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未曾亲身经历过监狱生活,但刘光福知道那不是人待的地方,想起傻柱从里面出来后瘸了腿,心里更加惶恐不安。过去他在院里与刘光天较量都占不了上风,真要被送进去,只怕处境会更糟。

此刻,刘光福内心满是悔意,只因一时冲动,竟落得如此田地,白白遭受拳脚之苦。全身上下疼痛难忍,他仍坚持跪地恳求,不愿被警察带走坐牢。

秦卫军明白,尽管刘光福此刻认错态度良好,但如果轻易放过,恐怕日后还会惹出什么乱子。人心起歹念,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除非真正体验过监狱的滋味,才会懂得安分守己。然而有些人即便进了监狱,也会对送他们进去的人心存怨恨,等到有机会,仍旧可能伺机报复。

这时,阎埠贵站出来询问情况,此前他仅听了个大概,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何事。“卫军,这是怎么一回事?”平日里阎埠贵在院子里为人还算不错,现下又负责管理院里的大小事务,因此秦卫军对他颇为客气。

“我刚下班回家,在屋里休息,没想到刘光福竟然偷偷摸摸跑到我家。”秦卫军回应道,“他甚至走到了我的床边,如果不是我及时醒来,后果不堪设想。”

“反过来想一下,如果现在躺在床上受伤的是我,而刘光福安然无恙,你们会作何感想?”秦卫军的观点很明确,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能因为一方受伤就把责任推给另一方。

毕竟每一件事都有其前因后果,若不是刘光福心术不正,也断不会落得个被打的下场。

此事与秦卫军毫无瓜葛,他不过是正当防卫而已。“卫军,消消气,这雁廛的事确实是他不对。”

“你也没受到什么实质伤害,打也打了,气也出了,能否看在我的面子上,就饶过他这一次?”

“你也明白,我现在负责院里的各项事务,若有下次,我绝对不再插手调解。”

阎埠贵认为此事无需闹到报警的地步,刘光福已经得到教训,希望秦卫军能放过刘光福。作为院里的管事,无论何事都需亲自处理,他也深知这次确实是刘家理亏。

刘光福见阎埠贵出面求情,心中暗喜,觉得有了救星,自然没理由不给这个面子:“秦哥,我保证以后绝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报警二字一出,哪还有什么面子可言,命更重要,只要不被警察带走,他什么都答应。然而日后如何行事,则另当别论,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未来的路都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

再有类似的招惹是非之事,不论别人怎样对待他,也是咎由自取,毕竟已多次告诫,却还要在太岁头上动土。

即便秦卫军决定不再追究,但警告还是必要的,“如果再敢胡来,直接依法惩处,不会有丝毫通融。”

“这次暂且不跟你计较,但若再敢生事,任凭谁来说情都没用。”

讲完之后,他扫视一圈邻居们,再次郑重警示,“大家最好都安分守己,否则到时候吃苦头的只会是你们自己,做事之前要先动动脑子,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这话在院里已经强调多遍了,院中之人纵然心存不满,也不敢当着他的面表露。否则结果只有一个,自讨苦吃。唯有刘家兄弟和傻柱不怕死,还一个劲地往上撞。

以许大茂为例,先前就对秦卫军怀有嫉妒之心,上次在车间还想逼他在众人面前向秦副厂长道歉,完全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他还妄图干涉车间事务,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被关禁闭半个月,还扣罚了一个月的工资,职位更是降了一级。

日后的日子可不会好过,秦卫军若是不安分,非要招惹是非,那也只能怪自己不知足。这院子里要是有人敢玩什么猫腻,下场只会更惨烈,秦卫军从不去主动找别人麻烦。

但若有人心存邪念,他绝对会让其懊悔不已,毕竟都是成年人了,每个人都得为自己行为负责。秦卫军环视院内众人一眼,再次退回屋内,将门牢牢关上。

院里的人无一不忌惮秦卫军,大家心里都明白,前些时日厢房厨房里的那位侄子就是个教训。真不是说秦卫军有多深厚的背景,每次冲突也并非由他挑起,被警察带走也是情理之中。

傻柱在暗处目睹后院之事,自始至终都在场,只是未现身而已。他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本以为这次秦卫军要破财消灾,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

原来刘家兄弟对他也有积怨,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傻柱心中顿时有了算计。再让你嚣张几天,到时候就有你哭的时候,必然也要让你尝尝苦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在院子里耀武扬威。

看戏结束,傻柱便打道回府,心中盘算着如何对付秦卫军。既然刘光福两兄弟也有此意,何不几人联手,找个机会共同商议一下。

既然决定了,就要谋划周全,尽量不让此事牵连到自身。眼看天色渐晚,大家都陆续回家准备晚饭,二大妈搀扶着刘光福离去。

院子逐渐散去人群,刘光天才从藏身之处走出,刚才的一幕让他惊魂未定,没料到屋内的秦卫军会提前醒来。报警的声音响起时,他吓得瑟瑟发抖,生怕刘光福也会被警察带走。

若此事闹大,他也难逃干系,毕竟他们是共谋者。原是他在门口望风,却未曾想屋内之人先苏醒过来。这也怪他们考虑不周,否则怎会落得如此地步?

秦卫军下班回家,在床上小憩片刻,实属正常。真是好奇心害死猫,这次算是侥幸过关。虽然内心愤懑,但他已不敢轻举妄动,就算有何图谋也不能如此草率。

必须策划一个万全之策,否则一旦败露,好运不会再有。回到家中,二大妈对刘光福一顿数落,责问他为何要去招惹秦卫军,以前那么多前车之鉴难道不明白吗?

“刘光福,你这是怎么回事?没事去招惹秦卫军干什么?还跑到人家家里去,这不是自讨苦吃吗?现在倒好,白白挨了一顿揍不说,还把腰给闪了。”

“你爸的工作都没了,你以为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不懂事的儿子……”二大妈在家絮絮叨叨,听得人耳朵都要长茧了。

刘光福身上疼痛,更加不愿搭理她,径直回屋躺下了。而秦卫军回到家中,直接反锁了门,眼看天色已晚,肚子也有些饿了。

刘家兄弟俩听到这样的提议,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曾受过秦卫军的气,要是有法子能整治他,自然是乐意之至。

昨夜空手而归不说,还被秦卫军踹了几脚,至今身上伤痛犹存。

这对憨实兄弟并未深思熟虑,更未揣测傻柱为何会主动帮忙找对策。

实际上,傻柱也对秦卫军怀恨在心,明白正面较量难以取胜,故而打算采取暗中手段对付他。

但他并不打算亲自出马,了解到刘家对秦卫军同样怀有怨恨,便想借他们的手,间接为自己复仇。

这样一来,即使出了什么岔子,也与傻柱无干,一切罪责将由施行者承担。[刘光福两兄弟听闻有望教训秦卫军,便跟随傻柱回了他的住处,准备接受指导。

他们全然忘记了昨日所说的话,此刻只为泄愤,任何手段都在所不惜。

倘若这次再弄出什么花样,恐怕不会那么简单收场,毕竟秦卫军已一再遭受挑衅,在众人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有下次,却似真似假。

才隔了一夜,他们就忘记了自己的誓言,昨天还三番五次地警告过,如今却又自行反悔,实在令人无奈。

从决定跟随傻柱那一刻起,此事已然覆水难收,到那时即便天王老子出面也无可挽回了。

秦卫军因前一夜熬夜较晚,次日清晨醒转时也稍迟些。沉酣的睡眠让他感到这一觉分外舒适,尽管记不清究竟何时入睡,只知道三轮车完工后,他就昏昏睡去。

甫一睁眼,耳边便传来系统的提示音,“温馨提醒,宿主今日尚未签到,是否现在签到?”秦卫军伸了个懒腰,默念了一声“签到~”。

“恭喜宿主签到成功,获得道具:强力粘鼠贴。”系统声音消失后,秦卫军心中疑惑,这老式粘鼠贴和现代的老鼠夹有何不同?

尚在床上犹豫之际,秦卫军决定先通过意念进入随身空间查看这个新奇宝贝。进入空间后,发现里面赫然多了两个强力粘鼠贴。

正当他在思考这物件有何特别之处时,右上角弹出一段文字说明:奖励的强力粘鼠贴具有极强粘附力,一旦黏住则无法剥离,唯有借助火焰焚烧才能解除。

末尾四个字尤为醒目——谨慎使用,显然此物绝非普通的老鼠贴所能比拟。

秦卫军琢磨着,若只是用来对付老鼠,未免太过大材小用,何况仅有两张,不到万不得已,肯定舍不得随便用掉。

明白了它的用途后,秦卫军退出了随身空间,看看时间已经不早,遂起身换衣准备做早餐。

昨晚他送杨文静回了娘家,家里只剩下他一人。晚饭仅以泡面充饥,加之耗尽精力制作三轮车,此时腹中早已空空如也。

于是他煮了一锅面条,又蒸上了两个馒头,虽然现今身为车间主任,身份地位有所提升,但中午时段漫长,如果不吃饱,必定会饿得发慌。

所以早晨务必得吃得饱足,才能支撑起午后的工作强度。用过早餐后,秦卫军便预备去接杨文静。

离家的时候,他没有选择骑行自行车,本有心驾驶三轮车出行,但考虑到家中突现一辆三轮车恐怕会引人猜疑,遂作罢。

途经中院时,他无意间瞥见刘光福兄弟俩从傻柱的屋子里走出来,心中不禁纳闷他们何时与傻柱扯上了关系。

二人出门时也留意到了秦卫军,因曾受其威吓,故此见到他便本能地避开行走。刚才在屋里他们正合计着对付秦卫军的法子,未料刚商定对策,出门就撞见了他,雁晚层心生忐忑。而傻柱却满脸傲慢,内心得意至极,只因刚才已成功说服了刘家兄弟,正期待好戏上演。

其实刘光天兄弟俩心头早有怨气,这才轻易被说动。若无这份积怨,岂能如此轻易被人摆布?

秦卫军也洞察到,刘家兄弟并非善类,傻柱亦然,这三人凑一块儿必有所图谋。但他并未当面揭穿,打算静观其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切自有分晓。

刘光福兄弟俩急匆匆地离开,赶着去换药,倘若此刻被秦卫军拦下,只怕魂都要飞掉。尽管傻柱设了一个整治秦卫军的计策,但目前还无法断定是否可行,此时他的心头只有一个念头——报复秦卫军。

不论结局如何,刘光福都决定放手一搏,只要能出一口恶气,做什么都在所不惜。何况这个办法理论上还是行得通的,至于能否成功,只能听天由命了。

周围的邻居目睹傻柱和刘光福走在一起,皆知这两人一旦联手,准没好事发生,于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傻柱和刘光福什么时候变得这般亲近了?”

“谁知道呢,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搞不好正在预谋坏事,咱们还是装不知道的好。”

“我也这样认为,就他们那点小聪明,到时候出了事哭都来不及……”

院子里的人就是这样,稍有风吹草动便要嚼舌根一番,任何事情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然而,不管他们现在多么洋洋得意,日后必然会有凄惨的报应。机会只有一次,既然不懂珍惜,届时可别为今日的行为后悔莫及。

秦卫军对此不发一言,径直走出院门,准备前往接杨文静上班,再一同回轧钢厂。走到一个无人之处,反复确认安全后,才将藏匿于空间中的三轮车取出。虽然这辆三轮车是由废品站的材料拼凑而成,但看上去崭新如初,非同寻常。

在那个年代,普通人家连拥有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更别提三轮车了。然而对秦卫军来说,只要有足够的材料,打造一辆三轮车根本不在话下。

三轮车虽不比四轮轿车,却也胜过二轮脚踏车,其行驶更为稳当,即便仅靠人力驱动,速度亦不容小觑。未过多时,秦卫军便已抵达杨文静的娘家,她已在门口伫立多时,心里正嘀咕着今日是否不来接了。

原本,杨文静打定主意步行去上班,毕竟从家到她工作的医院路程尚可接受,正当她迈出脚步之际,秦卫军适时而至。鉴于上班时间临近,二人并未入内,杨文静在门口高声喊道:“妈,卫军来接我了,我要赶去医院上班。”

杨母闻声走到门口,恰好目送秦卫军骑着自行车离去,初时还疑心自己看错,揉揉眼睛才确认无误,心中顿感欣慰,暗自感叹文静嫁得良人,实乃福气所赐。她迅速回到屋里,向杨父分享此事,“老杨,你猜我刚才瞧见什么新鲜事了?”

杨父瞥一眼满脸神秘的杨母,放下手中报纸问道:“有话直说,别卖关子,跟小孩子玩捉迷藏似的。”

杨母见状,便不再故作神秘,直言道:“我看到卫军今早用三轮车来接文静,而非以往的自行车。”

杨父闻言,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复又询问一遍:“你说什么?三轮车?”

“对啊,我看八成是因为文静怀上了孩子,怕她受凉,特意预备了三轮车。”杨母越说越兴奋,对这位乘龙快婿愈发满意赞赏。“再者,三轮车比起自行车更加平稳,一点儿颠簸都没有。”

杨父听罢,并未发表意见,夫妻俩深知秦卫军对女儿的真心,自打结婚以来,他对于文静提出的各种要求,总能在短时间内逐一实现。如今添置一辆三轮车,在他看来并非难事,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妻儿考虑。

杨文静见到三轮车,心中也不免疑惑,但她并未深究来源,因为她明白无论秦卫军做什么,都是出于对她和孩子的关爱。她觉得现下的生活正是自己所向往的,没有更多的奢求,已然十分满足。

抵达医院后,同事们见到有人骑着三轮车前来,纷纷驻足围观,惊叹不已,在那个年代,家中能拥有一辆自行车已是少数,更别提三轮车了。待杨文静从三轮车内走出,一些同事甚至发出了尖叫,难以置信竟然是她。

众人交口称赞,羡慕不已:“文静真是幸福,能找到这么好的老公,还亲自接送上下班。”

“没错,而且家境富裕,竟然以三轮车代步上班。”……

这些赞美的话语飘进了杨文静耳中,她越发肯定丈夫是一个难得的好男人,她深情地看了秦卫军一眼,随后步入医院。

恰在此刻,秦卫军唤住了杨文静,“文静,近来院里宁静了许多,晚上就回家居住吧,这样能确保正常的作息和腰背健康。”

杨文静应声而入,周围的女同事们见他如此体贴,再次发出了惊叹之声。

随后,秦卫军跨上自行车前往轧钢厂。厂里的工人们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心中满是艳羡之情。数月前他们才见到他购置了一辆新自行车,现在又换成了三轮车,这样的生活对他们而言犹如梦想一般遥远。

甫一抵达厂里不久,杨厂长便来到了办公室找他。如今秦卫军身为车间主任,工作地点已不再局限于车间,而是要在办公室处理公务。杨厂长不拘小节,径直走入,秦卫军见状立刻起身相迎。

“卫军,我这次来找你是为了明天的交流大会安排,已经定在了明日进行。”

“今天你好好准备一下,届时还需要你上台演讲。”

“演讲时不必紧张,调整好状态,保持心情舒畅,期待你在明天能够有出色的表现。”

秦卫军没料到会议竟如此迅速地定在了次日,尽管有些意外,但他仍镇定自若地回应:“厂长,请您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不会让您失望。”

听到秦卫军的回答后,杨厂长满意地点点头,原本他还担心时间过于仓促,秦卫军可能还没做好准备,因此一大早就过来询问。见到秦卫军泰然自若的状态,杨厂长意识到自己多虑了。

“那就好,那你先准备着,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先走了。”

“厂长,您慢走,明天我会以最佳状态参加大会的。”

待杨厂长离开后,秦卫军开始着手撰写演讲稿,内容涵盖了诸多技钳工技艺,这些都将是他明日需要用到的关键点。虽然篇幅并不冗长,但字字珠玑,晚上还需充分休息,以便为第二天的工作养精蓄锐。

为了迎接明日的交流大会,秦卫军在办公室忙碌了一整天,决心要在大会上大放异彩。准备工作虽能让人心中有底,但他有信心即便没有这份准备,也能在会上发挥自如。

虽然他在轧钢厂仅仅工作了几年时间,但对于相关领域的了解却比许多资历更深的老师傅更为深入。否则他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从一名学徒晋升为现今的车间主任。

一切基本整理妥当,也到了下班时刻,秦卫军打算收拾一番后去医院接杨文静下班。锁好办公室门,他步入了下班高峰期的人潮中。多数人选择步行,骑自行车者也不多,至于骑三轮车的更是寥寥无几,秦卫军堪称独树一帜。

刚推出三轮车,工友们就注意到了,有人打趣道:“卫军,怎么把自行车换成三轮车啦?那自行车不是还很新嘛?”

秦卫军笑着回应:“这不是快下班了吗,准备去接我家媳妇。这三轮车比自行车更稳当,骑起来也更轻松。”

听见他这么说,几位工友不禁心生敬佩,没想到秦卫军不仅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妻子也同样关怀备至。

“827” “你对老婆真是体贴入微,堪称陈眉庭限库匾的典范。”

“没错,能嫁给你这样的好男人,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幸福啊。”

“如今像你这般优秀的男子已经不多见了,我们这些兄弟可得多向你学习。”成功者往往在爱情和事业上都满载而归,他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