛苦,本以为从此脱离苦海,不料出了意外,江宁不仅未接任秘书,反而外放去了横山县,究竟为何如此安排,他并不知情,但通过何广伦说起这事儿时那副讳莫如深的表情,猜想江宁日子并不好过。

何广伦对原常委办干事的意见不是一般大,可以说到了“有我无他,有他无我”的地步,个中缘由或许只有当事人知道,在与何广伦搭档这一年多时间里,方博文对这位县委办副主任、常委办主任眦睚必报的性格了若指掌。刚才横山乡党委书记前来何广伦办公室,他料想与江宁有关,那位新任副乡长定是吃不到啥好果子的。

为何年轻人步行官场总是这么艰难呢?

江宁是这样,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副科级秘书突然有些忧伤。

周五上午,横山乡召开党委会议并作出决定。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江宁协助乡长分管教育、卫生、计划生育领域,分管社会事业办公室,联系毛桃村;其他班子成员分工不变。

会后,党委书记找文卫副乡长谈话。

这是一次例行谈话,却是江宁揣摩柳远熙心思的一次绝佳机会。俗话说,百密必有一疏,即便例行谈话讲的都是官话套话,被谈者也能从谈话者的话语、口吻、神态甚至语气助词中分析出个中端倪。

作为新到岗的副乡长,自然希望得到书记乡长的青睐和帮助,毕竟站稳脚跟才是硬道理,否则一切无从谈起。江宁深知党委书记在所辖一亩三分地的绝对权威,说一手遮天、一言九鼎、指鹿为马太过偏激,拥有一票否决权却是真实存在的。

不曾想,接下来的谈话非常友好融洽,党委书记照章办事说了横山大致格局提了几句纪律要求之后,就将话题转入横山风土人情,足足唠嗑半个时辰,最后轻描淡写说到这次公招之事。

江宁万万没想到县委书记赵璞初亲自召见横山乡党委书记,并作出好好培养的指示。柳远熙随之感慨,原本考虑卓云借“地利、人和”之势上位副乡长不是大问题,却被组织意图这唯一“天时”掌控全局,他也就释然,并不怪罪于江宁横空出马打破了潜规则。江宁当时仔细观察,发现党委书记说到这个话题时神态真诚并无半点虚假之处。

谈话结束时,江宁表达了来横山就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的态度,一定做到“听话、懂事、守规矩”七个字要求,希望柳书记、陆乡长多多批评指正。

柳远熙对他那些中规中矩的书面措辞并不在意,反而对那句七个字要求的口头话兴趣盎然,笑哈哈地沉吟片刻,禁不住连连点头,赞道:“说得好,简明扼要,直击要害,不愧是常委办写手!”

江宁赧颜笑道:“还望柳书记多提点!”

望着告辞离去的年轻背影,乡党委书记如同捡到宝般笑容满面。

因为一个副职,由此与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常委搭上一条可通话的桥梁,放眼整个嘉州乡镇党委书记,谁有这样天落馅饼的大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