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中了,冬天已经彻底来临了。

绵竹城外,此时一行人行来,首先,前面是数个骑士,后面,是十数辆牛车,左右则是几十个小伙子,在牛车上,堆积的则是一些衣物、农具,甚至还有着数个文吏跟随。

一行人声势浩大,到了城门口,就有人迎接出来。

不多一会,杨伊的銮驾也到了,这次出外访贤寻到的数人,这次全都到齐了。

“金吾卫校尉张牧之。”杨伊介绍的说着:“这是孤请来的学政曲垣,这位是孤请来管理内政的李洹,担任令吏,尔等当好生亲近。”

张牧之自然是张四郎了,此时他已经改名了,叫四郎就不合适了,问询之后,杨伊就赐名牧之,牧为州牧,这自然是赞许了,张四郎也很喜欢这个名字,表达了忠心之意。

众人于是互相行礼:

“张将军!”

“曲先生!”

“李兄……”

李洹是这次杨伊巡守四野,得来的唯二之人,在乡间颇有名声,却是要强于曲垣了,在政事上有独到的见解,杨伊就请他为绵竹城的主政之臣了。

再看曲垣,经过几日修养,曲垣气色好了许多,他甚至一咬牙,把自己的家人全部带来了,李洹也差不多都是如此,他们家人就在后面的牛车上。

都是寒门子弟,所以才能被杨伊请到。

“大家都不必多礼了,进去看看吧!”杨伊说着。

众人都是应命,进得城中。

只见此时,整个绵竹城内都拆的空空,一些场地上,堆积着大堆的木料石料,远处土窑中,浓烟滚滚,不时有着土砖继续运过来。

规划实是非常简单,以街道为线,两面是一模一样的民居,都以土砖制,每组六户,却正是一伍编制,每火连火长在内,十二户。

五火就是道路二边的一区,每坊两区,正好对称,有两百户。

现在有十五坊,而军营,也在各处建成了,容纳千人之军于城内是绰绰有余,这也是吸取教训了,当初绵竹城中,若是有千人之军,那么就足可守城了,那还会容邓艾长驱直入。

该有的衙门也已经建起,占地也甚大,拆除了那些占地很大的宅院,城中的面积自然就大了许多。

看着他们几人观看这些,惊讶之色,杨伊不由得意,曲垣也甚是惊讶,说着:“殿下,您这治民如治军,甚是严谨,下官佩服。”

“这建好了民居,城也只作了三分之一,不值夸耀。”杨伊面上是不以为然的说着。

“民居已建,田已屯,只能说是初安,下面还有二件事,第一就是练兵,第二就是建墙,虽然这次魏军已然失败,损失巨大,不可能再会来攻了,但是也不可不防备;只有城墙建了,兵练成了,才能放下些心。”

“张牧之!”

“标下在!”

“你等就不必管民政,从明天开始,准备操练士兵,严明军纪。”

“诺!”

“李先生!”

“下官在!”李洹此时连忙应着。

“你今天就接管着这城中百姓,集中处理这城墙的事,希望能在春天来临前,就把它完成;等春天来了,大地解冻,又要挖河开渠,灌溉这方圆万亩土地,这一切办成,吾治才算是成了一步。”

“殿下放心,我刚才看了看,绵竹城墙的墙基还好,一大半的城墙还在,修补城墙,比重建省力多了,黄土和河沙,临近河道,也都不缺,只是这糯米,还请大人示下。”

“……糯米?”杨伊自然是知道的,此时夯筑城墙是需要此物。

“大人,这建城,需要砖、黄土、河沙、石灰等物,这些都罢了,四处都有,只是城墙之后,昂贵就在于大量糯米熬成汁而建!”

此时建城,必须糯米,里面以糯米浆为粘合剂,如此建成的城墙,才经久坚固。

稍上档次,还需加上桐油,再好些,甚至要用黄糖、蛋清、红豆。

听了李洹的话,杨伊却是连连摇头,绵竹城可不小,如果要用糯米,花费巨大不说,就是杨伊此时手上的钱,也不大够用,她的钱,大多还是当时的嫁妆还有就是缴获魏军的收获了。

单纯钱的问题,杨伊自然是有办法的,不过钱用在这方面,却不合适,而且这也是紧急才用的,只是一想,就说着:“此法甚易,可以用石膏。”

“……还请大人示明。”

石膏自古都有,就是叫石膏,又或者叫寒水石。

只是在这个时代,此物多半是当成药物,医书中有言: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

这并不算稀罕物,也不珍贵,蜀地到处都有。

“……还可以将炉渣、破砖瓦、石岩、石灰窑渣等用石碾子磨细,掺合少量石灰、石膏粉,就可配成泥浆,不下于糯米汁;此法关键是石膏,你可命人用多种材料试之。”

杨伊自然知道水泥的制作方法,不过这个时代,如今根基未稳,这种大杀器还不易拿出,还是土法简单,只是加上石膏就可,具体的方法,有许多种。

“……不知大人此法得以何处?”此时李洹又低声说着:“若是为真,切不可泄露,这可是万金难易之方。”

杨伊不由有些啼笑皆非,这种秘方对她来说,算不得什么,当然她也知道这个时代限制建城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大量糯米汁,若是以廉价土水泥代替,这就极大改变了古代的格局,于是也就说着:“此是天授,不可泄露。”

一旁听着的曲垣和张牧之此时都是脸色一变,连忙说着:“吾等不敢泄露。”

既然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杨伊又提出了街坊之间,建排水沟下水道,这却是必须,城市不处理污水,那么就会污染地下水,导致水质会越来越差。

对这个,李洹却就不在意了,说着:“这事甚易,只耗些时日人力而已!”

“若是此法有效,需要多少时日建完城?”

“大人,这非是新建,只是修补,吾此来之前,也曾思想过一些,人手足够的情况下,大概只需半月多的时间。”李洹并非是从师某人,而是游学各处,稍有文名,也并非专门读书,他家境贫寒,在乡里,有活就干,干了许多活,却是熟悉这些事,做过头目,经验不少,这时也是信心百倍。

巡查完城中,又让城中百姓代表云集广场,宣布了任命。

“给几位官人磕头!”这时,数千百姓纷纷磕头,接受了自己的长官。

看着人磕头时,李洹和曲垣此时竟然都是一阵晕眩,心情激动。

杨伊又对李洹说着:“库中的种籽、农具、棉衣,以及粮库,你都可接手之。”

“下官知道,请殿下放心。”

内政上的事情完成了,也就李洹留下了,杨伊又到了军营。

军营已经建成,按照吩咐,建了四个营区,正是四个队的编制。

“张牧之,你的这一营五百人,已经编满了吗?”杨伊问着。

“殿下,已经编满,山间儿郎们踊跃参军,许多不合格被劝退的,还很不甘心呢!”

“宁毅,你暂领新营,速速招募,可补充满。”此时看到出来迎接的宁毅,杨伊于是说着,这是姜维留下的人。

“诺!”宁毅应着,这事对他来说甚是容易,他也是老将了,武力上谋略上虽然不够,但是执掌个数百人却不是问题的。

姜维留下他,有两层意思,一是为了安全,还有就是监视,杨伊为帝,只是无奈之举,大汉龙柱不可折损,不然他也无处庇佑,不过前方战况未明,此时也不能让杨伊在后方大肆扩展势力的。

比如之前杨伊对法遂稍微提及,想要去汉中镇守,法遂立刻就亲自请缨,自己去了,不给杨伊扩充的机会。

绵竹新建,也就数千户,加上周围的县城,也成不了什么事,这里尽可让杨伊随意施展,倒是汉中,为核心重镇,就算被魏贼肆虐了一番,却也还是重镇,足足还有万户之多。

“如今可在本地再招募一些,就可遍成二营了,现在冬日虽苦,却也无事,可大举练兵之,尔等战将要亲自住宿军中,与将士同甘苦。”杨伊此时说着。

若是一支义军,却不能如此,因为这练兵之初,只有事事亲为,才能在决定着军队的是谁的!

不过,这是大汉国,汉国数百年的江山在此,可不是胡说的,而且杨伊也不可能一心不问外事,专门亲自练兵。

她是来为帝王的,哪怕只是偏安一隅的帝王,但是这帝位已经传承了数百年了,区区一将,名和器都不可能越过她的。

“诺!”二人都无话可说,这等命令,也只能应着,虽然困苦,但是也只能如此了,想要练军,这将军之人,就得让兵信服。

此时,杨伊巡看军营,看着这些招募来的少年子们,还不知道以后苦难,人人都是兴奋,虽然有临时伍长火长节制,还是散乱不堪。

没有严格训练过的士兵,就是乌合之众,这个时代也并非没有严整队列和严格的军律,而是一向都相当重视,只是还未曾提拔到理论高度,没有把“队列”,专门当成一项训练课程训练而已!

不过这也只是寻常军队,若是强军,都有着阵法,这阵法也是一种队列,这个超凡的时代,阵法可是相当有用的,并不是虚无之说。

而且,此时也不宜操练过狠,因为这些少年许多家境不好,身体有点亏损,一开始就拼命操练,只怕适得其反。

这个时代,练兵的关键,是吃食,单是粮食,由于蜀地富庶,单纯的粮食,还绰绰有余,可是肉类就是大问题了。

没有肉,就练不出精兵,这是定理,毕竟这个时代,战兵是要上阵厮杀的,这体力上,就得充足。

巡视到这里,杨伊就觉得自己疏忽了。

当下又对亲兵说着:“你去给李先生说,还要专人养猪,哪怕多耗费些粮食,也要做下,现在时间来不及,可专门购买种猪,还有,河里也可抓鱼,山上也可打猎,总之,民政方面每天要凑足一定的肉食供应军营。”

说完这些,又让张牧之召了几个老营兵过来,挑选问话之后,说道:“你等以后就是巡营兵,若是以后有人不堪练兵,半途逃亡,杀之。”

说到这句话时,一股杀气,就弥漫在口舌之中。

自这次巡视周边,见着了一些人,杨伊就知道,姜维虽然允诺了一些,但是自己眼前也还是旦夕不保,周围不知道有多少力量虎视耽耽,在这种情况下,唯有亲自掌握的兵权才能稳住他的根基。

不少为君者提拔勇猛的天生神力之人为战阵核心,杨伊却不准备这样,第一就是这种人物太稀罕了,一百个人中,有着天生神力这种素质的,不过数人而已,早早就都被人挑走了。

其次就是这等人物,喜好持强临弱,性格上是桀骜,作战虽然尚称勇猛,却对军纪大都不在乎,更会时时有犯上之举,不可依重。

那就只有走标准化的训练路子,这种兵实际上远不能胜过那等特意挑选出来的精兵,但是却是容易训练出来,不需要太过挑选。

如果只是千人之役,那等勇士自然可轻易胜之,若是和万人相斗,那么就很难胜之了,而面对十万人,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此时的杨伊来说,也还是以纪律和队列训练出来的士兵合用,特别是纪律方面,杨伊可以在许多方面仁慈,却不准备在这方面仁慈,凡是逃兵,只有杀一个字。

她自己都处于旦夕不保的情况下,对于逃亡新兵,不祸及妻儿家小,已经算是杨伊仁慈了。

军营方面倒是没有太多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学政了,只剩下曲垣跟着了,杨伊此时说了一些文道方面的事,曲垣资质倒是不错,有着几分独特的见解,能得那人举荐,此人果然也算是人才了。

只是气数,再观之,却也变了很多,微微有青气浮动了,杨伊觉得玄妙,却也明了,这气数并非不可改变,上位者一言一语,就可以改变一民的生平,只是本身气数不足,想要再向上走,却还得依靠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