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正能量 > 穿越红第30章 又来说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是入了国子监,无论你原先的籍贯在哪里,都能一顺天府的生源在顺天府参加乡试。而顺天府的录取率比起江南等地可就高太多了。这点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差不多,照顾京城考生的科举和高考,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

当然,这点对贾琮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他本来现在的籍贯就是顺天府。

另外,做为贡生进入国子监之后,毕业是包分配的。这就等于双重保险,若是科考这边落第,你完全可以以国子监毕业生的身份等待朝廷分配工作。尽管分配给你的只是一些副职,以及权利小油水少的职位,但好歹也是个官儿。

只是,这点对贾琮来说也是没有多少吸引力的。他有系统帮忙作弊,怎么可能会在科举中落第?

国子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可能快速进入皇帝的视野。国子监做为国朝最高学府,皇帝自然是非常重视的。每年都会过来视察,甚至亲自考察国子监的学生。若是你真有真才实学,就能很快进入皇帝的视线,今儿被皇帝器重,飞黄腾达。这样的例子以前是有过的。

这点也是不少人想方设法的进国子监的原因所在。

只是国子监是全日制的学校,还是那种连寒假、暑假都没有的。一年当中除了过年,皇帝生日、病假可以回家,其余顶多就是每月初一十五回一趟家。

其余时间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如此一来,真的要成书呆子了。贾琮哪还有时间去拯救十二金钗,去赚取更多的能量点?

所以,只是短暂的考虑后,贾琮就直接摇头道:“多谢二叔的好意。但我觉得还是在家里读书温习就可以了。若是去了国子监,困在里面天天读书,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贾政闻言不由微微一愣,他还真没想到贾琮会拒绝。国子监在当下可是全国生员们都热衷进去镀金的最好学府了。自家这侄儿即便是今年顺天府的院试案首,想要进去也不容易。现在却拒绝了。

贾政有些诧异的同时,心中反而有些欣慰。

贾政之所以想让贾琮进国子监,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双重保险。历史上可是有过不少院试成绩很不错,却最终在乡试或会试的时候屡试不第的。

所以,将来若是贾琮不幸屡试不第,完全可以以国子监毕业生的身份去做官。有他们贾府的关系和支持,贾琮将来仕途上肯定要好过其他那些国子监毕业生。

另外,他也有抱个万一的想法,凭借贾琮的真才实学被皇帝看重。将来他的仕途当然也不会太差。

但现在贾琮却拒绝了他这双重保险的方法,这让贾政反而感觉很欣慰。不用走后门,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去挣个前程,这自然是最好的。

“你真想好了?不去吗?”贾政心中对这个侄儿满意,但表面上却还是很严肃的询问。

贾琮肯定的点头道:“是的。想好了,不去。”

贾政这才颔首笑道:“不错。看来你对科举非常有信心。这样是最好的。我也相信你将来必不会让我失望。”

贾琮一脸郑重的点头道:“侄儿必将尽全力去试一试,争取将来考个进士回来。”

“好好好!”贾政连连叫好,老怀大慰道,“我们贾家就需要你这般有志气的孩子。”

卜固修跟着附和道:“老世翁可喜可贺啊。世兄年纪虽小,但志气却大。他是今年我们顺天府院试的案首,两年后我看就是我们顺天府乡试的解元了。”

“哪里哪里?不能夸得太过了。太过了。”贾政连连摆手。乡试解元的份量可比院试案首份量大多了,可以夸耀一辈子。

单聘仁一脸严肃的说道:“这算不上太过。现在世兄才十一岁,就已经是院试案首,两年后,他的学业更加精进,考个乡试解元又算得了什么?何况能写出‘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诗句的人,岂是普通俗物,在学生看来是必将名动一方,甚至流传千古的。学生真的要恭喜老世翁了,贵府出了个了不得的子弟啊。”

程日兴也说道:“别的不说,就单单世兄这一首诗,就足以称得上解元之才了。甚至称得上状元之才。这首诗浅显易懂,以物喻人,读来朗朗上口,震耳发聩,让吾辈等人神为之清。世兄志向远大,吾辈拜服。”

说到这,程日兴还非常郑重的朝贾琮施礼,贾琮连忙还礼。

行完礼后,程日兴突然又说道:“世兄的这首诗,我愿意用黄道周的《九疑七言诗》真迹来换,可否?”

黄道周是前朝的着名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流传下来的书法真迹还是比较抢手的。

程日兴是做古玩字画买卖的,他想用前朝黄道周这样的名家字帖跟贾琮这首《石灰吟》换,无疑在他眼里贾琮的《石灰吟》更加值钱,或者说更加有收藏价值。

其他人闻言都是不由微微动容,黄道周的真迹市价至少百两银子以上。而贾琮的一首诗能价值百两银子以上吗?在场众人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疑惑的。

贾琮心里面却是不得不佩服这个程日兴了,果然很有投资眼光。贾琮很自信随着自己将来知名度的进一步扩大,他这《石灰吟》的手稿肯定非常具有收藏价值。不说能跟黄道周的真迹比,即便是跟吴道子的真迹比,也未必差了。

当然,贾琮有这份自信,程日兴有这份投资眼光,其他人就未必了。

贾政就是其中之一,他很大方的摆摆手道:“既然你喜欢,就拿去好了。换什么换的?”

贾琮闻言差点气得大骂,这好歹也是不少银子了,至少对他来说是如此。

程日兴脸上一喜刚想开口答应,但见到贾琮的脸色,便马上改口道:“老世翁倒是大方。不过,世兄这首诗的手稿,在我看来却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至少在我眼里不比黄道周的真迹差。”

贾琮见此怕贾政再大方,连忙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跟你换吧。赶明儿,你就拿黄道周的真迹过来。这手稿你可以先拿去。”

程日兴大喜,连忙过去从一个清客手里那走了贾琮的诗稿,完全不理会那清客幽怨的眼神。

“世兄请放心,明日我就亲自给你送黄道周的《九疑七言诗》。”

说完这话后,程日兴便又笑着看向贾宝玉说道:“宝玉世兄的字画如今在外头也是非常抢手的,若是宝玉世兄愿意的话,你这首诗稿我也愿意收了。”

贾宝玉在贾政面前就像是鹌鹑,生怕贾政生气,闻言连忙摆手道:“有琮哥儿的这首诗在前,我这诗算得了什么。就不必了。”

程日兴当然不是真的要收宝玉的诗稿,只是出于礼貌和小心谨慎,才顺嘴提了一下。贾宝玉不同意当然最好。

贾政却是冷哼一声道:“你也知道你写的诗算不得什么?跟你的弟弟一比,简直不堪入目。”

贾宝玉顿时被训得满面通红。他写的这首诗他自己也知道从立意上和气势上都比不上贾琮。但要说不堪入目就太过了。只是老子训儿子,他可不敢反驳。

倒是众清客们纷纷开口给他说话。

“老世翁,你这话就有些过了。宝玉世兄写的这首诗也是极好的,拿出去也是一等一的。只是在立意上稍稍不如琮世兄的罢了。”

“是啊。宝玉写的是做人要谦虚,学生觉得立意也是很好的。”

……

众清客纷纷给贾宝玉说话,才算是让贾政的脸色好看了不少。事实上,他刚才真的有些生气。本来贾宝玉写的诗,他看了之后心里面也是稍稍满意的。结果他一看贾琮的,然后一对比。这差距就太大了。

自家这儿子写的诗说做人要谦逊,立意当然也算不错。但跟贾琮的做人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清清白白一比,实在太小家子气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次贾宝玉的诗跟贾琮的一比,实在差太多了。

众清客们七嘴八舌的为贾宝玉做了开解,然后便又对贾琮的这首《石灰吟》大唱赞歌。

气氛正热烈的时候,门外有小厮过来禀告,老太太让贾宝玉、贾琮和贾环三人过去。

贾政微微皱眉,显然有些不高兴。毕竟,他们这边开文学沙龙聊天打屁的正嗨呢,贾母却让人来叫走主角贾琮,实在很扫兴。

只是贾政是极孝顺的人,贾母既然发话,他也不敢不听,只能让贾琮兄弟三人过去了。

到了贾母院的大厅,这里已经或坐或站的有不少人了。

贾琮兄弟三人行过礼后。贾宝玉便很自然的就挨到了贾母身边,贾母也是也是亲热的拉着贾宝玉,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后,见他没什么事,才算是放心了下来。每次贾宝玉被他老子叫去,都会预先派人去通知贾母和王夫人,以便她们能去“解救”他。贾母和王夫人每次也是提心吊胆的,生怕贾政一个生气就要教训贾宝玉。

贾琮对此当然没有什么意外,一脸平静,只有身旁的贾琮低着头嘴角撇了撇,显然对贾母偏爱贾宝玉心中有些不忿。

等到关心够了贾宝玉,贾母才将视线挪回到了贾琮身上来。

“琮儿,这位是神武将军的夫人程夫人,快来见过。”贾母伸手指了指坐在她右边下首的一个贵妇人,三十多岁年纪,雍容华贵。冯唐的妻子,是不是冯紫英的生母就不知道了。

贾琮早就注意到这个贵妇人了,因为他进来,这个贵妇人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他,一直在打量他。

“侄儿见过世婶。”贾琮恭恭敬敬的向这位程夫人行礼。

“好。世侄儿果然长得一表人才。我家老爷此前在家里夸赞你年纪虽小,但胸有丘壑。我觉得过誉了,现在看来却显然不是。”程夫人一副越看越满意的样子,脸上一直洋溢着微笑。

贾母一旁笑道:“他这小小年纪有什么丘壑的?你可不要乱夸了。”

程夫人笑道:“就他现在这副沉稳的样子,像是个才十一岁的吗?还能写出《劝学诗》这么好的诗,若是胸无丘壑,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在场几人听了都是不由微微点头。经过这么多天的发酵,《劝学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至少京城的贵族圈算是传遍了,尤其贾琮这次还得了顺天府院试的案首,贾府神童的名气不由更大。之前贾政的清客说这首诗都传到了宫里去,倒也没有夸大。

至少程夫人上次去宫里的时候,就有好几个贵人向她询问贾琮的事情,原因就是因为这首《劝学诗》,而她又素来跟贾府走动交好的。

回到家,程夫人将这件事跟冯唐说了,两人心中就不免起了心思。

冯唐当初给贾琮介绍和推荐李定昌这位西席先生,做梦都没想到贾琮居然如此有天赋。童子试连过三关,轻轻松松就考取生员的功名,而且还因为一首《劝学诗》而名满京城。

只能说贾琮继承了她母亲那一方的读书天赋。

“小兰,过来见过你这位胸有丘壑的世兄。”

紧接着程夫人就从自己身后拉出来一个小女孩来,长得粉雕玉琢的,年纪八九岁大,十分惹人怜爱。

小丫头一副害羞的样子,一双漂亮的丹凤眼快速瞟了一眼贾琮,便马上低下了头去,上前来给贾琮匆匆道了个万福,便又马上缩回程夫人身后去了。

众人看她这样子,无不发出善意的微笑来。贾宝玉笑得最为大声,然后便直接问道:“世婶,这是你的女儿吗?以前怎么没见过?”

众人闻言无不翻起了白眼,知道他的花痴病又要犯了。他最见不得的就是漂亮女孩儿。

贾母首先笑着开口说道:“这丫头今年九岁,长得很机灵可人,我打算说与琮儿,你觉得如何?”

贾琮一听心中暗暗叫苦,心想尼玛果然是又来说亲的。而贾宝玉此时却是连连摇头道:“不妥不妥。她这么水灵的妹子若是做了琮哥儿的妻子,实在是糟践了。”

众人听得一阵无语。贾琮也是不由翻起了白眼,心说给我做老婆就糟践了,给你做女人就不会了,是吧?

不过,贾琮这时候真的不想订亲。不仅仅是他年纪还小,更主要的是他可不想被联姻束缚住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