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青豆没有要出去的意思,苏如画想想一人出去也没意思,索性坐在桌边和青豆一起吃着桌上干果,一边等钱六。

一盏茶工夫过去,钱六还没回来,霍六和霍十三先回来了。

只是霍六手中还抱了一个孩子进来,进门才弯腰放到地上。

孩子!!苏如画和青豆眼睛都瞪大了,怎么回事?

小孩子脸圆圆的,眼睛圆圆的,眼中蓄着泪,干干的小脸上还有两道泪痕。

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手还揉着额头,把那一块揉得通红。

青豆蹲下去,与孩子一样高,伸手去摸摸孩子哭花的小脸,问:“你怎么了?”

苏如画也想去看孩子为什么哭,可是她在孩子脸上仔细打量之后,她能确定,这孩子有几分西陵人的长相,不是全部,但有七成。

眉宇间也是有几分四渊人的长相,不多。

看着青豆在轻声哄着孩子,苏如画问道霍六:“哪来的孩子?”

青豆问了孩子几句话,小孩子都没有回答,依然眼泪巴巴的揉着额头。

霍十三放下手中的一袋子林檎,在一边局促不安,吞了八次口水,不断的搓着手指。

霍六瞪了十三一眼,“快说!”

霍十三说:“他哪来的?俺不知道啊!反正他,他就撞到马厩的木头梁上了。”

青豆比了比孩子的身高,“他不是撞到马槽子,而是撞到木梁上?”

马厩的木梁有多高?!一般的汉子都撞不到头,这个才到人大腿高的孩子能撞到?奇谈!!

别说青豆难以置信,就是苏如画也想象不出这么点个孩子是怎么撞到那么高的梁子。

霍六从后面踢了十三一脚,“好好说,孩子怎么撞着的?”

“俺也不知道他从哪冒出来的,反正他就来看乌金,俺就把他扛在了肩上,刚才六哥喊俺……俺一回头,忘了他还在,他就……哐!撞上了。”霍十三嗡声嗡气的声音,那一‘哐’还自带了点回音,没来由的搞笑。

苏如画本来就爱笑,让霍十三给说的,明明想到那场面都替孩子疼,可又觉得好笑。

也是听霍十三说完,才看出小孩子额头上不是揉的红,那红处有些肿,确实是撞的,还撞的不轻。

青豆伸手拿下了小孩子放在额头上的手,抓了桌上的瓜子放到孩子手里。

小孩子捧了瓜子,瞪着红红的圆眼看着青豆。

青豆轻轻揉了揉小孩子的额头,见孩子拿着瓜子也不吃,随手扒了一个花生仁给孩子送到嘴边,“给你吃。”

孩子倒也不怕生,也不说话,张嘴吃了花生。

苏如画看看青豆和孩子互动挺好,又问霍十三:“那你问没问孩子是谁家的?”

霍十三摸着自己的大脑袋,没回话。

霍六又问霍十三,“问你呢,孩子是谁家的?”

霍十三进门后第十八次挠后脑勺,“不知道啊!”

苏如画决定放弃问霍十三,看向霍六,“不知道你们就给领回来,他家爹娘不得到处找?”

青豆也站起来,看了霍十三和霍六一眼,一言难尽,又去看将军,安抚的拍了拍,“将军,别气,青豆去后院问问吧。”

孩子见几人在说话,踮着脚够到桌子上的花生,一手拿了一个,转身就跑。

青豆忙在后面喊,“小孩儿,你要去哪?”

苏如画一招手,“走,跟去看看,是不是往家跑?”

青豆、霍六、十三全跟在苏如画身后出来。

小孩子竟然跑到后院一角,单独两间房子处,推门就进去了。

几人互相看看,这个位置,看上去像是客栈主人家。

苏如画刚想上前问问,就见得小孩子又跑了出来。

几人又在后面跟着到了柴堆,只见那孩子拽着一个挽着袖口,带着围裙,布巾包头的妇人从那边走了出来。

这是回家找娘了?

青豆急忙问:“这位婶子,这孩子怎么不说话?”

妇人表情明显一个愣怔,勉强笑笑,“几位军爷见笑,他是会说的,只是我们听不懂。”

“为啥呀?”青豆更不明白了。

“这孩子不是婶子家的?”苏如画看这孩子就猜很可能是西陵人。

妇人点头,“他不是我们家的,算是我们收养的。”对孩子说,“去后面喂喂鸡。”小孩子听了叭叭叭的又跑柴堆后面去了。

妇人又说:“他爹陵域关外人,娶了个我们关里的媳妇儿,住在我们小店里,歇歇脚,第二日就出关了。结果第二日就下了关闸,也没见他爹娘,就见他自己回来了。”

妇人说着叹了口气,“许是和他爹娘走散了,还记得头一天住过的地方,就来这了。”

苏如画听明白了,也从这妇人口中听出另一层意思:

这一道关墙之隔,原来在当地百姓眼里,不过是个关里关外,并不是分成了两国。

想想也是,就与四渊很多县城一样,就隔一个城墙分了城里城外,又有多大区别?

苏如画问妇人:“你们这关里关外都常有走动吗?”

“我们这里原来逢五大集,有三分之一的都是关外来的人,卖些他们的东西。关闸一落,平日里不觉得,逢五大集可就一眼能看出来冷清了不少呢!

像我们这些开客栈的人家,就更明显了,客人可少了大半。”

苏如画听了点头,“关里关外男女互相结婚的多吗?”

妇人点头,“也不少啊!”

看来不打起来,两边还是很和睦的。

苏如画又问:“那婶子去过关外吗?”

妇人笑,“我一妇道人家,去那么远干什么?倒是家里掌柜的早年去过。”她看了看天色,“几位军爷是店里的客人吧,时辰不早了,我得去帮着做晚食。”说着略福了一礼离开了。

苏如画看着婶子的背影,说着:“这多好,两边走走亲,通通商,干吗总打来打去?”

小孩子又从后面走了出来,手里还有一个黄色毛绒绒的小鸡娃。

苏如画招招手,叫小孩子过来:“能听懂我说话吗?”

小孩子点了点头,苏如画又问:“记得家在哪吗?可以送你回去。”

小孩子不点头也不摇头。

青豆想起来,问苏如画:“将军,营里不是请过一个舌人吗?能不能请来看看,孩子会不会和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