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民国之文豪 > 第114章 新书《传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穆琼莫名地觉得傅蕴安有点可爱。

尤其是发现傅蕴安戴着他送的墨翠之后。

他体贴地没有继续问什么, 就把这话题带过去了, 而傅蕴安略坐了坐,就离开了。

等傅蕴安离开后,穆琼又看向姜晨海:“姜老师回国之后,一直在给人补习英文吗?没做别的?”

姜晨海听到穆琼的话, 一个激灵, 然后就道:“哈哈, 我在国外学得是医术,一时间就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真是见鬼了!刚才那个真的是他家三少?三少真的太拼了, 为了伪装好身份费那么大的功夫!

“艺术?”穆琼有些吃惊, 在这个年头出国留学还学艺术的, 真的太少见了!姜晨海家里,估计也是很有钱的。

果不其然, 姜晨海道:“出国前我一直在私塾读书, 突然出国什么都学不会,就去学艺术了。”

自己花钱出国读书的,果然是有钱人。

穆琼道:“傅怀安翻译《安徒生童话》, 应该也有姜老师帮忙吧?”

“我倒是没帮什么。”姜晨海道:“就是傅怀安一阵一阵的, 有时候很认真地要学英文, 有时候又不学了。”

“还有这种事?”穆琼开始问傅怀安的事情,顺便也是想多了解一点傅蕴安。

他和傅蕴安虽然认识了很久,但傅蕴安不怎么说家里的事情,因而对傅蕴安的了解,其实

姜晨海说了不少。

姜晨海当初去国外能随随便便学艺术, 主要也是因为他是姜家的小孩子,那时候被送出国,也是他的父亲要给姜家留一条血脉。

而他现在待在上海,也是这个理由。

所以,傅蕴安的身份,自己的身份,他是打死都不会说的,但别的就没什么了,尤其是这些小事,说说更是无妨。

他来的时候,三少可是交代过,说穆琼是他朋友,要交好的。

于是,穆琼就得知傅蕴安傅怀安都很喜欢他的小说,傅蕴安还一次买很多本,寄回家里去了。

穆琼:“……”他突然觉得……自己不该问。

穆琼突然就想起来那个总是对他很热情的,傅蕴安的助理孙大林了,孙大林对他这么热情,恐怕也是有原因的。

姜晨海没教过书,但英文说得非常好,字正腔圆,也愿意学习。

穆琼将自己这半年多的时间里用来备课的两个笔记本给了他,又带着他上了几天课之后,他就已经可以独立上课了。

而穆琼又放下其他事情,在平安中学待了两天,然后在这星期的星期五,正式辞职,准备离开平安中学。

平安中学每个班的学生,都凑钱给他买了一本笔记本。

笔记本用牛皮纸包好,而每张牛皮纸上,都有全班同学的签名。

穆琼心里挺感动的,最后自掏腰包,买了自己写了之后出版的《英文短文》回来,这些学生一人送了一本。

这书学校里有些学生已经买了,但多得一本,他们也是能拿来送人的。

穆琼在周五上午办理了离职手续,他其实并无多少离别的愁绪,因为他搬着东西,直接进了跟平安中学紧挨着的教育月刊编辑部。

接下来,他每天工作的地点,就从平安中学改为一墙之隔的教育月刊编辑部了。

穆琼的工作有人接手了,但盛朝辉的工作一时间没人接手,因而他还要继续上课才行,见到穆琼搬走,他不无羡慕:“穆琼,我都已经好几个月没去新世界游乐场玩过了……”

“你可以找认识的人帮你找找,看有没有想来做老师的。”穆琼道。

“我早就打听过了,还真没有。”盛朝辉叹气,又道:“算了,我先忙着吧,教育月刊这边,就交给你了!”

盛朝辉说教育月刊交给穆琼了,但穆琼其实要忙的事情不多。

新一期的教育月刊已经上市,后续很多事情,都是报贩蔡松山负责的,他就只需要收钱而已。

当然了,他也不可能太空——他需要看下一期的稿件。

教育月刊已经面向全社会征稿了,收到了许多稿件,穆琼需要一一看过,看过之后,能用的留下,不能用的,就让周老先生寄回去。

他们现在是邮局的大客户,寄信非常便宜,倒是花不了多少钱。

但他们还是太忙了……不过穆琼并不发愁。

他在这一期的教育月刊上,刊登了一个招工启事,他相信到时候应该会有很多人来应聘。

穆琼正是辞职的时候,新一期的教育月刊已经上市了。

有前面几期打开销路,这一期的教育月刊卖的比之前更好。

辞职的第一天,穆琼在编辑部一直忙到下午两三点,这才把之前积压的一些事情全部忙完,然后,他拿出纸笔,开始写《流浪记》。

到吃晚饭的时候,他已经写了三千字了,将纸笔放好,他就去平安中学吃了晚饭。

晚饭是姚太太做的。

自从洪婶和姚太太来了孤儿院,朱婉婉就轻松多了,孤儿院那边的很多工作,洪婶都接手了,还做的不错,至于平安中学这边做饭的活儿,则被姚太太接手了。

姚太太早年在姚家很受宠,不用干什么粗活重货,但做饭还是学了的,后来刚嫁到姚家的时候,也是她做饭,因而她的厨艺挺不错的。

有了她们帮忙,孤儿院大点的孩子,还能照顾小一点的孩子,再加上姚太太的两个女儿非常勤快……朱婉婉如今空闲很多。

她每天都会来平安中学听几节课,不听课的时候,就去孤儿院那边照看那些孩子,至于晚上,再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上课……她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之前,她学得东西一度比不上穆昌玉,但现在,她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超过穆昌玉了。

而这,也跟穆昌玉对国文英文没什么爱好有关……穆昌玉学习是很认真的,但穆琼发现,相比于文科,她更喜欢理科。

穆琼对是不会去干涉穆昌玉的,发现这一点,他就买了一些物理化学方面的书回来,让穆昌玉想看的时候,随时能看。

在平安中学吃过晚饭,朱婉婉和穆昌玉都去了孤儿院那边,穆琼则回到编辑部,继续写东西。

教育月刊的编辑部是通了电,装了点灯的,倒是孤儿院那边并未通电,对穆琼来说,自然是待在编辑部这边更舒服。

这天晚上,穆琼并没有写《我在百年后》,倒是拿出稿纸,然后在稿纸上写下了《传染》两个字。

他打算写一部新书,而他写这部新书,还跟霍三少有关。

前几日,他收到了霍三少的回信,而霍三少在回信里,请求他给青霉素命名。

青霉素这个名字太形象了,肯定是不能用的,一旦用了,兴许青霉素刚上市就会被别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既如此,起个别的名字,也就很有必要。

他在《我在百年后》里面,曾将抗生素称之为“西林”,这个名字倒是能用。

穆琼不擅长起名,当时就决定用这个名字,而他并没有马上就给霍三少回信。

他和霍三少都住在上海,三四天功夫,就能寄出一封收到一封,这个频率有点太高了,穆琼没那么多的时间写回信,干脆就拖了几天。

而等到了现在……

穆琼打算写一篇小说当做回信。

也顺便用小说帮着宣传一下西林这种『药』。

当然了,他会想要写小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我在百年后》这本书,他打算将之完结,或者也不能说完结,就是暂时停更一段时间。

这本书本就是一部分一部分写的,现在先完结了,将来若有必要,也可以接着写下去。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当初写这篇文,是想给这时的人一个希望,写一些现代的东西来启示这时的人。

前者,他写到现在将近二十万字,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后者也写了不少。

当然,他写的并不全面,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写到现在,他就意识到了,若要继续写,这其中涉及的东西太多了……不说别的,就说历史这一块,就是轻易不能动的。

张幸肯定想要探究历史,如今这部小说的读者,也都想要知道历史,但这百年的历史,他不能随便写。

如今,俄国的十月革命尚未发生,我党还不曾成立,这种情况下他一个处理不好,很可能就会让未来向着不知名的方向狂奔,甚至害了某些人。

他这些日子,又写了两期的《我在百年后》,然后就将这个故事暂时结尾了,决定接下来写点别的。

这部《传染》,就是他打算写的。

如今他辞了职,正好有空慢慢写。

《传染》这本书的背景,跟《我在百年后》一样,放在21世纪,放在现代,只不过开篇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

穆琼的这本书,写的依然是科幻的,至少对这个时候的人来说,是绝对的科幻。

故事的开始,是在百年后的21世纪,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出现在人类中间。

而这种可怕的细菌的来历,还要追溯到百年前,日本试图利用细菌,来侵略中国。

当时他们抓了很多中国人,做人体实验,做**解剖,干尽了惨无人道的事情,还往中国投放各种细菌……

当时建在中国的实验室,几乎是用国人的尸骨铺成的,而这种细菌投放出去,更是害了无数人。

好在他们后来并没有成功,最后日本人被赶出中国,他们走的时候,带走了各种实验仪器,以及一部分培养出来的细菌。

但这些东西遗失了,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直到百年后,一群日本学生来到一个岛上,然后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空置的实验室。

原来,当初一些“科学家”还想继续试验,就带走实验设备,躲到了这个岛上,还在这里建起了实验室,结果,他们培养出一种可怕的细菌,最后他们死了。

这群日本学生从岛上离开的时候,同样染上了这种细菌。

他们回到家中,打一个喷嚏,或者一起洗个澡,又或者和女友一起吃了个东西,然后他们身边的人,就都染上了这种细菌。

日本侵华战争时发动细菌战,堪称灭绝人『性』丧尽天良,别的不说,用活人的身体培养细菌,再放尽他们的血『液』得到细菌,这种事情,一般人就是绝对干不出来的……

穆琼当初曾看过一些相关的资料,当时心里不知道有多生气,这会儿……他总算可以在小说里释放一下自己的怒意了。

他将这部小说里的人感染细菌之后的状况,写的特别惨。

孩子、老人、新婚夫妻……他们都不慎感染,一开始还能存活十多天,后来却不过三四天就会身体腐烂死亡。

他们临死前,都有未完成的心愿,更是显得格外凄凉。

比如其中一个女人,她死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小女儿,但她闭上眼睛的时候,她的女儿其实已经出现了感染症状……

他相信他的小说能火,到时候……就算有些人贼心不死,又想干出这种事情来,也要掂量掂量了。

毕竟遭殃的,可不一定只有被他们侵略的国家。

更何况此时的欧洲,还对细菌非常恐惧,毕竟他们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被笼罩在黑死病的阴影里,最厉害的一次,甚至被黑死病在六年间夺走了两千五百万欧洲人的『性』命,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要知道,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去的总人数,也就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而已。

瘟疫是这样可怕,若是日本还想用这样的方法害人,一定会受到全世界的抵制。

这小说,穆琼写的畅快淋漓的。

其实,真有这样的细菌,青霉素其实效果不一定有多大,至少,鼠疫一般是用链霉素氯霉素治疗的,这还只有早期才能治,到了后期,就要有血清才行了,至于预防,肯定是疫苗更有效。

但这是写小说……在他的小说里,“西林”自然是可以无比强大的。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到西林出场的时候,这会儿,细菌正在肆虐,一个个人死得飞快……

这种小说,在现代其实挺常见的,别说小说了,类似的电影就有无数,丧尸类的电影,其实就可以归于其中。

但在这个时代,这种小说还是很少见的。

它写的还是百年后,就更稀奇了。

而穆琼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看过很多这一类的电影小说的人,还能将之写得非常真实,让人浑身上下起鸡皮疙瘩……

穆琼之前琢磨着,等这书写出来,一定要找人翻译成其他国家的文字。

这天晚上,穆琼一共写了三千字,这三千字里,还有很多并不是小说,而是大纲细纲之类。

穆琼打算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好好写一写这小说,等写完开头三万字,就将之寄给霍三少。

这部小说,他应该会写十五万字左右,主角是一个中国医生,也是后来研究出“西林”的人,他在这场可怕的瘟疫爆发之后,来到日本,然后就见到了病毒的肆虐……

时间不早了,穆琼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带上打算去孤儿院找朱婉婉和穆昌玉,结果刚从教育月刊的编辑部出来,就看到了傅蕴安。

那天穆琼问了他为什么不和姜晨海说话之后,他许是有些窘迫,接下来那天并未来找穆琼,但这两天,穆琼还是能见到他的。

但今天倒是不曾见过。

“我今天有事都没来医院这边看看,现在才有空来瞧瞧……我在路上买了些吃的,要尝尝吗?”傅蕴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