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民国之文豪 > 第159章 穆永学到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穆永学南下,并不想带着孩子, 但北京天冷, 他的小儿子又体弱, 被冻得受不住,医生说最好去暖和点的地方待着。

他虽然觉得带着孩子麻烦, 但还是疼孩子的, 就把小儿子带上了,小女儿想去, 也同样带上了。

左右这两个孩子还小,就算少上几天学,也是可以的。

当然了,大儿子他是不带的,让他留在北京读书,由舅舅照管。

穆永学一家从北京坐火车, 先到了天津。

这一路, 就花了六个小时,一开始还远行充满兴趣的穆昌月和穆昌才, 这个时候已经没精打采的了。

偏偏, 到了天津之后,他们下火车吃了点东西,稍作休息, 就又要上火车了,这次还要一直坐两天两夜。

两个孩子怏怏的,闹起情绪来。

他们家在北京, 是雇了好几个佣人的,平常两个孩子的生活,都是佣人在照顾,这次前往上海,吕绮彤是想把佣人带上的,但火车票太贵了。

从北京到上海,不算中间其他开销,单趟光火车票就要四五十元。

他们一家四口,两个孩子算半票,单趟下来光火车票,就要花一百五十元,纵然在他们家如今有钱,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不可能带着佣人上路的。

毕竟到了上海再雇佣人,几块钱就够了。

但没带着佣人,哄孩子就全要吕绮彤来。

两个孩子一会儿要吃的,一会儿要喝的,一会儿又要上厕所……虽说他们买的是卧铺票,比硬座舒服很多,也折腾的吕绮彤够呛。

偏偏,穆永学是一贯不管这些,也不懂这些的,两个孩子闹起来的时候,他就拿着书出去,跟别人高谈阔论。

这一路,他唯一做的,也就是每到一个车站,便从涌上来卖东西的小贩那里买些吃食去哄孩子,比如说在山东买些枣子什么的,另外,车站里卖的烤鸡茶叶蛋之类,也很受孩子们的喜爱,还能省下饭钱。

火车餐车上的饭菜味道不差,但价格着实不便宜。

说起来,正是因为火车不便宜,当初朱婉婉穆琼等人被赶回苏州的时候,才会坐船坐马车。

此时的火车过不了长江,他们坐车坐到浦口,就要坐船了,坐了船稍作休息,再去坐火车……

拖家带口赶路比较慢,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他们还在路上住了旅店,最后终于赶到上海的时候,距离他们出发,都已经过了五天了。

好在,上海终于到了。

穆永学一家拎着箱子从火车上下来的时候,吕绮彤已经瘦了一大圈,脸『色』也苍白的很。

她的两个孩子还病了……小孩子肠胃弱,在北京的时候每天吃的都是吃惯的东西也就罢了,这一路过来什么都吃,有时候在站台买点鸡腿之类,还直接当饭吃了,他们能舒服才怪!

这会儿,吕绮彤都有点后悔了,早知道这一路走得这么艰辛,她就不带着孩子了!

当然了,孩子可以不带,她是肯定要跟来的,她怕朱婉婉和穆永学旧情复燃。

穆永学跟她说,他和朱婉婉是就是婚姻,他并不喜欢朱婉婉,但吕绮彤打听过,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朱婉婉的父亲是穆永学的开蒙恩师,朱婉婉和穆永学虽然因为男女大防相处不多,但却是一起长大的,朱婉婉长得又好看……这两人真能没点感情?

也就是朱婉婉大字不识一个,才最终让她占了便宜。

如今他们吕家已经败落,穆永学手上的钱财,她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便宜了朱婉婉母子三个的。

这么一想,吕绮彤又打起精神来。

“永学,这边!”吕绮彤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人朝着他们挥手。

他们中途在南京停过,还住了一晚上,当时穆永学就给他在上海的一个好友发了电报,现在,他的好友来接他了。

看到有人来接,穆永学一家都放松下来。

穆永学这一路只管着自己,状态还好,吕绮彤和两个孩子看着就不太好了。

吕绮彤的小儿子拉了肚子不肯走路,这会儿甚至还非让吕绮彤抱着。

这孩子已经七岁了,算上衣服足有五十几斤,吕绮彤一个平日里一点粗活都不敢的富太太,根本就抱不动他。

差点一个踉跄摔出去。

“嫂子,孩子让我来抱吧。”穆永学的好友名叫方求索,这时候笑道。

“不用了。”吕绮彤道。

方求索就去逗孩子:“昌才,叔叔这里有好玩的东西,要不要叔叔抱?”

穆昌才立刻就朝着方求索伸出手。

方求索把穆家人带上马车,然后就介绍起上海来。

北京比上海大,但那里的房子,却不像上海这边这么新,吕绮彤看着路边漂亮的洋房,还有路上穿着漂亮衣服来来回回的女人,有些羡慕。

不过很快,她又把这羡慕压下了。

北京总归是比上海要好的,她的丈夫是『政府』官员,来了这里也必然受到礼遇。

这么想着,吕绮彤的头仰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路边的报童拿着报纸吆喝起来:“卖报卖报!朱大少英雄救美了!大家快买来看!”

从马车车窗看出去,能看到很多人在听到吆喝之后,过去买报。

“这是什么故事?”穆永学问。

方求索道:“是楼玉宇的新书!楼玉宇的新书写的是跟你我二人一样的,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个留学生,主角姓朱,大家都喊他朱大少。”

“原来是楼玉宇的新书!等我安顿下来,定要看看!”穆永学道。

“永学,我知晓你喜爱楼玉宇的书,刊登了他的《流浪记》的报纸,我都给你留着,还有刊登了这新书的报纸,我也留着。”

“多谢!”穆永学道。

“你我之间,无需多礼。”方求索道,然后又和穆永学说起穆琼的新书来:“这楼玉宇的新书,又是以小见大的,虽然眼下只有一个开头,却已经将我等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艰难写的淋漓尽致,此外……看过这书,我有点担心国内的丝绸行业了。”

“丝绸行业有何可担心的?”穆永学问,丝绸一直是他们国家的出口大头之一,这个行业,应当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永学,你一直在做学问,很多不懂。”方求索笑道。

方求索和穆永学讨论《丝乡》这部书的时候,上海其他的一些人,也在讨论这部《丝乡》。

“楼玉宇的书,当真是一部不如一部。”

“《留学》曾看得我心『潮』澎湃,可后来这几本……他就不能把目光放到更开阔的地方去,写点大事?”

“你这就错了,好书不一定要写大事!”

“确实如此,这书虽不是上来就写如何改革的,但我也能从中看出不少东西来,比如朱绸的改革为何会失败……他太过高高在上,竟是不知道原来有人在抹黑自己。”

“这书并没有直接写,但从中,我看到了新旧文化的碰撞,百姓的愚昧。”

……

穆琼的书,少不得又被人安了些高大上的名头,当然了,绝大多数人,就是当个小说看的。

“这书真好看,跟《留学》一样好看。”

“我觉得它比《留学》更好看。”

“希望朱大少和小桑能有个好结局。”

“我看他们要有好结局难,小桑大字不识一个,还是个泼『妇』,哪里配得上朱大少?”

“我倒是觉得小桑不错,敢爱敢恨,她拎着菜刀吓唬那些碎嘴的人的情节,看着就让人痛快。”

“若是那些女子,都能有小桑的胆量,日子总能好过一些。”

……

外面的人在担心,怕小桑不能跟朱大少走到最后,但穆琼知道,他们肯定会走到最后。

而且,就算他们没有走到最后,小桑这样的人,总也能过得好。

她是个清醒的,爱别人但也爱自己的女人,还很独立。

穆琼一贯都是欣赏这样的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