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盗墓与夺宝江湖 > 第623章 半拉子工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了这片一毛不拔的地方,我们已经接近了秦二世地宫的边缘。

按照常理,前面不远处应该就可以看到与地宫息息相关的司马道、神殿之类的地面建筑了,毕竟在秦岭大山之中,没有人为的破坏,这些建筑应该可以保存的比较好!

果然,我们绕过一道山嘴,前面的地势豁然开朗,一片巨大的山谷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山谷的最前面是一个巨大的山中堰塞湖,我们已经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就必须通过堰塞湖。

我们站在堰塞湖的大坝上,堰塞湖的大坝都是由巨大的花岗岩巨石块堆积而成,这个大坝看起来不是人工修建的,而是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形成的。

大坝旁边有一个自然的出水口,堰塞湖中的水从隘口流出,形成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沿着山谷缓缓流下。

渡过堰塞湖面这种小事情难不倒我们,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从旁边的山上砍来了上百根竹子。

八根竹排,我们做成了十个竹排,用于渡过堰塞湖。

我们四至五人一组,坐在竹排上,很快就渡过了堰塞湖。

过了堰塞湖上岸之后,我们马上就看到了一条巨大的人工道路,道路全部由巨大的花岗岩石块铺成,地面非常的平整,估计四辆马车可以并排在上面奔跑!

进入帝陵的司马道长达二百多米,宽二十多米,十分的宽阔。

道路的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花岗岩石像生。

这里的石像生和昆仑山黄帝帝陵的石像生不尽相同,除了青龙、白虎、玄武、朱雀、麒麟之外,黄龙、应龙、螣蛇,凤凰、重明鸟、饕餮等上古神兽消失了。

从历史的变化来看,这些上古神兽在春秋战国的王陵里面就很少见了。

代之出现的是我们常见的老虎、狮子、大象、马、牛等常见的石像生!

由此可见,上述上古神兽在中原和西北地区,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些强大的生物体已经不能适应生存法则,被人类排挤,慢慢地从自然中消失了!

李二狗子惊讶道:“把头,天宇,这些石像生雕工很好,几乎都可以赶上邙山帝王陵墓了!”

把头道:“秦朝时期,帝陵的石像生里面,上古神兽已经开始在消失,说明这些生物已经慢慢地在地球上消失了,而其它的猛兽,比如狮子、老虎等开始登上了骊山舞台,在秦代之后的阳宅和阴宅建筑中,这些猛兽祥瑞居多! ”

看到这些精美石像生和宽阔的神道,我们才真正进入了秦二世帝陵的范围。

李二狗子伸手摸了一下一只雄狮,眼中充满了感情道:“狮子啊,狮子,你就是我的最爱,看到了你,我就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白花花的人民币啊!”

“操,你这句话经典,不愧是邙山小青龙,洛阳第一铲的传人啊!”张溜儿揶揄道。

“哈哈,邙山小青龙,这个我喜欢,至于洛阳第一铲,这个我比我老头子还差一点,跟爷爷没法比,最多是邙山第三铲!”李二狗子高兴道。

神道的后半部分,两边开始出现了石雕兵士像,这些兵士雕刻精致,眼角、眉毛、盔甲等雕刻的栩栩如生,面容庄严、身材笔直,十分的威武雄壮,这就是大秦统一六国的精兵,可惜到了秦二世时期已经不堪一击了!

走了十多分钟之后,地势开始缓缓地上升,前面出现了一座小山丘,紧靠在一座巍峨的大山之下!

前面就是大山,已经无路可走,说明秦二世帝陵就在这山脚之下。

这座大山从远处逶迤而来,就像一条奔腾的巨龙在群山之间高低起伏,有虎踞龙盘之势,而这个前面的小山包则是这条神龙的点睛之处,这里和秦始皇在骊山的地宫风水格局几乎一样!

这就说明我们马上就要到了神殿,到达了地宫的入口。

不久,前面出现了一排新的台阶,台阶共有九级,每层台阶都非常高,慢慢地延伸到达了小山脚下。

我们终于看到巍峨的神殿了,神殿的前面是巨大的广场,但看到神殿广场上面的情况,我们顿时傻眼了!

“啥情况,这神殿广场虽然很大,但广场上只有二个圆柱,还有六个只建设了台基,既没有威武的石雕武士,也没有威猛的神兽,而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后面的神殿竟然没有门楼,只是建设了一些主体工程,这是啥情况?

按照常规,这些建筑物对于帝陵的神殿和地宫来说必不可少,而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应该也是准备建设这些建筑物的,但是当时为什么没有建设呢!

风老三等人在神殿的广场上停了下来,一个老九门的人激动地道:“到了,终于到了,这里竟然是秦二世的帝陵,他娘的地宫里面得有多少宝贝啊,他可是秦二世啊!”

张溜儿问把头,“有没有可能是这些建筑可能损坏了呢?”

把头看了看神殿,道:“不可能,这么大的建筑,如果被损坏了,肯定有残破的渣子在这里,你们看,那六个基座明显就是还没有完工的!”

“烂尾工程!”张溜儿道。

“不错,你再看那个神殿的门楼,后面的神殿的主体结构都建好了,不可能不建设门楼,门楼是神殿的门面,古代皇帝是最要面子的!”把头道。

“门楼也是半拉子工程?”李二狗子惊讶地道。

“这只有一种解释,皇帝不缺钱也不缺人,很可能就是建在半途中,秦二世死了,秦朝灭亡了,建设过程中半途停工了。这些人觉得没必要再建设了,或者当时确实是没有经费等各种支援了!”

邓一眼爷爷也道:“差不多就是这种情况了,这个帝陵的表面建筑确实是半拉子工程,建设帝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可能停工的!”

我们继续往前走,通过一条破败的道路,走了100多米,正式进入了帝陵的神殿!

我们终于来到了神殿前面,整个神殿倒是没有烂尾,高大巍峨,估计高度有二十多米,宽度一百多米, 巨大的青铜门,上面雕刻着九条飞龙,腾云驾雾!

我们进入了神殿,神殿里面有八根神柱,但是神柱上面竟然没有雕刻龙纹。四面墙壁上也是非常的粗糙,没有任何壁画,甚至都没有凿平!

果然是遇到了大变故,成为了烂尾楼!

我们现在关注的焦点是帝陵的入口在哪里,找到了神殿,不代表入口就在这个地方,大部分帝陵的入口都很隐秘,绝对不可能建在神殿里面!

找不到地宫的入口,靠打探洞是很难进入地宫的,因为地

宫的封土很多时候深达十多米,有的干脆就建在山腹里面,

要打探洞对于我们这种力量来说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