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寻访山海经 > 第十六章 龙五爷的秘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阿姨话音刚落就自己否定了自己:“你们年轻人应该不认识他,龙五爷七八年就死了,那时估计你们都还没出生呢。”

我忙问:“阿姨你说龙五爷他是图书馆的人?就算死得早多少也该听过呀,怎么在单位从来没人说到过他?”

“现在图书馆知道他的人恐怕也不多喽,小伙子!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照相馆,叫伊容照相馆,几十年前很有名气,龙五爷是照相馆的首席摄影师。七八年照相馆和图书馆合并,龙五爷就在那年去世了。现在要是没了当年照相馆的人怕是没人知道他了。”

李阿姨的每个字如一个个炸雷在我耳边响起。我立即猜到她说的龙五爷极有可能就是当年老许头的师父,第一个称采蘩为怪物的人。

他竟然是举报采蘩的人?照相馆一别七年时间过去了,他不但和采蘩又遇见了,而且还知道采蘩的住址,那几年莫非一直在跟踪她?

王一行问李阿姨:“你一直都认识龙五爷吗?甚至连他什么时候去世都知道?”

“几十年前龙五爷好多人都认识呀,我和老伴年轻时好多相片都是去他那照的。再说了都是有单位的人,互相之间认识再正常不过了。”

“那你有没有听他提过这玉器?”王一行指了指玉貔貅,“或者对被举报的这女人有没有说过什么奇怪的话?”

李阿姨想了想,“没听他说过什么奇怪的话,不过……说到奇怪另外还有个奇怪的事,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听?”

我们一齐大声道:“想!快说!”李阿姨吓了一大跳:“干嘛呀,搞这么紧张兮兮的?”

小孙在一边眨巴着眼睛有些纳闷,不是来研究玉器的吗,怎么说到几十年前去了,把自己倒撇一边了。我连忙把李阿姨扶到椅子上坐下,请她讲龙五爷的故事。

李阿姨很享受领导般的待遇,装模做样清了清嗓子,又要了一杯茶来,真有点领导发表讲话的样子。

其实说奇怪也只那点怪,1977年冬天,李阿姨夫妻带孩子又去照相馆拍照。这是她家的习惯,每年春节前都要拍一次全家福。这次却没见龙五爷在馆里,照相馆的人说他病了在家卧床,那时龙五爷已八十多了。照完相后出于认识多年的交情,李阿姨两口人决定去看望一下。

龙五爷家就在照相馆后的宿舍楼里(就是现在图书馆内),一走进屋时发现里面浓烟缭绕,差点被呛了出去,一度让李阿姨以为着火了,等看清时发现原来龙五爷在一个搪瓷脸盆里烧东西。屋里还有两个年轻人在,一个是龙五爷的孙子,另一个却不认识。

李阿姨捂着鼻子说,龙老,你这是干嘛呢?天气冷也不用这样子取暖吧?

龙五爷说,人老啦,大限快到了,活着时候把东西整理整理,死了也就没什么牵挂的。

李阿姨这才看清原来脸盆里烧的都是一摞摞的照片,应该是龙五爷几十年来的摄影作品吧。当时李阿姨就说你怎么把照片都烧啦?听说你们照相馆要和图书馆合并了,这些照片留给图书馆收藏多好啊。

龙五爷笑了笑,笑得很苦涩,摇头说,收藏?有些东西见不得光的,烧了不要给子孙后代惹麻烦。

当时社会环境虽然比前些年宽松,但人们的意识仍然有根弦,李阿姨以为是有些靠边站的老干部照片不适合收藏,便不再多问,只好言好语安慰了龙五爷一番就回去了。第二年开春龙五爷就撒手而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在人们的心头慢慢被淡忘了。

李阿姨喝了口水,接着感慨,龙五爷人是真好,摄影技术也没得说,谁来找他都是尽心尽力,八十多了还在照相馆上班,哎,你们知道么,有一次……哎哎,你们去哪?

我们赶紧向小孙告辞,一群人逃也似的出了博物馆。这次参观玉貔貅没想牵出了个龙五爷,我回到图书馆后马上就找那些退休多年的老年同事打听,结果却大失所望。

龙五爷只有一个儿子,但儿子死得比老子还早,不到五十岁得癌症没了,龙五爷死时还是孙子办的后事。当时他孙子才二十出头,处理了爷爷后事后就离开了照相馆,三十多年了从没回来过,根本没人知道他去哪了做什么工作。

我想如果龙五爷就是老许头的师父的话那老许头和龙五爷一家可能走得比别人都近,于是便一个电话打给了老许。

老许头现在在南方一座大都市的儿子家里准备欢度春节。他告诉我师父确实是龙五爷,师父的孙子名叫龙永红,离开图书馆的前几年还来过几封信,好像在东北一带做木材生意,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说要去中俄边境当倒爷,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了音信,也不知道是生意太忙了还是出了什么意外。老许头九几年时向龙永红寄信的当地公安部门查询过其下落,却没有结果,从此龙永红就再也没有了音信。

我想起李阿姨说在龙五爷家里见到了两个年轻人,如果其中一人是龙永红,那另一个是不是老许呢?我便问老许知不知道龙五爷在家烧相片的事,老许头则说毫不知情。

我把调查到的情况和大家作了通报,其实我最担心的就是龙五爷会不会把采蘩的秘密告诉别人,老许头只是他的徒弟,保持这个秘密能说得过去,可难保他不会对自己家人说出来。前段时间在我房间留纸条的人至今不知是谁,此人既然能在图书馆来去自如,肯定不能贸然否定不是图书馆内部人所为。如今馆里退休老人人数不少,当年有多少人和龙五爷有过交集心里真的没底。

王一行却让我不必过于担心,不管来几路敌人,我们也是“国家队”,人员装备后勤实力都远在他们之上。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尽快赶赴罗布泊,在这里没有进展,不如齐聚戈壁滩快刀斩乱麻杀他个痛快。关键在于此行的任务不能出差错,那个秘密可不能让其他人抢了先去。

欧阳教授父女不需对x局的任务负责,他们只想接回亲人的遗体回家妥善安葬。不过教授毕竟是当年考察的亲历者,熟悉罗布泊的环境也清楚知道地穴的位置,在队里有极重要的作用,大家担心的只是他的身体状况,王一行考虑到罗布泊后是不是仍让他在地面上留守。

欧阳教授坚决反对这一安排,又让他干留守岂不是和没去一个样?他早就说过宁肯客死荒漠也要亲自下去一次。同时他表示旅途中不需要照顾,为了此行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准备,每日健康养生和体能锻炼是不可少的,旅途中只要食物饮水有保障,他的体力不会输给年轻人的。

我们看他如此坚决只得作罢。阿葭熟悉父亲的脾气决心,没有相劝。倒是大宝有点担忧,遮遮掩掩的询问此去会不会有性命之忧。

我见这厮打算给我丢人,没等王一行搭腔赶紧说:“大宝,你这个担心可就多虑了,你放心好了,我有法子可以保证你百分百不会出事的,想不想听?”

大宝一听就兴奋了:“是吗,没想到关键时刻还得是兄弟靠得住啊,快说说看。”

“今年初的时候我去乡下我妈老家,听说村里有个神仙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而且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于是我便花重金给我俩都算了一卦,那老神仙说你心宽福大,有登仙之寿,年轻时怎么浪都不会出事,所以你说你怕什么呢?”

大宝眨巴眨巴眼睛还没反应过来,大伙儿都一阵哄笑。大宝撸起袖子:“还下知五百年,我觉得你是想下肢瘫痪了!”

王一行挥挥手:“好啦好啦,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这次行动绝不会和当年一样,当年是预见不到那么多危险因素所以损失惨重。现今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只要大家小心留意精诚团结是不会出问题的,大家可以放心!”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直在讨论完善行程计划,也没有再出现什么异常情况了。我和大宝的借调手续也到了馆里,借调去处居然是国家安全机关,搞得馆长石老头看我们的眼神充满复杂,弄得我们七上八下的,以后还要回图书馆呢,到时怎么面对领导?

这一年的年夜饭是在欧阳教授家吃的,教授看得出来心情很好,连喝了几杯葡萄酒。想想一个人在三十年里每一天都在煎熬中度过,当时间快到了的时候心情该是何等的愉悦?

阿葭也过来和我碰杯喝了一杯,她什么话都没说,一杯酒喝完,我又觉得她仿佛什么都说了。

冬去春来,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出发的日子,当火车远离这座我长大的城市,看着渐渐远去的故乡,我真不知道下次回来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