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七少的契约旧爱 > 第224章 回老家过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柏月的这个疑问,宋唯再次沉默了。

并非他不愿意说,而是他自己都没有弄明白。

但有一点他很确定,孟嘉佑这个人,绝对非池中之物。

宋唯想起第一次见到孟嘉佑的时候,是在时简集团在海外的招聘会上。一众优异的莘莘学子中,华人籍的孟嘉佑以其出色的能力和优异的成绩打败众多异国的求职者,成功进入最后的面试环节。

时简对人才招聘非常重视,一些重要的招聘会中宋唯经常会低调参与,那一次在最后的面试环节中,他正好在其中,也见证了孟嘉佑最终是如何成功面试成功的。

对那个年轻的应聘者,甭说面试官和公司的一些管理层,连他都很是满意。

直到,面试结束后,他在招聘会外面看到他那许久未见的表妹,一脸幸福甜蜜地挽着那个应聘者……

当时正值宋唯走出分手阴霾后的不久,对身边很多人的事都没有上心关注,连严荇宜什么时候交了男友更是不得而知。

严荇宜看到宋唯朝她们看来,有些不好意思地放开了孟嘉佑的手。

之后才知道,原来严荇宜在国外留学的这几年,认识了同样华籍的孟嘉佑,并确定了恋爱关系。

严荇宜也非常坦然地承认,孟嘉佑前来应聘时简是她全力支持的。因为她相信以孟嘉佑的实力,进入时简基本是没问题的。

宋唯把当时的情况说给柏月听,后者思索了一会叹了口气:“荇宜也是有心了。”

她既然和孟嘉佑谈恋爱,自然知道孟嘉佑是孟家私生子的身份。

而严荇宜不可能一直跟孟嘉佑留在国外,迟早他们是要回帝京的。

届时以孟嘉佑私生子的身份,严家上下肯定都不会同意他们的婚事。

亏得严荇宜想到宋唯,虽然她也不确定表哥会不会站在她这边。

但在她心里,没有什么比孟嘉佑凭借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更有意义的了。所以她支持孟嘉佑应聘时简,既是为了让孟嘉佑在宋唯的公司里奋斗出一番事业,也是为了让宋唯看到孟嘉佑的能力和潜力后,从而能不像家里其他人那样持反对态度。

“荇宜肯定觉得,只要孟嘉佑做得足够好,你就能对孟嘉佑有所欣赏,对她们的恋情也能持支持态度。”

柏月轻笑,她一直都觉得严荇宜有点傻白甜,没想到在这件事上还是挺聪明的。

知道宋唯一向欣赏有能力的青年才俊,一个空有家境没有能力和一个虽出身卑微但潜力无限的青年,如果这两个人中有一个人要成为自己的表妹夫,以宋唯的性情,肯定会选择后者。

宋唯不置可否,柏月能一下子看出的事,他自然早就看出来。

孟嘉佑确实是个人才,这几年他的能力宋唯亦是看在眼里的,短短几年就做到中层管理层的地位,跟他是严荇宜男友的这个身份没有丝毫关系。

若非后来宋唯调查出了一些关于孟嘉佑过往的端倪,他倒也不介意继续提拔重用他,然后支持他成为自己的表妹夫。

只是……

宋唯眼里的色彩忽明忽灭,冷光浮过,希望不要是他想的那样。

否则,即便是荇宜喜欢的人,他也不会手下留情。

柏月往宋唯怀里靠了靠,阖了阖目,自个儿的事已经够让她心累的了,现在又多了一个严荇宜的事,她已经开始怀疑是不是老天爷见她前二十多年活得太顺畅,所以现在要加倍给她磨难了。

闻着她身上浅淡的奶香味,宋唯喉咙动了动,怀里的温香软玉一下子就勾起了他眼里的情欲。

——

年初二那天,柏月跟宋唯一起回了趟A城老家。

在柏月毕业前,柏家的习惯都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只是后来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家族里就改了规矩,年三十的时候各自在家里过年,初二那天才聚在一起。

一大清早直升机就降落在A城,杜明早已带人在此等候,只待他们一下直升机,就把他们送到柏月的老家。

柏月的老家位于A城郊区一处依山傍水的小乡镇,远离市中心,风景秀美,环境也是难得的不错。

当年柏家倒台后,柏月的祖父带着部分柏家人迁回故居。虽说是灰溜溜地回来,但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着带回来的一些钱财,在原先祖宅的基础上扩大地基,买房置地,一直到今天都是村里最富有的人家。

村尾那栋三层楼两开院的小洋楼,就是十几年前柏月的父亲和几位兄弟共同出资建立的属于柏家的宅子,整理过几次整修,至今来看还像新房。

宅子还是蛮大的。坐北朝南,布局有些简单,偌大的宅子分为两边,中间由一道红墙隔开,红墙中央设了一道门,将这座宅子连在了一起。

东边的院子比较小,相应地房间也没有西边院子多。三层楼,一楼两间卧室是用来做储物间的,还有一间很大的客厅,基本上柏家人聚在一起吃饭都会在那里。

二楼三室一厅一厨一卫是属于柏月三叔一家的地方。三楼和二楼布局一样,其中一间是留给柏月大姑的闺房,其他用作客房。

东边院子前头大门处建了两间平房,专门是柏月的爷爷住的地方。本来老爷子都不愿意跟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的,但耐不住儿女的要求,只得放弃村西边那间砖瓦房,住在了这里。

相对于东院的寂寥,西院这边就显得有些拥挤了。其实也算不上拥挤,毕竟西院的面积比东院大了近一半。

当然,住的人也就相对多了。

三层楼都是四室二厅一厨一卫型的布局,柏月一家就住在三楼,二楼是柏月小叔一家住的地方,一楼则是四叔一家在住。

柏月的奶奶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许是经历过绝望,一大家子相处得非常融洽,即便这么多人住在同一处宅子,这么多年也没发生过什么大的摩擦。

当然,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这座宅子平常其实并没有那么热闹。大多数都在外工作学习,很多人甚至都在外面安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