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郑大山回到家,周春凤看着他说道:“大山你看,这红薯的事情,要不要告诉杨家一声?”

首先杨家就住她们家隔壁,她们家有点动静,杨家不可能不知道。

其次就是两家都有结亲的意思,虽然看着她闺女现在还没有什么想法,但是她觉得再没有比杨书怀更合适闺女的人了。

那既然以后两家要做亲家,现在瞒着他们是不是就不太好。

周春凤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郑大山直接就点了头,“成,其实我也是想着要告诉长青一声的,那我这就去找他去。”

郑大山又去了杨家,找杨长青说了明天过来帮忙的事情。

杨长青也没多想,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郑老头带着周老头和周家两兄弟,还有杨长青上了后山。

郑大山则是带着毛根三兄弟,去了村子里的那五亩地。

这会儿大家全都往山上跑去捡橡子果,地里倒是没有什么人在。

郑大山先给兄弟三个做了示范,当那一个个红色的红薯被挖出来的时候,三兄弟嘴巴都跟着张大了。

这一棵红薯秧,竟然就长了五个比拳头都大的红薯。

郑大山也有些惊喜,他们之前在山上挖出来的那些,一颗秧子上也就结了两三个红薯。

现在这地里的长势,比山上那些好的不是一点半点。

毛根拿起一个红薯看了看,“叔,这东西真的能当粮食吃?”

郑大山点点头,“确实可以当粮食吃,而且这味道还不错。

等中午回去,让你婶子给你们煮几个尝尝。”

毛根笑着应了一声,“那可太好了,我们也尝尝这红薯到底是啥滋味的。”

毛老二和毛老三也都笑着附和,如果这红薯真这么好吃,那明年他们说啥也要种上一些。

接下来郑大山教他们怎么挖红薯,这红薯皮不能铲坏,不然就储存不住了。

三个兄弟都认真的记了下来,一开始上手还有些慢。

但是到底都是种地的老把式,熟悉后很快速度就上来了。

这边上山的众人也到了红薯地,这里只有杨长青是没有见过红薯的。

当第一个红薯被挖出来的时候,杨长青都有些回不过来神。

他没有听错吧?这红色的东西竟然是粮食?而且还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粮食?

他以前虽然好奇为啥郑家在地里种了这么多不认识的叶子,但是他只以为这些叶子是可以吃的。

之前郑家也给他们家拿了不少红薯叶子过去,炒菜味道还很不错。

他实在没想到,真正能吃的东西是在这叶子底下。

而随着地下的红薯越挖越多,他惊讶的表情也跟着变成了震惊。

这,这东西的产量也太高了吧?

这一小块的地方,他们就挖出来得有上百斤的红薯了。

他看着面前的几十亩地,不敢想把这里都挖出来,一共能收多少的红薯出来。

不只是他震惊,村子里的毛家三兄弟此刻也是一样的震惊。

不过他们现在震惊的都有些麻木了,机械的往外一个个的挖着红薯。

没过多久周春凤就拿着袋子过来了,他们往外挖,她就负责往袋子里装。

装上十几袋子,她就用牛把装好的袋子先拉回家去。

回家后郑小满帮着把红薯倒在后院,周春凤再拿着空出来的袋子去地里。

好在她们家现在两头牛都能拉东西,两边一边一头正好够用。

随着院子里的红薯越堆越高,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

家里两个老太太已经帮着做好了中午饭,郑小满还特意挑出一些被铲坏了的红薯出来煮了一大锅。

等到日头升到最高,大家才汗流浃背的回来了。

郑小满在院子里晒了两大缸热水,这会儿水是温乎的,用来冲个澡正合适。

她们家在院子里专门搭了一个棚子,就是用来给大家洗澡用的。

几个人一个个到棚子里冲洗了一下,出来又喝了一大碗冰镇绿豆汤,这才感觉终于舒服了。

等到吃饭的时候,杨长青和毛家三兄弟第一次吃到了红薯。

杨长青咬了一口软绵香甜的红薯,整个人都激动的不知道要说啥了。

毛家三兄弟也不比他好到哪去,那一个个的手抖的,不知道还以为他们中风了呢。

郑老头笑呵呵的道:“这红薯我们也是无意间在山上发现的,找到的数量不多,就全都留下自家做种子了。

今年种的也不多,所以也就没敢张扬出去。想着等明年再多种一些,再和大家说这个事。

要不然给谁不给谁的,都是得罪人的事。”

杨长青回过神来,他赞同的点点头,“可不就是么,咱们村子就有几十户人家,村里的人哪家不还有几个外村的亲戚。

这要是都给一遍,你们种的这些肯定是不够的。

而且老话说升米恩斗米仇,说不定到时候不说你们好,再记上你们的仇。”

毛根也跟着点头,“长青叔这话说的对,人心难测,还是小心一些的好。

再说了,之前二叔都把橡子果的事告诉咱们了,这已经就帮了咱们很大忙了。”

这话大家都懂,但是这人啊,总是过不了一个贪字。

你给了一点,他们就想要更多。

你要是给不了了,他们还会反过来怪你为什么不给了。

到时候就会闹的吃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郑老头叹了口气,“想要一直瞒着肯定是瞒不住的,大家早晚都会知道。

不过怎么的,也得等到明年再说了。今年咱们这些红薯,就先给在座的这几家。”

杨长青没想到他也有,他以为郑大山是信任他,才找他过来帮忙呢。

他有些犹豫的道:“要是我们都种了,那村里的人肯定就都会知道了。”

郑大山笑了笑,“知道就知道吧,本来也没想着一直瞒着,咱们能比大家多收一年那也是好的。

主要是现在官府还不知道红薯是粮食,所以不会收粮税。

不过等大家都种了红薯之后,肯定这件事就会传出去的,到时候怕是这红薯也要交一份粮税了。”

大舅哥周贵安开口道:“就是收粮税也不怕,这红薯我看一亩的产量有上千斤,交完粮税咱们自家也能剩下不少。

而且用红薯交粮税,可比用麦子交税划算的多。”

周老头点点头,“没错,这红薯个头大而且重,可比麦子划算多了。”

郑小满听着大家说着话,脑子里却在想着,要怎么将这些红薯变成钱。

一开始可以直接卖红薯,这是新鲜的事物,肯定会有很多人感兴趣。

等后面种的人多了,那就不能直接卖了,最好是把它做成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