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 第四五八章 有人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物极必反。

唐天依旧在天清珍苑呼呼睡大觉,天清珍苑之外,却是热闹非常,无数双眼睛背后的主人更是焦急万分。

第一着急的应数青州知府吴正了。

外有贼人围城,内有流民待救,外加上圆觉寺一把大火烧得不早不晚,正好赶上太子也在青州,每件事都是雪上加霜,伤口上撒盐。

一不留神,脑袋就不见了。

青州知府吴正小心翼翼地看着太子刘鳞。

刘鳞贵为太子倒是有几分威严端坐,四下安静,生怕开罪了太子引来杀身之祸。

吴正得知天清珍苑今天依旧施粥救民,自己想聚众生事的计划虽然破产,正想着如何实施下一步的计划。

“太子殿下,小人有一计,可以为太子立名。”

立名!

太子非常不情愿地看了眼这个叫吴正的东西,心还是动了一下。

“说。”

刘鳞看了眼身旁的军师,然后声音低沉丢出一个字。

刘麟真看不上这个吴正,要不是金二跟金人的关系,自己也不会让父亲把青州知府的位置给他当。

“太子殿下,现在外有贼人围城,城内粮食本就不多,想必仁昭公主的天清珍苑怕是也多不出三日粮来,只要明天,我们以太子名义施粥救民,然后再派人到天清珍苑生些事端,到时太子殿下名声大震,取信百姓,为太子立名。”

刘麟看着低头说话的吴正,然后又看看微微朝着点头的军师,这才说道:“好,就再给你次机会,希望这次不会让我失望。”

吴正转身出去安排人手,明天施粥放粮,解救灾民,吴正笑呵呵地等着第二天到来。

第二天的阳晨光依旧明媚,天清珍苑外依旧长队如龙,丫鬟们还是把粥熬得如往常一样。

热气腾腾中夹杂着一阵阵米香,馋得流民口水津生。

可算是等到粥出锅了,十几个人端着热呼呼的粥碗不停地喝着。

大家伙也都跟着一起喝着。

突然间,有人捂着肚子喊“肚子疼!”

“疼!肚子疼!”

刚刚吃过粥的流民相继喊道,有几个已经在地上开始翻滚,脸色发青。

丫鬟们都吓得呆楞着看着倒下去的流民,排队的人群放下手中的粥碗,没有人敢再喝手中的粥。

“大家快看看,这米一定有问题,一定是米发霉了。”

“米发霉了。”

“这粥不能喝了,不能喝了。”

所有人都围在几个丫鬟身边,有个妇人扶着在地上打滚的男子喊道:“快叫你家主人出来,我们虽是贱命穷身,也是一条性命,快快赔我儿来。”

“出来,快出来!”

众人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声音如洪一般。

丫鬟们早已将此事告诉仁昭公主。

仁昭公主眉头一皱,脸色越发难看,气呼呼地说道:“救他们还救出错来了,真是不知好歹。”

“看来有人等不急了。”

唐天看看上官清儿,然后接着说道:“仁昭,你去吧,他们无非就是要银子,给他们些银子,打发他们走,我们从今日起不施粥,不救民。”

“唐大哥,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玲儿有些气不过地看着唐天,然后把希望寄托在上官清儿身上。

有输有赢才有人跟你赌,如果只赢不输,怕是赌局都开不了。

唐天知道背后有人生事,所以让他小赢一回。

“听唐大哥的,叫人准备银子吧!”

上官清儿看了大家都不太服气的样子,依旧说得四平八稳。

仁昭公主带着众丫鬟出了门口,按照唐天交待给了病者银两,又派人去叫了郎中看治,流民也算是散了。

这时又有人站出来喊道:“不要以为给银子,就可以了事,有钱了不起么,我十年寒窗,吃过无数苦,我们大宋有气节。”

说得连他自己都不信。

气节,什么狗屁气节,金人来了逃的逃,跑的跑,城内的民更是降得降,逃得逃。

仁昭公主看着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依旧站在原地高声阵词。

男子接着指着仁昭公主说道:“我到知府衙门去告你们,告你们枉负人命。”

身后的流民有人拍手称赞,认为书生有骨气,有气节,是个英雄,有人摇头,称姑娘施粥救民,本就是天大的好事,却发生这样的事,真是好人难做。

大家正说着,一队捕快差人从人群中站出来喊道:“谁要告状,谁要枉负人命了!”

“学生要告状,他们施粥用发霉的米,差点毒死大家。”

书生指着仁昭公主喊道。

捕书哪个不知道仁昭公主,急忙说道:“你可知道她是谁吗?”

“我不管他是谁,都不能枉负人命。”

书生说得义正严辞,正气浩然。

流民之中有人带头跟着鼓起掌了。

“行了,你们少生事,这可是大金国的公主,你们找谁告她去。”

捕快指着起哄鼓掌的流民吼道。然后又笑着对仁昭公主说道:“公主,既然出了这档子事,依小人之见,施粥之事,往后放放再说了。”

仁昭看了眼站在原地书生。

捕快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马上说道:“先将此人带回知府衙门,由知府大人亲自审问。”

仁昭公主有些发楞地看着捕快们带着人呼呼啦啦地走了,感觉有些怪怪的。

也返身回到院子,唐天、上官清儿、玲儿、珍儿正在喝茶。

见到仁昭公主回来了,珍儿急忙起身让了个坐位给仁昭,问道:“都处理好了。”

“处理好了,可是。”

“可是什么?”

珍儿端着茶杯看着仁昭公主问道。

“我也说不出来,只是感觉有些怪。”

仁昭公主把前前后后的事情都说了一遍,然后看了眼唐天。

唐天双眸一动,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这种仙人跳的把戏居然演得真切。

“你还笑得出来,一早就赔了银子。”

玲儿有些不愿意地怒了唐天一句。

“快点说实话,你又猜到什么了。”

仁昭公主知道唐天一定猜到了是怎么回事,急忙逼问道。

“大家不急,估计咱们不施粥,马上就有人施粥救民了。”

唐天早已料定,有前手必有后手,吴正这盘棋下得大了。

“粮食这么紧张,还有人会施粥?青州城里多得是奸商,可是就不缺少像你这样一心救人的傻子。”

玲儿听后更是气恼,她不相信奸商会出米救人。

唐天没有再说话,只是低头喝茶,大家也不好再提此事。

“唐大哥,要不要我让完颜都将军前来破敌。”

唐天正想着是谁放火烧的圆觉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放火呢,万万不是巧合。

巧合都是精心策划安排好的一切。

仁昭公主见唐天没有说话,接着又问道:“唐大哥你想什么?”

唐天这才抬起头,放眼院子中的天空。

“我们在院子里呆得久了,眼界低了。”

上官清儿第一次听到唐天这样说话,双眸闪动,盯着唐天目光,看向天空。

此时,唐天却想着历史。

历史上金人拥立刘豫为大齐国皇帝,刘豫父子当了七八年傀儡,后来也算是善终了。

此次太子刘麟兵进青州,可不是简单的选妃之事,应该还有更大的局。

自己这些天,都被杨进这个小人物吸引了视线,忽略了杨进身后的刘豫了。

“唐天哥哥,你们都在看什么呀,天上什么也没有。”

珍儿有些不懂,看了几眼天空,然后看了一眼上官清儿。

珍儿无意间扫到了站在不远处的朱宁儿,然后问道:“宁儿,你看得懂吗?”

“我哪里懂,我也不知道唐公子他们看什么?”

朱宁儿声音不大,唐天却听到耳边。

因为天清珍苑上下,只有朱宁儿叫自己“唐公子”。

唐天目光瞟过朱宁儿,又回到茶碗之中。

唐天的目光没有逃过上官清儿的眼睛,也没有逃过玲儿的眼睛,珍儿看着大家投来目光,急忙跑过来坐下说道:“现在我们也出不了城,不如唐大哥给我们烤烧鸡好不好。”

“主意是好,不过现在青州城连只鸟都飞进来,别说鸡了。”

玲儿怼了珍儿一句,心里却想着眼下的丫鬟朱宁儿。

正在这时,王远从外面跑进来说道:“唐大哥,知府施粥救民了,不,是太子施粥救民了。”

“你慢点说,说清楚。”玲儿怼了王远一句。

“今天我们不施粥,突然知府在府门外设了粥铺,免费食用,而且已贴出告示,说什么太子体恤民意,遇战站降太子来救世人……。”

“唐大哥,你说说他们想做什么?”

“是呀,吴正不是什么东西,哪个太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怎么可能施粥救民。”

珍儿、玲儿接二连三地问道。

“大家不用急,施粥救民只是第二步,他还会有下一步,再下一步。”

“我们怎么知道哪一步,什么第二步,第三步,搞得跟下棋一样。”

珍儿有些急了,有些生气地说道。

“唐大哥,说起棋局,我在圆觉寺到是见过高僧的棋局,而且棋局上居然下出一个生死二字。”

生死棋局。

唐天听着王远说的话,然后想着圆觉寺的圆清、圆觉。

自己想到圆清情有可原,可是为什么会想到圆觉这个老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