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日朝会,李世民与群臣商议岭南大酋长冯盎长期不入京朝见问题。李世民说:“岭南周边的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剑南道等地州府纷纷上奏声称冯盎造反,前后以数十人次计算。朕计划派李靖率领这些州府的军队进行讨伐。”

魏征劝谏说:“国家才完成统一没几年,还需要休养生息。岭南路途险远又有瘴气, 不利于大军深入。况且冯盎于武德四年以岭南二十州归顺我大唐,现在冯盎谋反迹象未明,不应兴师动众。”

李世民一听魏征唱反调,就恼火:“告状的人都络绎不绝,怎么说冯盎谋反迹象未明?”

魏征回答:“冯盎若反叛,必定分兵占据险要之地,攻取掠夺岭南周边州县。如今告状的已经数年,而冯盎的军队还没有出其辖区,这说明冯盎没有反叛。这些州府已怀疑他造反,陛下又不派遣使臣去岭南抚慰,冯盎害怕被处死,故不敢入京朝拜。若派遣可信任的使臣以赤诚之心抚慰他,他也乐于免除祸灾,故可不烦劳军队而使之臣服。”

李世民厉声道:“岭南虽然形式上已经统一,但是冯盎在岭南继续搞他的独立王国,自己任命官吏南面称孤;自己征收税赋从未有一分一毫上缴朝廷;自己拥有军队占据岭南四境险要位置。朕已经容忍他很久了,现在可以借冯盎长期不进京朝见的理由,派大军彻底征服岭南。”

魏征看出李世民生气了,毫不客气地反驳:“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当年隋炀帝执意征高丽,结果导致丧师辱国,国家分崩离析。殷鉴不远,难道圣上想学隋炀帝吗?”

李世民一听魏征将自己比作亡国之君隋炀帝,立即勃然大怒,愤愤说道:“此次出征,朕意已决,不必再议,退朝!”

李世民说罢,气呼呼地离殿了。群臣都杵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有不少大臣纷纷责怪魏征把圣上惹得不高兴了。

魏征正色说“做臣子的,不能一味地讨好圣上用兵,而置国家的安危而不顾。诸位想做和事佬,魏征不敢苟同,情愿做一个孤臣!”说罢,魏征也气呼呼地离开大殿,群臣们都尴尬地一哄而散。

回到高府,高士廉请袁天纲来厅堂一叙。高士廉问道:“在朝堂上,关于征讨岭南的事,我不便于发表意见,你意见如何?”

袁天纲略思片刻,回答:“我的意见跟魏征一样,反对征讨,主张抚慰。”

“理由是什么?”

“冯氏家族在岭南深耕已有一百余年,根深蒂固。尤其是冯盎的祖母冼夫人在岭南威望很高,被岭南人尊奉为‘圣母’。隋文帝时期,冼夫人率岭南二十州主动归附,隋朝未动一兵一卒而顺利地实现国家统一。隋朝灭亡后大唐建立,冯盎又率岭南二十州主动归附大唐,所以说岭南冯氏家族对国家统一是有巨大贡献的。冯盎目前造反的迹象未明,就轻易地用兵征讨,恐怕不利于国家安定。”袁天纲有条有理地分析。

“当时在朝堂上,你怎么不发表一下个人意见?”高士廉反问。

“当时魏征刚发表反对意见,圣上就恼怒了,大臣们谁还敢忤逆他?”

“既然这样,怎样才能让圣上改变想法?”高士廉问询道。

他知道袁天纲此人足智多谋,一定会有办法让圣上改变主意的。

袁天纲沉思不语有一会,说:“要想让圣上改变主意,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高士廉知道袁天纲又有主意了。

袁天纲走上前,在高士廉耳边耳语道:“您难道忘记了圣上的贤后,您的外甥女?”

高士廉经他一点拨,哈哈大笑,说:“就你小子鬼主意多!我明白了,现在就去找长孙皇后。”

高士廉说完,马上进宫去见他的养女兼外甥女长孙皇后。

来到立政殿,公公一禀告舅父高士廉求见,长孙皇后立即迎进高士廉。问道:“今日天色已晚,舅父进宫找本宫,肯定有什么急事吧。”

高士廉就把今日朝会上魏征跟圣上唱反调,导致圣上勃然大怒的事情告诉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听罢,微微一笑。说:“这个魏征可真是一个直言敢谏的谏臣啊!”

“关键是魏征把圣上惹得大怒,群臣们都不敢逆鳞。我思来想去,还是来找你,现在也只有你能劝劝圣上了。”高士廉顺着长孙皇后的话提出自己的想法。

“明白舅父的苦心,舅父暂且回去,本宫现在就去见圣上。”

于是,长孙皇后吩咐宫女给自己着盛装,高士廉就离宫回府静待佳音。

长孙皇后盛装完毕,起驾去凤鸣宫。到了凤鸣宫,让公公通报皇后觐见。李世民正在狂怒之中,听说长孙皇后来了,正想找人倾诉自己的怒火,就马上请她进来。

李世民见到长孙皇后,怒气冲冲,大骂道:“这个乡巴佬,朕一定要杀了他!”

长孙皇后听了故意不解地问:“是谁惹圣上生气?”

李世民愤怒的说:“天下还能有谁能让朕生气?不就是魏征!这家伙每次都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顶撞朕,搞的朕下不来台。”

长孙皇后一听,连忙退到一边,盛装恭恭敬敬的站在殿中。

唐太宗非常奇怪,问她:“皇后,你这是做什么呢?”

长孙皇后说:“本宫听说,明君手下出贤臣,昏君手下出小人。现在圣上有魏征这样的贤臣,正说明圣上是明君,他才敢直言劝谏啊。本宫当然要恭贺圣上啊!”

李世民一听,心中的怒火立消,反怒为喜:“魏征这个人,朕非但不惩治他,还要好好褒奖他,好让他继续做朕的贤臣。”

次日朝会,圣上宣布针对岭南冯盎不予征讨,而实行抚慰政策。于是派能言善辩的唐俭手执旌节去岭南,慰问晓谕冯盎。

冯盎为了打消李世民的疑虑,派他的儿子冯智戴作为人质,随着唐俭回来入京朝拜。

李世民听说冯智戴善用兵法,想考考他,于是就指着远处山际间的云彩,问他:“如果云彩下面有贼人,今日可以攻击他们吗?”

冯智戴回答:“可以。”

李世民问:“何以知之?”

冯智戴回答:“云彩相似树木,时辰属金,金能制木,攻击他们必胜。”

李世民佩服冯智戴的聪明才智,授予他左武卫将军,留居长安。

李世民对群臣说:“魏征建议朕派一个使节就平定岭南,胜过十万雄师,必须要重奖!”

于是,进封魏征为尚书省左丞,赐正四品深绯官服,负责管理尚书省下属吏部、户部、吏部三部十二司事务。并赐绢五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