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玉环不做宠妃 > 第209章 暗通款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瑁脸上红一块, 白一块的, 最后吱吱呜呜的哼一声:“不要拿着我开心。你现在怎么也成了喜欢给人做媒的三姑六婆了。”李瑁浑身上下不自在的, 他心里清楚, 自己和杨玉环已经是没任何关系了——不对, 他们现在是名义上的母子了。他的意思是, 要他们再也没别的什么——李瑁在心里越描越黑的, 脸上不争气的越来越热。不用照镜子,李瑁都知道自己和落汤螃蟹一样, 已经是通红的了。为什么时过境迁,杨玉环提起来别的女人, 他还是浑身不自在呢。

杨玉环看着李瑁那个窘迫的样子好像很高兴, 忍不住咯咯笑起来:“我没可不是没关系了。而是关系更紧密了。俗话说的好,娘只有一个,老婆没了再找。我现在是嫡母,关心下儿子的终身大事不好吗?你的妻子, 我了解。燕娘不会拈酸吃醋,她没准很高兴我帮你选择几位温柔可爱的妾室呢。”

“你能不能尊重下我, 我也不是小孩子了。时候不早了, 我要告辞了。”李瑁浑身冒汗, 手足无措, 只想着快点离开这里。杨玉环故作惋惜的挥挥手:“真是儿大不由娘, 既然十八郎长大了, 做娘的也不好多说了。你一定是嫌我啰嗦了。”

见着杨玉环高抬贵手, 李瑁立刻是长长的舒口气站起来, 胡『乱』的行个礼就跑了。“不过我友情提醒你一下,你感情忠贞也罢,还是没把心思放在儿女之情上也好。长安已经有传言了。说你那个方面有问题啊!”

李瑁差点一个狗吃屎摔倒地上。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他转过身气愤的瞪着杨玉环:“你说什么!”叫他找出来那个造谣的人,李瑁心里全是血腥的画面。饶是小寿的脾气好,也不会允许有人诋毁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

杨玉环抱着胳膊,笑的幸灾乐祸的:“这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也不能堵上他们的嘴不是。对付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行动来反击回去。你看我很为你着想了。你还是回去好好的等着做新郎官吧。对了,小喜,你把那些什么滋养身体的『药』给十八。”看着杨玉环笑的恨不得在地上打滚的德行,李瑁就知道那个什么补养身体的『药』肯定不是好东西。

小喜端着个盒子过来,一脸正『色』的说:“这是娘子特别叫太医们配制出来的,专门治疗肾虚——”没等着小喜的话说完,就觉得眼前一花,等着她回过味来,李瑁的身影消失了。看着手上空空如也,小喜有些不敢相信的说:“娘子,寿王殿下真的把那些『药』拿走了。莫非他是真的——”小喜似乎明白了什么,拿着可怜不敢置信的眼光看着杨玉环。

难怪娘子会选择陛下,原来寿王殿下不能满足——

杨玉环生气的敲敲小喜的脑门:“你个死丫头在胡思『乱』想什么?”说着杨玉环飘然而去,小喜回过神忙着叫:“娘子要去见陛下吗?奴婢伺候娘子。”

李隆基正在抱着青鸾,手把手的教他写字。见着杨玉环一脸笑容的进来,李隆基得意的显摆着:“青鸾的字竟然写的有模样了。这个孩子真的很聪明呢。

“都快要四岁了,要是还拿不稳笔,可真是有问题了。”杨玉环俯下身自看着青鸾的字:“很不错了。还是三郎教导的好。你阿爷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却自幼勤学苦练。他的书法造诣深厚。你要认真的和阿爷学知道吗”青鸾得了父母的夸奖,笑脸兴奋的红扑扑的:“我知道。我已经写了一百个字了,能不能——”青鸾眼珠子轱辘『乱』转,杨玉环笑着说:“出去吧,阿娘说话算话。你今天字都写完了,功课也背好了。可以出去了。”

等着孩子出去,杨玉环面『色』变得严肃起来:“三郎把十八叫回来是为了什么?”她才不相信李隆基只会因为武惠妃的冥寿就把李瑁叫回长安。经历了一番铁血手段,朝廷上再也没有明目张胆反对杨玉环和新政的声音了。但是新郑的效果还是不怎么理想。

大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的特『色』,已经千百年,那些没什么过硬靠山的人只能认真的执行朝廷新政,大家按着田地多少纳税。人头税被废除了,田地少,而家里人口多的人家获利了。但是他们没高兴多久,就发现要是家里的田地不够耕种,要租田种的话,地租比以前多了不少。以前最多是四六开,谁知现在竟然是五五开,甚至□□开的。田主要占一半或者是六成以上。

算下来还不如交人头税的好。而且徭役还是要接着服的。那些有靠山,势力强大的大家族们,根本没把朝廷的政令放在眼里。既然说是朝廷分封给有爵位之外的田地都要的纳税,那好了,反正家族里人多,多余的田地挂在家族里面田地比较少的人名下。

因为土地税是累进税,大家都成了最低交税标准,有的家族田地不是很多的,连着土地税都不用交了!

因为朝廷只是改变了税法,并没禁止土地买卖转让啊!户部知道他们在规避税收,但是也只能生气干瞪眼。

杨玉环知道要是这么闹下去,等着年地下算账,户部的税收不仅没增长,还减少了,那个时候,她才真的难看呢。

朝堂上表面恢复了平静,新政被强硬的推行下去。但是她总感觉有股越来越强大的暗流,在默默地汇集着。没准哪一天那股暗流冲天而起,把她掀翻在地上。甚至把整个帝国都要搅的天翻地覆了。

因此这个时候李隆基忽然把李瑁召回长安,叫杨玉环很敏感。皇帝别是疑心李瑁会利用那些不满的势力来做什么吧。也许全世界只有杨玉环一个人相信,小寿不会有犯上作『乱』的想法了。至于什么武惠妃的冥寿。杨玉环心里忍不住嘲讽的想,没准皇帝连着武惠妃长什么样子都忘记了。多情便是无情啊。

“娘子觉得呢。朕知道你最放心的便是十八。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李隆基没了方才轻松,眼神犀利的盯着杨玉环。他很明白的告诉杨玉环,在权利面前,父子亲情都不算什么,何况是曾经的夫妻呢。

果然被猜中了。杨玉环无奈的一笑:“我可不是因为以前关系才相信十八的。实在是十八衷心拥护新政,不过三郎提醒的是。既然十八回来了,别的节度使呢。也该轮番召来长安。”皇帝是白疑心李瑁了,可是别的节度使呢。不能排除他们和有些臣子和士族们联合要做点什么的可能。

“娘子放心,朕已经会叫他们轮番来长安的。”李隆基一脸早有准备的表情。真是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杨玉环在心里吐槽着,上前搂着李隆基的脖子,在他耳边低声的说了句什么,惹来李隆基一阵笑声。

“娘子这是夸奖朕吗?”李隆基心情大好,挑眉问杨玉环。

“三郎认为是夸奖便是夸奖吧,怎么在你面前我和一个傻瓜一样呢。”杨玉环忽然有种很挫败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啊。

“你要好好地服侍我,我就好好地教导你如何。”李隆基咬住了杨玉环的耳朵,热热的气息喷在脖子上,叫她全身一阵酥麻,整个人无力的趴在皇帝的肩膀上,脸上不由自主的红了。

李瑁从宫里回来,心里已经明白了。皇帝这是担心自己联合那些反对新郑的人做拥兵自重,和中央『政府』作对啊。还真是个猜忌心重的皇帝啊,尤其是对自己。那就说明在李隆基的内心深处,他很清楚自己做了对不起李瑁的事情,因此才会这么忌惮自己。

李瑁想到这里忍不住内心一片灰暗,也就是幸亏他是穿越来的,要是那个真正的李瑁,被父亲这么对待,不是心理变态,就是心如死灰了。不过皇帝的猜忌心也是好事,李隆基虽然猜忌自己,但是他也会猜忌别人。等着安禄山『露』馅了,一切都好办了。没了外患,就可以腾出精力来狠狠地整顿下朝政。盛世下的危机才是最可怕的。整个帝国依旧沉浸在盛世辉煌中,几乎没有人察觉到在太平景象之下隐藏着可怕的危险。

看着自己府门前热闹的景象,李瑁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不是自己当初推举青鸾做太子,还主动做表率,支持新政,那些自诩是清流的官员把他当成了叛徒了吗?自己回来长安这几天再也没了宾客盈门的盛况,更何况还有那些把自己编排进去的谣言。怎么忽然赚了风向,他的门前又开始热闹起来了。这事什么情况啊?

赵义惊喜的迎上来:“郎君,李适之大人来拜访,还有陈希烈,韩休,更有不少的官员拜访,他们见着几位宰相在,都留下了名帖,郎君事情忙,等着过几天再来打搅。”

李瑁神『色』淡淡,并没什么高兴地样子,慢吞吞的说:“你怎么忽然成了孩子了,连着我身边的严峻,都比你稳重些。”说着李瑁不耐烦地对着赵义说:“等着再有人来拜访,就说我正在为贞顺皇后诵经祈福,关门斋戒,不见人!”

“可是几位宰相都在里面等着郎君呢。”赵义为难的看着李瑁,看起来郎君心情不好,难道是在宫里被陛下斥责了?

“寿王殿下,你好快的腿脚啊!”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李瑁一转身就见着高力士笑呵呵的从马上下来,他身后是几辆精致的马车。李瑁想起来杨玉环调侃自己的话,忍不住一阵的头疼。

“哎呦,我脑壳疼!”李瑁忍不住扶着额头□□起来。美羊羊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专门给自己制造家庭矛盾来了。不过这样也好,李瑁对着高力士笑嘻嘻的说:“是阿娘的美意,我做儿子的却之不恭,就收下了。你们带着这些人交给王妃,叫她安排就是了。”

高力士被殷勤的迎进去的,燕娘早就得了消息站在堂前,老远见着高力士进来了,立刻迎接出来。寿王夫妻吧高力士请到正堂上,然后恭敬的行礼,问候皇帝和皇后安好。高力士面南而立说了:“陛下和娘子一切安好。”换上谦逊的嘴脸,伸手扶着李瑁夫妻起来:“陛下关心郎君。娘子说王妃辛苦了,说要殿下好好地对待王妃。这些女子都是陛下和娘子的心意,叫她们来服侍王妃的。”说着高力士拿着长辈的口吻说:“殿下节俭,谨守本分,陛下很高兴,但是体面还是要的。现在长安城里面那些贵『妇』人出门奢华的不得了呢。王妃也不要太出格不是。”

李瑁和燕娘忙着答应下来,高力士抬手打断了他们的话:“娘子特别赏赐的王妃一辆车舆,还有这些衣裳首饰。娘子说王妃曾经在她身边尽心服侍,这都是娘子的心意,还请王妃不要推辞了。”

燕娘忙着谢了杨玉环的赏赐,高力士也就告辞了。李瑁想了想,亲自把高力士送出去,走了几步两个人站在门廊下,李瑁试探着说:“我有个事情要请教阿翁,我是等着贞顺皇后的冥寿过去就请旨回去呢。还是……”

高力士一笑,压低声音说:“郎君不要着急,没几天哥舒翰就要来长安了。没准边镇的节度使们都要陆陆续续的来长安。”

说着高力士意味深长的看了李瑁一眼,飘然而去了。李瑁似乎明白了什么,皇帝不放心各个节度使,担心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和不满新政的人联合起来,对着朝廷发难。李隆基真是个老谋深算,心机深沉的人。不过这次,李瑁一点不反对皇帝的算计。或者趁着机会,把安禄山那个老滑头给干掉?

就在李瑁想如何干掉安禄山的时候,安禄山也在筹划未来该怎么走。

即便是远在千里之外,可是长安的消息还是快马加鞭的传来了。其实从李瑁离开范阳开始,安禄山就开始密切的注意起来长安的一切消息。皇帝忽然召了李瑁回去,安禄山刚刚在群臣面前栽个大跟头。这会听说长安一场风波之后,一切恢复了安静,新政竟然推行下去了。那些反对的声音也被打压。安禄山的心一点点的沉下去。接下去自己要怎么办呢?

一辈子被压制,眼看着手上的权利被拿走!这决不能允许,他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自己辛苦得来的。而且安禄山绝对不是任人摆布的人。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安禄山甚至会生出个可怕的想法。凭什么他要被人呵斥驱使,为什么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但是很快他就会被自己如此大胆的想法给吓坏了。他不是个疯子,认为凭着自己手上的那点兵力就真的能推翻皇帝。长安的繁华和富饶,叫人心驰神往,但是唐朝军队的战斗力和装备精良也是天下第一的。

“长安的消息来了,陛下召见寿王是什么事情?”安禄山盯着正在拆开密信的高尚,紧张的询问。

“主公放心,陛下召寿王明面上是为了贞顺皇后的冥寿祈福。其实是陛下担心寿王不甘心失去储位,和那些反对新政的臣子们结党罢了。不过陛下不仅只对寿王不放心,有消息说,陛下要依次召节度使们到长安区述职。主公也要准备下了。”高尚有些担心,要是皇帝怀疑到了安禄山身上可怎么办呢?

安禄山听着高尚的汇报,也是叹息一声:“杨国忠的路子走不通了,这个人狡猾的很,那些人都被咱们得罪了,真是孤掌难鸣啊。”

高尚也是一筹莫展:“难道真的要束手就擒才行吗。那些金银珠宝,皇后娘娘现在身份不一样了,自然不会收的。也就是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了,这个时候要是主公能有军功就好了。这样既可以不用去长安,还能叫陛下知道,这里离不开将军啊!”

安禄山听着高尚的话眼前一亮,咬着牙说:“我怎么没想到呢。你过来……”

长安,李隆基对着哥舒翰很是满意,等着宴会之后,李隆基带着几分得意之『色』对着杨玉环说:“李林甫曾经说过的,胡人善于争战,而且心思单纯,叫他们带兵更安心。今天看来果然不错。”

“胡人也好,汉人也罢,不能一概而论。李林甫那里是说胡人脑子简单,他这是担心被人比下去罢了。不过三郎最善于识人,哥舒翰的确不错。接下来要叫谁来长安呢。”杨玉环心里对皇帝的话不以为然,但是嘴上说的很委婉。

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都有野心家,也都有老实本分的人。杨玉环已经有了主意,最好叫李隆基召安禄山来长安。干脆把这个隐患给除掉。就算是这些将军们都安分,可还是需要树立一个反面典型。

安禄山就是杨玉环选好的反面典型。李隆基想了下:“叫安禄山来长安。平卢最近还算是安静,只是——”

皇帝话音未落,就见着高力士脸『色』难看的过来:“陛下,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来报,契丹大部队已经越过了雁门关,大举进攻了!”

这个节骨眼上竟然有战事爆发!杨玉环和李隆基都皱起眉头,李隆基看着手上的战报不由得开始头疼了。杨玉环心里则是生出个想法——边境很安定,小寿还说虽然今年的天气不好,但是草原上并没收到特别大的影响啊。为什么契丹会忽然大举进攻呢?

“三郎既然是军情紧急,还是召见臣子们一起商议对策。”杨玉环很体贴的拿着手绢擦擦李隆基的额头,转身对着高力士吩咐:“你去召杨国忠他们来。陛下还是先休息一下,喝一点醒酒汤。”

李隆基靠在堆成个小山一样的枕头上,叹息一声:“朕的头越来越疼了。真是年纪大了,越发的力不从心。既然是契丹进犯,叫安禄山抗敌就是了。”看着李隆基紧锁眉头的样子,杨玉环伸手『摸』了『摸』李隆基的额头,竟然有些热。刚才在酒宴上,皇帝趁着酒兴,亲自击鼓,杨玉环跳胡旋舞。李隆基正是高兴,嫌弃身上的衣服太碍事了,竟然把外面的裘皮袍子给脱掉了。

喝了酒的热身子,被冷风一吹感冒是肯定的了。杨玉环忙着叫人传太医来,谁知李隆基却是伸手拦住了:“不要现在叫太医,契丹进犯的事情肯定是传出去了。这个时候再有朕身体不适的消息出来,真的要天下大『乱』了。朕躺下休息下,等着杨国忠来了再叫朕。”杨玉环也只能扶着李隆基躺下来,给他盖上被子坐在边上守着皇帝。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杨玉环的心思飞得很远。对于那份加急战报,杨玉环有点不相信。按着李瑁的说法,今年草原上收成也不好,牛羊瘦弱的多,眼看着连着下了很久的大雪,肯定是会冻死不少的牲畜。没了能换粮食的牲畜,自然就要铤而走险。

要是一些小股部队『骚』扰还是可能的。但是契丹举倾国之力进犯,拿根本不可能。要调动军队,就不能不引起唐军的注意。杨玉环打定主意,等一会,她先提出叫皇帝派大臣去亲自调查下。看看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没准又是安禄山的苦肉计了!

早知这样,她干脆叫杨国忠接着收安禄山的钱多好啊。她太急于除掉安禄山,过早的翻脸了,不想惊动了他。杨玉环心里猜测,很可能安禄山是主动地挑起争端。

高力士踮着脚尖进来,担心的看着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的皇帝:“娘子,杨国忠他们已经在麟德殿等候陛下。”

李隆基睁开眼,挣扎着起来:“给朕更衣,朕就去见他们。”

作为个皇帝,李隆基还算是尽职的,尽管身体不舒服还是撑着主持了会议,杨国忠先表态,对安禄山的能力还是相信,叫他权利抗敌就是了。因为契丹进犯,原先定好的叫边镇节度使们轮流来长安述职的计划要改一改了。暂时先换了剑南节度使来长安,叫陇右河东节度使原地待命,严防突厥趁机进犯。

杨国忠的处理方法中规中矩,大家也没什么异议。只是李瑁表示既然是军情紧急,他还是立刻赶回去。

李隆基听了李瑁的话:“也好,你就立刻启程回范阳去。朕叫陈希烈做监军和你一起去。陈希烈你安禄山那里督促他迎战。这些年边贸很好,各地送来的上疏都说是安居乐业。,怎么竟然忽然起战事?你要调查清楚!”皇帝盯着陈希烈,脸『色』很严肃:“竟然有五万契丹兵马一起进犯,怎么事前没一点预兆?”李隆基的眼光落在了李瑁和哥舒翰的身上。

哥舒翰脸上一阵难看,刚要辩解什么,李隆基却是一摆手:“朕累了,你们都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