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鬼妖曈 > 第413章 会跑的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枯树上,“蹭”“蹭”“蹭”,不断向上蹿动的火苗,刚刚被藤条扑灭,还在冒着白烟儿,又遇到九雷天劫,大片大片的树枝,被轰成了焦炭。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被烤焦了的肉的糊香......

“吱吱哇哇”的怪叫声,不绝于耳,来自万千藤条底部的那截枯木身,貌似十分痛苦。

草!什么情况?

燕赵放眼看过去,九雷破天符下幸存的藤条,漫卷开合,急张急收,突然失去了张扬的风骨,像是受到痛打后的落水狗,卷着尾巴,灰溜溜的。

一直静静趴伏在地面上的那段枯树,突然间拱了起来,貌似被平地抬高了三尺,枯树下方,出现了六只大脚,黑乎乎的,像化石,六脚驼起枯树,向墓洞深处跌跌撞撞的逃去。

燕赵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他终于看清楚了,那并不是什么枯树,而是一具类似于枯树一样的身体,所有的藤条,都长在这段枯干的身体上,整体看上去,竟然是一个大刺猬。

草!怪不得有股子糊了巴黢的肉味儿!还会叫!

这家伙既不是树,也不是藤,竟然是血肉之躯,是个活物儿。藤条也不是植物,而是长得像藤条一样的怪物触须,这特么的就是一个千手树魔啊。上面黑色的花朵,估计是寄生在刺藤怪身上的植物。

刺藤怪自从出生以来,一直生长在地下黑暗深处,从来没见识过雷电,更不知道雷电是何物?

雷电至刚至烈,代表着苍穹之威。天地万物,谁能当其锋锐。刺藤怪受到攻击,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迫于天威,仓惶逃走。

孙子曾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解透彻,打起仗来才不会有危险。不知彼而知己,胜负难料......

刺藤怪只知已而不知彼,不敢冒犯天威,不战而逃。否则,以它可以叫板女魔的强大实力,如果放手一搏,燕赵纵然有三头六臂,想要在它手底下讨得好去,也是痴心妄想。

前方,是逃跑的刺藤怪,身后,是不知躲在哪里的恐怖女魔,权衡利弊,燕赵宁可去面对刺藤怪,也不愿意再遇到那个仙不仙,魔不魔的女妖怪。

一直到目前,燕赵并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能够对付女魔。刺藤怪就不同了,刚刚在燕赵手下吃了大亏,两军对垒的话,燕赵占据着心理上的优势。

“看看它往哪儿跑!追!”燕赵、舞倾城,遁着刺藤怪消失的方向就追了下去。

刺藤怪跑起来比奔马还快,忽东忽西,一会儿钻进这个墓道,一会跑进那个墓道,眨眼之间,就把燕赵远远的甩在身后,它长长的触须,貌似是女人的长发,飘散在空中,张牙舞爪,燕赵抓着它的影子,勉强没被它甩掉。

随着刺藤怪的离开,墓道内,居然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光明,越来越亮,有门儿,前方一定有出口,燕赵喜形于色,追得越发的来劲儿。

跑着跑着,燕赵感觉刺藤怪突然向前一跃,前方,貌似出现了一个深渊,刺藤怪的身影,瞬间就消失在燕赵的视线之内,没有高大的刺藤怪遮挡视线,燕赵眼前,亮如白昼。

光芒夺目,燕赵猛然来了个急刹车,他自己都不知道已经在地底下游荡了多久,眼睛早已经适应了黑暗,突然看到耀眼的光明,很不习惯,担心被灼伤,急忙闭上双眼,又慢慢睁开。

草你姥姥的,终于特么的找到出口了!

燕赵抱着舞倾城,欢呼雀跃。希望,就在前方,一百米外。

光明,总是能够带给人希望和力量,燕赵慢慢的冷静了下来,满天的阴郁,一扫而空......

先把倾城安顿好,再无牵无挂的回去找绿豆和悲歌。燕赵做好了打算。

舞倾城望着若有所思的燕赵,盈盈浅笑,仿佛读懂了燕赵的心思,想抛下我,做梦。

墓道四周的墙壁上,满满的都是墓刻,舞倾城为了追寻点游文化而来,之前,被行尸、怪兽赶得疲于奔命,即使有大宗遗迹展现在她面前,她也无睱顾及。此刻,心情平和,处境相对安全,经历了九死一生,又肩负着老教授的重托,自然不能一无所获,回去后没法儿交待。

然而,墓道内的这些壁画,和点游文化依然没有一点关系,充分展现着大唐的朝代特征,雁塔晨钟、骊山晚照,她一幅一幅的向燕赵解释,草堂烟雾、灞柳风雪、华岳仙掌,盛唐之时古城西安的盛景,跃然壁上。

纵观整个唐朝,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

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然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大唐帝国对他们的影响之久之深。

外国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也把他们的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都吸引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唐朝服饰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这些壁画石刻,中西方文化特色兼容并蓄,维妙维肖,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舞倾城由衷赞叹,如果她研究的是大唐文化,此次,一定会满载而归,可惜,她追循的是失落的文明,宝山空回,心中不也免有些遗憾......

遍地烽烟,哪及我一处尘川......

燕赵理解舞倾城的落寞,连忙安慰,舞倾城轻轻摇了摇头,“点游人本来就没有文化,追循他们的根源,本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燕赵心道:明知道没有那么容易,还有什么可失望的!这句话,他也就是在心里头嘀咕嘀咕,当着舞倾城的面儿要是说出来,舞倾城还不得骂他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