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沧桑百年第一部 > 第56章 第五十五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在医院进行了将近一个星期的住院治疗与观察后,顾三康复出院,瑞宣派了十名佣人去医院帮忙,经过这一次的生离死别,顾三与瑞玉比以前更加恩爱。

“妹妹,好好照顾妹夫,大夫说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受什么刺激,按时吃药。”

“知道了,三哥,这几天累坏了您,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就是除夕了,还得忙一天呢。”

“好,你也别太累。”

这天晚上,瑞宣早早地休息了,因为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他和所有人一样期待新年的到来。

大年三十的早晨,天空十分晴朗,万里无云,瑞家所有人都早早地起来贴窗花、粘对联,挂灯笼,瑞宣正在试穿过年的新衣服。

“老爷子,您看外面的老头,都穿中山装了,您也换换吧,解放了还穿大褂。”

“解放怎么了,我穿什么衣服你们也管?中山装太紧,不爱穿那玩意儿,大褂穿着多舒服,体面,什么都不懂,无知。”

“我无知,您总得跟上潮流吧。”

“为什么我就得跟上它呢,它就不能跟上我?别啰嗦,越老越麻烦。”

“随你,随你,不怕人家笑话,大过年的不跟你吵。”

瑞宣站在镜子前走来走去,“瞧瞧这风度、气质、派头,体面,这就叫体面。”

茹总管从门房拿来一封加急书信,“三老爷,门房收到一封孙少爷的加急书信。”

“瑞祥的信,快拿来,快。”瑞宣从茹总管手中夺过信,迫不及待地拆开,齐如玉把眼镜递了过来,戴上老花镜一字字得细细品味着。

脸色渐渐阴沉下来,眉头紧锁,“不像话,岂有此理,简直不像话。”

“怎么了这是,刚才还好好的呢?信上写的什么,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你自己好好看看,看看你这宝贝孙子办得这叫什么事?”

齐如玉越听越糊涂,赶紧接过信,“好事,好事呀,这也值得你生气?”

原来瑞祥过年七月份就回国,他和周琳菲已经在英国举行了婚礼,现在的周琳菲怀有三个月的身孕,瑞祥在一家公司上班养活妻子。

“咱们这孙子有出息,能够挣钱养家了,菲菲有身孕了,老爷子,就快四世同堂了。”

“你什么意思,这小子根本没把咱们放在眼里,结婚这么大的事情他就自己做主了,信上已经写明了让他们回来成亲,全当耳旁风了。”

“您太小心眼,国外结婚怎么不可以,现在的孩子,您以为和咱们那时候一样?行了,消消气,您马上就是太爷爷了。”

“气死我了,你甭替他求情,等他回来非得收拾他。”

瑞珉夫妇闻讯赶了过来,“爸,妈,瑞祥来信了?”

“慢点,别着急,信在这,你们看看。”瑞珉和岳子彤也希望儿子能够早点回来。

“有两下子,出国五年,再回来老婆孩子都有了。”

“嘘。”齐如玉示意他降低音量,“你爸正生气呢,小声点,不知道谁要倒霉。”

“生气?为什么生气?这是喜事呀,应该高兴。”

“就因为瑞祥在国外结婚,没有回来,你爸说他们没把他放在眼里。”

“这怎么办,要不我进去劝劝。”

“别,他刚把数落一通,别再把你骂一顿,让他自己静静吧,都别理他。”

“老三,老三在屋里吗?”门外传来了大老爷瑞宾的声音。

“是大哥呀,快进来,您来得正好,快帮忙劝劝吧。”

“瑞珉、子彤也在,怎么了,出什么事了,谁又惹阎王爷生气了。”

“您先看看这封信吧。”齐如玉将信纸拿给瑞宾。

“这不是瑞祥的来信吗?”瑞宾从头至尾,一字不落的读了一遍。

“咳,大喜事呀,有什么可生气的,没事,我去劝劝我这三弟。”

“三弟,三弟,干什么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

“大哥来了,坐吧,今天我就不陪您下棋了,下了也得输。”

“还生气呢,我都听说了,你这就是没气找气生,孩子长大了,自立了,媳妇有了,儿子也有了,应该高兴的事,你怎么还生气呢,行了,今儿个可是大年三十,高高兴兴的,打起精神来过年。”

“打起精神?你说这小兔崽子是不是目中无人,这么大的事他自己就敢做主。”

“三弟呀,你还以为是四、五十年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的孩子都讲究婚姻自由,也许瑞祥是为了早日让你四世同堂,想想看,还有七个月孩子就出生,七个月之后不正是你的七十大寿吗?”

瑞宣想了想,觉得大哥的话有道理,“算了,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我得给他写封回信。”

虽然嘴上骂他,其实瑞宣心里十分惦记瑞祥夫妇,他给瑞祥写了回信,嘱咐他要照顾好媳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

晚上,全家齐聚膳房吃年夜饭,齐如玉把瑞祥的事告诉在场的人们,大家感到很惊讶,几年的工夫,瑞祥已经成家立业。

“七婶,您慢点,您身体不好,我让丫头把年夜饭给您端过去不就得了。”

“没事,老三,今天是除夕,我不能不和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三弟,恭喜呀,二哥得敬你一杯,来。”瑞宗端起酒杯。

“同喜,同喜,二哥,怎么能让您敬我呢,我敬您,提前给您拜年。”

瑞宣心里比谁都要激动,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瑞祥夫妇和未出世的孩子。

这个大家庭其乐融融,酒过三巡,大家都吃好了,院子里放起了烟花和鞭炮,厨房里正在忙着包饺子,瑞宣从没有像今年这么高兴过,也和孩子们放起了烟花,顾三经过上一次疾病,身体一直不太好,瑞玉守护在身边,他坚持和大伙一起放鞭炮、吃饺子。

“你身体不好,快躺着去,忘了大夫说要多休息。”

“我好得差不多了,再说,今天是除夕,年夜饭都没有跟大伙一起吃,我出去看看,大家都在放烟花呢,你也去瞧瞧,走一走,我保证不会累到,可以吗?”

“好吧,我扶你,慢点。”瑞玉搀扶顾三来到院子里,被齐如玉看到。

“快,给姑老爷搬个椅子,多穿点,天太冷。”

“谢谢三嫂,挺暖和的,好美的烟花,你快看,上去了。”

看见顾三高兴,瑞玉心里十分幸福,“你如果喜欢看,我每天让人给你放。”

“真的,别人该说咱有毛病了,过年了,又老一岁,夫人。”

“是呀,还是年轻好,以前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现在老了,又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要是有下辈子,我还嫁给你。”

顾三紧握着瑞玉的双手,齐如玉见状,悄悄离开了。

整整一个晚上,瑞家大院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大家聊天,打麻将,天快要亮的时候,才渐渐散去,因为正月初一的早晨要到祠堂祭祖,所以大家都回去准备。

瑞宣早早来到祠堂,看守祠堂的已经打扫完毕,人陆陆续续到了。

“人都到齐了吗?”

“回三老爷,都齐了。”

“好,开始吧。”

瑞宣带领全家人走进祠堂,跪在地上,“列祖列宗保佑,新的一年,瑞家全族平安无事,保佑瑞祥夫妇在英国平平安安,万事顺心。”

祭祖完毕后,瑞宣回到上房,把自己关在书房一整天,谁叫都不开门。

“老爷子,开门,干什么呢在里面,都一天了,连饭都不吃,又跟谁生气呢?”

任凭齐如玉如何叫门,瑞宣丝毫反应都没有。直到晚上八点,书房的门终于打开了。

“如玉,进来吧,我有话跟你说。”

“您做什么呢,在书房一天都没动静,是不是谁又惹您生气了。”

“没有,我在研究那首诗,这几天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好像要不久于人世了。”

“是不是哪不舒服?要不咱们去医院检查检查。”

“不用,我好着呢,只是觉得马上就奔七十了,日子不会太长了,得抓紧时间把这首诗破解出来。”

“我也一直在[11] 想这个问题,宝藏到底是找到好,还是找不到好。”

“这话什么意思,当然要找到,不然怎么对得起祖宗。”

“老爷子,您就不想想以后,您百年之后,咱们的子孙后代还不得瓜分它们,到时候倚仗这些宝藏,一个个不劳而获,坐吃山空,瑞家可就危险了。”

听了齐如玉的话,瑞宣仿佛想到什么,茅塞顿开,他不得不考虑刚刚的这番话。

“这个,我倒没想过,你说得对呀,不得不防。”

“两条路您选择一个,第一,就是一旦有一天宝藏找到了,把它们全部交给国家,断了子孙们的念想,第二,让它成为永远的一个谜,不要再找了。”

瑞宣一直想解开宝藏之谜,也是为了想给子孙后代留点家底,却忽略了齐如玉刚才的想法,如果子孙们真的得到宝藏,坐吃山空,瑞家就会毁于一旦,让它成为一个谜,岂不是辜负了母亲与三叔临终时的嘱托?当一个人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下一步应该往哪走,何去何从,是很难做抉择的,瑞宣又遇到一个令他拿不定主意的问题,他仔细思量后还是选出第一条路,无论多么艰难,一定要找到宝藏,完成母亲的遗愿。

“您想通了,爸,决定要这么做吗?”

“是啊,你妈说的对,是我考虑不周,只要找到宝藏,马上献给国家,如果我活着的时候看不见,那就立份遗嘱,子孙后代必须遵守,也算完成你奶奶的愿望了。”

“爸,您真棒,能下这样的决心,得有多大的勇气呀。”

“既然现在是新中国,解放已经十年了,我如果还是榆木脑袋,就该枪毙了,我什么都不在乎了,等瑞祥回来,把铺子交给他,我就什么都不管了。”

自从过了年,瑞宣一天天的等,一天天的熬,他想让时间过得快一些,因为实在太想念远在国外的孙子,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七月的脚步终于悄悄来临了。

“瑞祥不是说七月份就回来了吗?这都几号了,还有一个星期就是我的生日了。”

“半年多都等了,还在乎这一个星期吗?算算日子,菲菲也快临盆了,他总得安排妥当再回来,不然,半路上出点事怎么办,女人怀了身孕得处处小心。”

“呸,呸,呸,乌鸦嘴,别胡说八道行不行。”

“我只不过是打个比方,瞧你,明天我就挂个长途电话问问,行吗?”

“也好,别忘了告诉他路上多照顾菲菲,我让茹总管、瑞总管去接他们。”

齐如玉打了电话,瑞祥告诉她三天后就到了,让他们放心,这边一切平安。

“瑞祥他们三天后就到了,这回您放心了吧。”

“好,茹总管,吩咐下去,从明天开始给我把整个院子打扫地干干净净,孙少爷他们要回来了,后天中午,你和瑞总管带几个人去接他们。”

“是,三老爷。”

瑞家开始卫生大扫除,就连专门负责做饭的厨子也加入到劳动行列。

“大家辛苦,好好收拾,每个人发一个红包。”

“谢谢三老爷。”

在金钱的利诱下,所有的人都干劲十足,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门口的灯笼全部换新,两扇大门,两个石狮子,还有匾额也都擦得干干净净。

街上来往的人们都在议论,“瑞家干什么呢,怎么所有人都出动了,迎接谁呀。”

“听说,他们家孙子马上从国外留学回来了,就是为了迎接他呀。”

“三老爷,基本都干完了,请您检查一遍。”

瑞宣和齐如玉把每一间屋子,每一个角落都看了一遍,简直无可挑剔。

“不错,凡是今天参加劳动的,每个人发一个红包,晚上给他们加菜,每人加一条鱼。”

“是,我替大家谢谢三老爷了。”

“应该说谢谢的是我,解放这么多年了,大伙都没走,仍然选择留在瑞家帮忙,这是给我瑞某人面子,既然大家相信我,我就不能让你们受苦,只要有我在一天,必须人人有饭吃。”

“有三老爷这句话,我们更坚信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谢谢您。”

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只等着瑞祥夫妇的到来。

“快点,孩子们马上就回来了。”瑞宣特意订做了一套新衣服。

“孙少爷回来了,孙少爷回来了。”瑞总管先跑进来报信,瑞祥搀扶着周琳菲慢慢地走了进来,回到这个阔别五年的家。

瑞宣从上房院跑了出来,瑞珉、齐如玉、岳子彤紧随其后,终于把心爱的孙子盼回来了。

瑞祥跪在瑞宣面前,“爷爷,奶奶,爸,妈,我回来了,给您们磕头了,这些年不在家,让您们担心了,瑞祥不孝。”

瑞宣扶起孙子,“起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哭什么,回来就好,你小子给我们一个大惊喜,去的时候一个人,回来的时候一家三口。”

瑞祥被爷爷幽默的语言逗得哭笑不得,“爷爷。”祖孙二人互相拥抱,以示思念。

“菲菲,来,给爷爷,奶奶还有爸、妈磕头。”

周琳菲刚要跪下,便被齐如玉扶了起来,“免了,免了,怀着身孕,别跪了,小心动了胎气,我们心领了,别在外面站着,咱们屋里坐着说话。”

“奶奶,我想回家去看看我妈,”在国外的五年,周琳菲无时无刻不在挂念自己的母亲。

“你挺着个大肚子别回去了,派人去把亲家母接到这来不就得了,还可以陪陪你,您说呢,老爷子。”

“恩,就这么办,茹总管,你派个人去把亲家母接来,晚上咱们一家人吃个团圆饭。”

“是,三老爷,我马上去办。”

五年没见,大家有说不完的话,瑞祥的到来为这个家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一会的工夫,周母就被接来了,“妈,妈。”周琳菲抱住母亲放声大哭。

“好了,女儿,别哭了,你怀着孩子呢,妈这不是好着呢。”

“您的病怎么样了,我们从国外给您买了许多治您病的药,您吃吃看。”

“花那冤枉钱干什么呀,这几年为了我的病,三老爷和三奶奶没少操心,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你得好好谢谢他们二老。

周琳菲拖着沉重的身子给瑞宣二老跪下,“爷爷,奶奶,谢谢您们这几年照顾我妈。”

“哎呦,孩子,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别窝着肚子里的孩子,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谢,不是远了吗?”

齐如玉赶紧搀起了菲菲,生怕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闪失。

瑞宣笑了笑,“亲家母,你有个孝顺的女儿呀,今天就别回去了,在这住几天,陪陪女儿。”

周母开始不想住下,但禁不住女儿的劝说,最终还是答应住下来。

“三老爷,晚饭准备好,请吧。”

“好,亲家母,请。”因为人不算太多,所以就在自家的餐厅用饭,没有去膳房。

一家人坐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瑞祥讲起这五年在国外度过的快乐时光。

“听你这么说,国外比咱们发达不止几倍,了不得呀。”瑞珉听过瑞祥的话觉得中国确实落后。

“来,我和菲菲敬各位长辈一杯。”

“不行,菲菲怀孕,不能喝酒,对胎儿不好。”齐如玉反对周琳菲喝酒。

“没事,奶奶,我只喝一杯,我们在国外结婚,没有给您们敬酒,今天必须补上。”

餐厅里不时传出大家的笑声,瑞宣喝高了,吃过晚饭早早得休息了,齐如玉、岳子彤、周母和菲菲在上房院拉起家常,瑞珉父子坐在院子里聊天。

“爸,这几年您过得好吗?又多了些白头发。”

“傻孩子,人越来越老,哪能越活越年轻,你倒是瘦了不少,爸挺好的。”

父子二人聊了将近一个晚上,他们有太多的话要说。

第二天一大早,瑞宣早早起床。

“哎呦,脑袋怎么这么疼?”

“老爷子,您醒了,昨天晚上您喝多了,脑袋不疼才怪,洗脸吧,水接好了。”

洗漱完毕,就是吃早餐,老北京人最热衷的早点莫过于豆汁儿、油条。

“亲家母,昨晚睡得还好吗?”齐如玉关切地问。

“还好,就跟到了天堂似的,托女儿的福。”

今天要宴请族人,正式为瑞祥夫妇接风洗尘,各房都接到通知,晚上六点钟的时候,全族的人齐聚膳房。

“瑞祥,好样的,去了一趟英国,老婆、儿子都带回来了,咱瑞家又要添人进口了,来,我敬你们小两口一杯,欢迎回家。”

“大爷爷,您是长辈,我们俩敬您。”

除了敬酒以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收红包,在座的长辈每人一个红包,瑞宣夫妇第一次见孙媳妇,给了两份大红包,算是给他们二人补办一个婚礼。

再过几日瑞家又将迎来另一桩喜事,就是瑞宣的七十大寿,孙子和媳妇回国,瑞老爷子心里踏实,安心等待着自己的生日,所有人更是憋足了劲等待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