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灰海研究院 > 第96章 生活 担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即使墨缘没有这样的问题,我也会因此而担心,因为日常生活中,总是有接触到熊孩子的可能。

熊孩子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会对受害者造成直接而有效的破坏。我之前也说了,破坏总部修复来得容易,这看似无所谓,实际上却反映了一些精神层面的事情。

——破坏,是与生俱来的技能,不需要教唆,不需要指导;完全无师自通,傻子都会。

而这种原始的本能,是在不断的后天教育中才渐渐收敛,直至形成习惯的;然而很多垃圾父母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这牵扯到之前很多我和雪院已经讨论过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教育。

事实上这一点想要改正,比一些大的问题要来得快速而有效得多,无非是想不想改,怎么改而已。

但这却成了一个问题,一个越来越普及的问题,甚至一种现象……虽然雪院说得没错,几万年的岁月并没有让人类倒下,不断有各种问题随之而来,而人类依然存在于世——但这不是对此坐视不管的理由。

熊孩子这词由来已久,早些时候只是一些地方用语,普及程度也不高;那时候的小孩子,对他们的评价更多是“淘气”之类,同样的,使用频率也不算高。

出于社会环境的原因,那时候即使是小孩子也相对收敛——做错了事是要挨打的。但只要不伤及要害,程度尚可,换来的通常是相当未来长一段时间中,孩子的小心翼翼以及听话。

他们会更善于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更加快速地执行父母的命令,表现也相对乖巧得多;他们努力表现好自己,从而让自己尽可能地处于安全区——尽可能不惹父母生气。

作为一种十分传统的家教,它能起到非常直观的作用,可谓是立竿见影;但相对的,这会给孩子留下阴影,一旦处理不好,孩子和父母间的矛盾反而会激化——但这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小孩子,都是在这种打骂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而剩下那一部分,即使内心里在反抗,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同样的百般顺从。

先不论后果,至少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能直观地明白一件事——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但渐渐,随着这一代——80后及90后;岁月变迁,他们长大成人,并且其中的多数已经结婚生子。

随着教育的略微进步,以及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他们是思想也开放一些,所以即使父母对他们影响颇深,他们中的多数也已经不再用老一辈的那一套,而是开始使用自己的教育方式。

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染上那样的童年阴影,80后如此,90后更甚。

他们不再打骂孩子,这本来是好事,但在舍弃这一陋习的同时,他们也舍弃了更多的东西,包括对孩子成长环境、行为习惯、接触事物的忽视。

他们的初衷是好的,给予孩子自由,但这种自由却没有边界——

如果总把一切都交给时间,甚至他们自己的后代也是如此,那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他们不知道自己对后代的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认为子女会和自己一样,随着时间慢慢走向正轨……

但他们却无视了两代人之间时代的不同;而结果自然也有所不同。

无论80还是90后,他们的生活环境都相对封闭,那时候没有发达的网络、先进的电子娱乐设备,也不存在手机之类的东西;所以他们的生活环境是相对单纯的也是相对无污染的。最高规格的娱乐项目,不过是一台小霸王游戏机而已——而这已经是千禧年之后的事了。

再加上他们的父母都相对贫穷朴实,他们也能清晰感受到家庭的相应变化,并在过程中产生观念来应付这一切,同样的,他们养成的观念也是相对洁净的。所以即使敞养,他们的生活轨迹也不会发生太大偏离。

但他们的子女可不一样,就拿最早的80后来说,他们可能25岁左右结婚,27岁左右生子,而他们的孩子则是12岁左右。

正是这一代——他们是05后,遭受着信息化时代最为严重的冲击,加之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他们非常容易就能接触到各种光鲜陆离的信息;他们是追随潮流的一代,也是时尚的风向标,但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却太早太早……甚至在他们连正确三观都没正确建立之前就已经入侵了他们。这无疑会对他们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无论言行举止、性格思维,他们都尽可能地朝着大人靠拢……

他们被社会光彩的表面所吸引,并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种影响高效而迅速,他们高呼自由、反抗!却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词汇意味着什么;他们也不了解自知之明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他们的一切,都是盲从、跟风,并且在这一方面从不会有任何迟疑。

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是王,而别人只是棋子,他们的世界中,他们自己就是全部,而其他的,都得靠边儿站。

傲慢自大,狂妄无知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他们的父母,终究会因为自己的忽视而承担他们的后代造成的恶果。

虽然这一代人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但熊孩子这词,却正是从他们这一代逐渐流行起来的。

这不再是调侃,也不是所谓流言——这是真实的,每天都在发生;隔三差五就能看见熊孩子的受害者通过各种社交渠道诉苦,并且他们几乎不打算原谅。

这无不说明,这一代受到的时代影响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也许他们已深陷泥潭,但却没人发现。

和他们的父母恰恰相反,网络的普及,各种社交软件的兴起,网络世界的鱼龙混杂……未经过滤的信息统统映入他们的眼帘。假以时日,他们便会被上面的丰富多彩吸走全部的目光。

暴力、血腥、色情、少儿不宜的内容甚至将他们父母和老师给予的教育远远甩在了身后——他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把网络上的一切当作真理。相比起来,那些现实中作用于他们身上的教育无论如何都显得苍白无力、可有可无。

网络教会了他们另一套独立思维,但这套极其不完善的思维最终只会让他们成为傀儡,或走向毁灭。

或者说是牺牲品。

说到头,还是一个教育问题,只是这个问题放在现在已经发酵成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集;毕竟,他们的父母也是接触的这些东西,所以理所当然地,对后代接触同样的东西不会放在心上。

这源自他们自身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和认知。

可即使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却仍旧没有针对性的法律……这里指的是对未成年人过早接触网络的法律,尤其是14岁以下的群体。

网络的确让人们的生活便利,让一切信息都触手可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这些优点,对于年纪太小的人却是缺点;这些便利,对他们来说更多的只是单纯的伤害而已。

虽然国家是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娱乐场所,但这套法律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无论是个人电脑的普及还是智能手机的流行——甚至如今已经是不可或缺——还是他们父母对于这些东西那无所谓的态度,都是在加剧他们走向歧途。

现在想要上网早已不是当年他们的父母小时候那样困难,而且极其发达的网络带来的如洪水般的信息也摧枯拉朽般带走了他们所有的理智。

即使法律再怎么分明,它也没有到管制未成年人去使用智能手机浏览网络的地步;很多家庭也有电脑,并且父母不会对其进行限制,所以他们接触网络的成本实在太低太低——甚至很多父母根本就不管他们玩多长时间,更不用说这会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了……

如果只是为了游戏,那还算好的,毕竟他们的爸妈最早接触网络的时候,感兴趣的东西很可能也是游戏。但现在游戏对他们反倒不是最有吸引力的——他们的目光已经转移到了琳琅满目的社交软件上!

现在非常流行的短视频软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良莠不齐的内容充斥其中,一个十几秒的视频,向他们传授的信息就足以改变他们的观念。而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在上面,其结果可想而知——不止是这个例子,整个网络对他们都是如此。

而同样的,国家对这些东西的监管很不到位,或者说压根就没想管。

最终,所有的结果都促使了熊孩子的诞生——请记住,这只是一个恶人的最初阶段,如果此时加以制止并改正,那么还有希望,如果继续任凭其发展,那么后果……等着吧,不会太久的!也不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些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放任,只是清一色地害了他们。

甚至他们不仅不管,还认为自己已经长成这样的孩子是对的,并偏袒他们……这事想起来就颇为恐怖了——虽然他们的确没让自己的后代体会到自己小时候的那种待遇,但就可能的结果而言,还不如信奉“黄金条子出好人”来得靠谱。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如果他们继续放任,后果只会越来越严重……什么未成年少女怀孕、未成年强奸、堕胎;校园霸凌、偷盗、抢劫……更不要说那些相对平凡的抽烟、酗酒、打架……以及更加普遍的谈恋爱,素质低下,包括出口成脏、乱扔垃圾、五十规矩以及没有家教……

这些事真的是屡见不鲜也屡禁不止;他们才十几岁就尚且如此,长大了指不定会变成什么样子。

虽然每一代都有这样的人,但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这类人的比例却越来越高;而这显然是个该值得关注并尽早解决的问题。

法律不仅跟不上时代,更是从如此角度去纵容他们——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被称为“未成年人渣保护法”,如同字面意思,它的效益几乎没有保护到真正需要保护的人,相反,它更多保护的,是那些未成年的施暴者。

这样的法律很失败,也很愚蠢——一个不符合时代的法律,注定会遭到所有人唾弃,因为它甚至不能解决最基本的问题,白纸黑字全部成为了泡影,最终的受益者,却永远不是那些在聚光灯下哭泣的人。

长此以往,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而是一种现象,一种人造自然现象——不是问题或是错误,因为所有人都已经习惯如此……我由衷地希望,这些事情能变得越来越少,让他们生存的环境以及质量有所提升。

在他们绽放之前,不要过早地施以毒药。

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但如果他们始终是这种状态……那结果可想而知,我不用说得太明白,因为太直白会招致人的反感;所以现在,我只求自己明白就好。

这也是我和雪院不让墨缘过早接触手机和电脑的原因,虽然她现在已经开始好奇。但还好,她的隐形眼镜能实现她大部分的需求——上网是允许的,但她访问的链接经过AI的甄别,能真正做到把无害的信息传递给她,网络给她的反馈,不会超出她自己的预期。

而这也是互联网最初的样子——它的初衷是美好的,但随着发展和延伸,各种并不适合全年龄段的内容开始出现;这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只能反过来,从浏览它的人入手,尽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来保证她不会沉迷其中。

其中包括限制她的浏览时间等;而更多的时候,雪院则不让她佩戴隐形眼镜;虽然她一般也没有戴着这个——就目前而言,她的能力已经足够她“玩”很长时间了。

——在保证她正常成长的前提下,给予她最大的宽容。

好吧,这样也好……我松了口气,转身,而她们则还在洗澡……女人洗澡可真麻烦啊。

不过至少,我对墨缘的状态还算满意。

想到这,我便回到自己的房间,一边想象墨缘在未来的美好模样。

看着散乱的电脑零件,我有些无语,酒醒了不少,甚至睡意全无,那么就再玩玩手机吧——可又没什么兴致……游戏和浏览各大平台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是最有吸引力的东西,它更多成了一种习惯,而且这习惯正在慢慢淡忘。

无聊地翻着新手机,等到买回来了,才感觉没有必要——即使如今最顶尖的手机,其功能也完全比不上隐形眼镜,各方面都是如此;买来更多是图个新鲜……

真没意思——如果把隐形眼镜公开到网络上,那才是劲爆的事情吧!

虽然这样想,我还是不停地翻着应用市场,直到一个熟悉的软件映入眼帘。

那是我曾经连载小说的网站开发的用于作者管理自己作品的软件;有包括查看数据、评论、编辑稿件和发表、删除等等的全面功能。

霎那间,我回忆起每天更新几千字的日子——我连载的小说,是一本灵异题材,而连载的原因是出于兴趣和分享,而不是牟利。

这篇小说的创作初衷,是出于对未来某种可能的一种假设,虽然我把它投到了灵异分类,但实际上它是基于科幻的基调和色彩来创作的。同时我在其中引入了很多现实中的元素,因为这样才能使其尽可能真实——而最终的目的,我是想看到,一个足够强大的虚构组织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这样的世界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虽然其中存在灵异元素,但它并不是主要元素,因为小说还包括了科幻、军事、战争、言情、社会、都市等内容和基调,就像是一杯缤纷的鸡尾酒——虽说如此,我对它的分类,是科幻。

严格来讲,这本小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小说。它不装逼,不打脸,不搞笑;网络小说的常用题材和套路,在这里全部没有——比如穿越,比如奇遇、或者拥有各种超乎想象的强大能力。

——小说中,角色遇到的一切都是合乎逻辑的,无论主角还是配角;而剧情也完全依靠逻辑发展,所有角色的出现都是为了推动剧情……

他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走向我从未想过的结局,无论结局是好是坏,我都不会加以干涉。

我的意思是,这部小说不仅不适合小白,也不适合绝大多数的网文爱好者,虽然对我而言它不是网文——我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以及角色的动机来主导故事的走向,而不是靠情节设计、强行编造不自然的剧情。

换言之,角色的行动都是有据可依的,因此他们不会表现得莫名其妙,或是让人感到违和。

但我也知道,目前很多网文突出一个“爽”字——大部分读者已经为生存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他们看网文不过是为了短暂的放松,所以他们一旦遇上我这种作者的书,通常不出一分钟就会放弃;这我也理解,但我还是执意如此,这是出于我对小说逻辑的理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