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田园翠色:娘子想种田 > 第94章 顾少涵的一鸣惊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来异世已经快一年了,现在的日子才是季清妍希望的那样,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虽然这点钱和之前买铺子的一千多两相比,的确算得上是杯水车薪,但是铺子是一辈子的固定资产,自然不能和这个相比。

尤其是现在,让季清妍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舒适,也感受到了真正意义上回归。

前世的奔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悠闲过,也没有来得及去感悟过她重活的意义。

原来:生命来来往往,倾其人生,裹着尘世的风烟,其实一直在寻求内心的明净。

她重生的意义不在于能够得到多少,而是在于还剩多少真正属于你的幸福。

没有谁的生活始终是一帆风顺的,总有一些风风雨雨给平静的日子增添不可避免的烦恼。

要知道,日子,只有简单才会平静;多彩,也即将到来。

·······

日子又这样过了十多天,这一天,季清妍和顾暮兮在铺子里做抱枕。

其实很简单,季清妍去附近布店买了一些人们不需要的布头,全部都是一些小小的碎片,根本不能再利用。

然后用纯棉布裁剪成一块块形色各异的模子,再把它们缝合起来,填补上那些碎布,一块块造型别致的抱枕就做成了。

有的像老鼠,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老虎,各式各样,各种类型,非常让人喜欢,很多人第一时间看见就爱不释手,

很多只要到了铺子里的人都会买上一个回去。

当然价格也不是太贵,三十文钱一个,可以用很多年。

尤其是到了冬天,很多人都喜欢抱着。

这其中的利润太大,当时报价三十文,都把顾暮兮吓了一跳。

要知道大嫂去布店买的那些碎布,根本没有花什么钱,一大口袋才十文钱,一口袋要做好几十个,

简直是一本万利。

“大嫂,会不会太贵了,如果细算起来,一个抱枕最多三文钱,你却要卖三十文,如果别人知道,也不知道会怎么说?以前别人说什么商人重利,我还不相信,现在看来,你的的确确是一个奸商!”

季清妍倒没觉得什么:“说你是一个傻丫头你还不相信,你知不知道,咱们卖的不是抱枕,是一种创意,想想看,为什么以前没有人会做这生意,而且现在他们明明都已经知道这抱枕该怎么做,却还是没有人愿意做吗?因为我们买1不是抱枕,而不是抱枕本身该值的一个创意。”

小丫头似懂非懂,她已经被训练了快一年,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知道逞能的小丫头了,也算是一个很精明的女商人,却还是不太懂这些。

还是顾少涵一句话就解决了她的困顿:“你嫂子的意思是,你一整天都在琢磨怎么样才能让做出来的抱枕好看,难道你的想法不值钱?人们做工有工钱,夫子教书也有束修,你既然也努力了,自然也应该有报酬。”

顾暮兮瞬间顿悟,原来只要是想问题都会有报酬的。

于是,非常财迷的小丫头每天就挖空心思地构思,而季清妍也根据以前那些形状各异的抱着给小丫头一些暗示。

现在,他们铺子里的抱枕那就一个千奇百怪,让人爱不释手,也非常的抢手。

姑嫂俩一边说着话,一边低头做着手里的事:“暮兮,你这个是不是有些奇怪?”

“不会呀,大嫂,你看,这里伸出一个角,既可以拿,又好看,而且还对称!”

“我看看,哎,你还别说,果然好看,暮兮,不错呀!”

“不是,是大嫂的功劳,如果没有········?”

这个时候,一阵喧嚣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从远处慢慢地向他们这边靠过来。

两个人相视一望,觉得很稀奇,这附近好像没什么喜事吧?

“大嫂,会不会是隔壁五奶奶家,我听说她大孙子最近要成亲,会不会是今天?”

“不会,我觉得还要几天。”

“哦,那一定是路过的,咱们出去看看热闹?”

“嗯,去看看!”

两姑嫂放下手里的针线,相视一笑后,起身走出了铺子,站在铺子前的空地上,垫着脚伸出脑袋看着越来越近的锣鼓声和吵闹声

……

杨紫琼家的父母在前面大街上租了一个铺子卖猪肉,生意也还不错。

今天杨氏准备回娘家一趟,便买了两包点心,拎着专门留起来的猪肉,刚刚走出铺子,就听街上敲锣打鼓的,一条由人群组成的队伍从街头一路走来,一马当前的是一只舞狮,正上跳下跃地表演节目。

后头跟着的人个个穿红着绸,吹哨子的吹哨子,放鞭炮的放鞭炮,竟似过什么节日一般。

她站在街边看了一会热闹,也跟着叫一回好,鼓一回掌,直到那瞧着那队伍进了一户人家,这才掉转过头,向隔壁的人顺口便问了一句:“那是哪一个铺子开业,如此大的热闹?”

隔壁是熟人,自然也和她说话娴熟:“什么开业?你不知道今天是放榜日?”

杨氏一头雾水:“放榜日?放什么榜?我怎么不知道?”

那人白了她一眼:“你一家人都是杀猪匠,当然不知道了,不是前段时间考秀才吗?咱们府城那么热闹,你忘了。”

经人一说,她倒是想起来了,府城前段时间因为大量考生涌入,非常热闹,他们家也跟着沾了不少光,每天都多卖一头猪,今天到给忘了。

毕竟在府城里住了这么多年,也知道府城里的规矩。

一旦到了放榜日,便有民间自行拉拢起来的贺喜队伍去往考生家报喜,人人凑热闹去讨几个大封包。

这种时候,无论是去哪一家送贺,都能得不少好处,去送贺的人脸面自然更有光,以后拿出来吹嘘,也更有面子。

“行了,就像你说的一样,我们家都是杀猪匠,这种好日子自然也轮不到我们,走了,我还得回去。”

“那是,这种热闹咱们这些满身铜臭的人肯定是没机会的,我现在只想好好攒钱,也让我孙子努力一把,替我争争气。”

“你就别想了,就你们家那主坟上,可能和我们家差不多,没那命!”

“也是,我孙子读书比我还恼火,我也不指望了,那些什么秀才、进士的,还是一边去,咱们只管好好赚钱就行了。”

因为还要回去叫杨紫琼一起去,所以便要回家一趟:“行了,不和你说了,我还要回去叫闺女,就不说笑了。”

杨氏告别了那人,心不在焉地转到了他们家的那一条小街上,这里已经离大街繁华路段很远,往日一向僻静得很,连个人影也不多见。

这附近不远处就是她们租住的院子,自从那次和顾家闹翻后,他们便搬到了这里。

虽然还是离顾家不远,但至少回去时,不会从他们家经过,还是要好受一点。

但今天却是十分奇怪,还没走多深,便听其中锣鼓、鞭炮、欢呼声齐天,不晓得的,还以为这里在开什么热闹堂会。

再往前走一段,鞭炮燃尽之后烟气便冲得到处都是,沿途灰白蒙蒙的一片,想是鞭炮放得太多,硝烟已经散到了外头。

她捂着鼻子穿了过去,一面咳一面眯着眼睛,以手作扇,扇了扇面前的烟气,抬头望着前面,却见顾家铺子里三圈外三圈围的都是人。

鞭炮终于放完,再没了那噼里啪啦的响声,然而这不歇还好,一歇下来,便马上显出屋子里头的人声、锣鼓声喧天,几乎要把这个小小的铺子都给掀翻。

这个时候她自然知道是什么事?

虽然心中早有了猜测,却还是有些不敢置信,她小心翼翼地问旁边人:“顾家那位公子是不是中了秀才,要不然怎么会怎么热闹?”

对方口气十分得意,倒似这一户人家乃是他亲戚一般,口中炫耀道:“岂止是秀才,是咱们府城案首,知不知道什么叫案首,就是所有的文章是整个府城第一,要知道之前那届的第一,都是隔壁县的人得了去,现在让咱们这里的人夺得,你说该不该值得庆贺,如今连咱们知府大人都亲自上门送礼,现在里面都坐着知府大人,县尹、县丞、还有书院里那几位大儒,王老儿带着儿子亲自下场舞龙舞狮,我活了几十年,第一次见这样大的场面!”

他说完这话,犹自往下夸奖,嘴上滔滔不绝。

杨氏只听了前面几句,脑中轰的一声,再也不晓得对方在说什么了,只眼睛里见到对面那一张嘴巴一开一合,心里是满心酸楚。

“案首!”虽然不知道案首是什么东西,可这人话里话外都表示了第一,她已经明白了。

早就知道姓顾那小子不一般,也正是如此,才让闺女去结交那一家人。

可谁知?……

唉,现在他们两家像仇人一样,这什么案首不案首的,与他们自然没什么关系了。

“那怎么他们都还没动静,不会是家里没人吧?”

只见里面都静悄悄的,好像并没有应该的喧嚣。

“你不知道呀,这顾案首不在家,说是回乡下去了,今天就他夫人和她妹妹在,根本没有想到会是今天发榜,你说他们家到底是怎么想的?刚才知府大人已经派人去接顾案首去了,知府大人和各位大人都在里面干等着,你说好笑不好笑?”

杨氏瞠目结舌,这也可以?

······

的确,今天这一出让季清妍有些始料未及。

回来这几天一直忙着做抱枕,好像还没有记得今天是放榜日。

而且最重要的她并不知道顾少涵会得案首,这种几率实在是太小。

心里忍不住抱怨起顾少涵来,你说你这臭小子,让你考个秀才,你干嘛考个案首啊?

哪怕事先也给透过底,也不至于到现在手忙脚乱的,根本抓不到姜。

尤其是现在,家里坐着秦沧海这位知府大人,还有秦沧海手底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以及顾少涵就读的学院的院长夫子们,满满一屋子人,弄得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可她也没办法,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上。

先是安排人到外面买一些糕糕点点回来,再把铺子理那些坚果都拿出来招待几位大爷?

顾暮兮自然去厨房烧水泡茶,这么多人光烧水就要一大锅。

又去铺子把茶杯都拿出来泡茶,可能还不太够。

亏得平时他们和隔壁另外两家的关系还不错。

这个时候,那两家的妇人和孩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清妍,你别着急,让小三子去帮忙喊小飞扬和小晨子他们回来,我来烧水。”

“哎,谢谢,谢谢,狗剩,来,这里的钱,你拿起到前面的老芋头点心铺子去,让他们把铺子里的点心都给我们装过来,回头我去会他结账。”

几个小家伙捏着钱跑出去跑腿买糕点:‘哎,知道了,王二子,走,一起去。’

妇人则跟着烧水泡茶,然后把那些茶杯拿出来洗,虽说茶杯都是新的,但好歹还是要走一下过程吧。

季清妍则和另外一个妇人开始封红包, 既然人家来讨喜,肯定要用大红的红包封红。

“刘嫂子,你说封多少合适?”

“我看,封一个二十四吧,吉利,月月红嘛!”

“会不会太少?”

另外一个女人也插嘴说着:“这样,顾公子好歹也是案首,你就大方一些,多封一点。”

季清妍点了点头,于是,里面都是清一色的四十八文,月月顺利,四四大发,本来一般人都只是封二十四文,图个吉利。

可季清妍觉得刚才那女人说的对,顾少涵既然是案首,自然得有案首的样子。

虽然女人觉得这样太奢华,但是想想还不错,至少她也可以得一个红包嘛。

担心铜钱不够,季清妍便拿出自己所有的家底,四十多两银子又让人去换了两个大箩筐铜钱回来。

报喜的人用红包,那围观的人肯定要撒铜钱,都添一份喜气,让大家都乐呵乐呵。

至于舞狮子的王老头父子,自然是每个人都是一两二钱。

可是为什么把钱都发了,这些人还不走呢?

原来他们还没有看到顾案首长什么样,自然要等着一睹尊容。

而同样闹翻天的还有临山村的所有村民们。

秦沧海派的人自然是之前跟他一起去过临山村的人,那人骑着马一路疾驰。

还刚刚到村口,就开始大声嚷嚷着:“顾案首,顾案首在哪里?”

别人不知道顾案首是谁?自然要问清楚:“顾案首,什么顾案首?”

“哎呀,你不知道,你们村的顾少涵得了咱们府城考试的案首,当然叫顾案首了,笨死了。”

“等等,你是说,涵哥儿当了什么案首?”

就这样,尚在地里干活的顾少涵还不知道时,他得案首的事情却已经飞遍了整个临山村,每一个人都在争相说着顾案首,可他和顾大河几个人还蒙在鼓里,正在奋力地栽白菜。

看着满身是泥的顾案首,那人简直不敢相信。

不是说读书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

为什么顾案首却在地里干活?而且还干得非常乐意?

百思不得其解的何止是他,连顾少涵都觉得很奇怪,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得案首,好像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还是顾大河反应得快,赶紧让家里人都收拾,别再栽什么大白菜了,赶紧回城里要紧,知府大人和那些当官的还在家里等着,这白菜秧就是报废了也没多大的事,万万不能让那些贵人们等着。

当然,这一次不可能再坐牛车去,报喜那人赶紧让他骑马,他和郭大河等人坐着牛车再慢悠悠的去。

顾少涵骑马技术不是很好,之前在书院时只骑过几次,并不是十分娴熟,但好歹还能把马骑走,也是不错的。

顾少涵骑着马往家里赶,他知道这事情的冲击力太大,说不定家里那两个女孩子,现在还摸不着头,还是早点回去才让人放心。

谁知道回到家里,却看见里面已经井然有序?

一进入他们家附近那条小巷,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站着的人。

他赶紧下马,一面向那些人稽首谢礼,一面往里走。

那些人也看到传说中的顾案首,自然都没有再耽搁,反正看见了样子,又沾了沾喜气,值得回去显摆,便纷纷告辞而去。

顾少涵自然向那些人表示谢意,并表示一定会再接再厉,为府城人民争光。

等顾大河领着顾家人浩浩荡荡开进城时,人群都还没有散完,人们都还三三两两的一起走着,一起说着话:“咱们今天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文曲星。”

“对对对,你们发现没有,那文曲星长的可真俊。”

“俊也没用,那不是你家闺女的料?”

“我也没说是我家闺女的料啊,我只是说那文曲星真的长得挺俊的,你们看见没有?”

“咱们府城好多年都没有出过案首了,今年没想到会在咱们城里出现。”

“那是我回去还得好好的给别人说说,我和顾案首同住在一个巷子里。”

“对对对,他们家开的铺子我经常去买东西,怪不得最近做什么都很顺,看来沾了他们家的喜气,回头我还是让儿子都去买,沾沾那里的灵气,不说考个案首,哪怕给我考个秀才回来我也高兴。”

“你们家那臭小子,你还想让他考秀才,你做梦吧。”

“就是,这顾案首长得端端正正一表人材,就你们家臭小子那么样,还想考秀才,做梦!”

“凭什么这样说我们家那臭小子,我跟你说……”

“……”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