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想国的话说得屋里的几个人也都一愣,随后反应过来的众人自发地热烈鼓掌。

在座的这些人,大半都有从军经历,也确切懂得半岛战争的艰巨性。

更何况实际上这时候的重工部,业务范围就包括了军工产业。

作为主管领导,部长又怎么能不知道两军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

但是这一刻,他却对这场战争的胜利有着更乐观的看法。

有着这样的人民,又有什么样的战争不能获胜?

“想国,你放心,这钱一定会花到最需要的地方!”部长拿着票郑重承诺。

他也想好了,明天去政务院,也能顺便把这钱款上交,由政务院转交相关单位。

李想国是真的没想那么多,就他上辈子知道的。

抗美援朝捐款活动,不就是由抗美援朝总会发起的嘛。

这东西只要部里的财务人员跑趟银行就能解决。

反正他今天拿钱捐款,本身也纯粹的就为了刷好感,刷知名度的。

要不然他昨天在银行就咨询相关的业务了。

说起来他也有些纳闷儿,昨天办理业务时候,为啥就没看到那些号召捐款的宣传口号?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

此时,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及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委员会合并改组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抗美援朝总会尚不足一个月。

(卧槽,这么简单一句话,搞这么多字数。)

相关的活动也仅限于在各地组建分会,完成政务院安排的相关工作。

具体一些也只是进行抗美援朝宣传,动员青年参加志愿军,参加军事学校,再就是主持慰问前线的活动。

还没有承担开展抗美援朝捐款的事务——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

只有到了那时候,才有委托中行各分行支行代收抗美援朝捐款的通道。

也有了更多的宣传,甚至在银行的各种单据上都有类似“抗美援朝、踊跃储蓄;保家卫国,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

当时战争资金主要还靠着国家支撑。

不过随着战局胶着,资金不足,这才有了提高存款利息吸纳资金的行为。

后面更是通过抗美援朝总会,推出了相应的捐款活动。

城市到农村,都成为宣传的战场,也为后面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

所以李想国本以为是件很普通的小事,实际上放到明年年中也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

在不知不觉间,走上了李想国未知的路径。

再从部长手里接过烈士证明书,李想国的重工部之行也步入了尾声。

时间尚早,李想国再次感谢并辞别了几位“大领导”,也跟着王厂长回了轧钢厂。

本来随着证书下来的,还应该有光荣之家的牌子。

不过部里当时也跟区军管会沟通过,等李想国来了以后,再通知他们。

军管会会直接送到南锣鼓巷的家里,举行挂牌仪式。

坐在回去的车上,李想国也不由得感叹这系统还怪好的嘞。

给了烈属身份——虽然大半小说里面,这是四合院里开嘲讽的霸服。

不是军烈属,要是不当个公安局长、科长,又或者保卫科长什么的,甚至都不配当主角。

更不配被贾张氏抢房子,被满大院骗钱,被易中海骗工作……

不过换到真实情况下,真的是烈属,至少衣食无忧,又怎么可能被几个小趴菜欺负。

李想国自己这里是特殊情况,李父原先的工资加补贴每个月就接近三百万。

所以即便按照百分之二十发放的抚恤金,每个月他也能拿到接近六十万。

甚至比起院里赚钱第二多的易中海都不差什么了。

更何况每个月,他还能拿几万块的烈属抚恤金,加上这个只怕也难说谁多谁少了。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后边文件正式出台的时候,这个阶段的抚恤金应该是百分之二十五。

那时候自己的这笔钱估计就差不多得接近七十万,应该比易中海的工资还高。

所以,就凭这一条,李想国就不属于贫困人口。

真换成普通的军烈属,实际上也同样不至于饿到。

除了抚恤金以外,困难没有供养的军烈属。

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每个月都有额外的粮食补贴可以领。

农村的军烈属,每人每个月最多能领到十五斤粮食,城市的则是二十斤。

甚至军龄五年以上军人的家属还可以向上浮动不超过五斤的份额。

而且这粮食补贴还是算到地方粮食开支里面。

这意味着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军属和烈属除了粮本上的定额,他们每个人最少还有二十斤的免费粮食可以领。

即便是那几年,城市里的军烈属,有着粮本再加上补贴也是根本都饿不到的。

如果这么多的粮食他们真的都吃了,那能保证家里人吃得比贾张氏还胖。

或许某些小说里面写的,聋老太太每个月还卖那么多粮票,也是来源于此。

五保户的粮食定量,外加着烈属的二十几斤粮食她是肯定吃不光的。

换成那几年,黑市一斤粗粮都能卖好几块,换成钱怎么也够她吃几顿好的。

对于李想国而言,这两笔钱,他都能领到满十六周岁。

实际上,如果日常生活,每个月他也肯定花不了几个子儿。

所以大半也都得再存进银行,又或者囤上一些以后用得到的东西。

至于分散存款,这事儿在这个年代的操作性可行,但是也真的不怎么方便。

虽然这个年代各银行网点没有互通。

但是一直到后面的一九七八年,人行一家独揽国内货币发行到储蓄信贷的各种业务。

不像后世,人行已经转变成货币发行以及金融监管机关。

具体的业务,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还一堆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可选。

一家银行网点存一块钱,四九城这地儿可能你也能存个几百块钱。

(邮储:我连商行都不如?另外,我用百度地图查了下,有一百四十八家,不知道是不是全部。)

一家独大的银行,整个四九城又能有几家办事处?

所以即便想分散存款,可选择的范围也太小了。

总不能把钱存到那些活不过两年的银行和钱庄吧。

那跟去年加入Kmt有什么区别,还不如留着现金靠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