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灰海研究院 > 第290章 干涉或是修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那家公司的无人机做得很均衡,还能挂载武器系统,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当微型运输机使用。

两家公司的无人机各有优势,那么那家公司的无人机究竟做了哪些改进才更加受到青睐,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存在还未被发现的问题——按理说,这样的无人机均衡发展似乎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均衡发展……

秦霜雪明白了问题所在,那家公司的无人机看似全面,就像如今的手机,什么都能做,但若是以专业的角度去判断,那么手机的摄影、办公能力或者娱乐性能都比不上专业的设备,手机的优势在于它的轻便型。

并且——手机有相当庞大的市场和存在的必要,人们也需要它的面面俱到。

而军用轻型无人机的优势则在于其隐蔽性和侦察能力,军方不需要它们去与敌人做正面斗争,他们需要的,是要这些设备能够胜任应由的工作。

他们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专业的工作,而不是把这些东西揉在一起,因为这意味着更高的复杂度和维修难度,以及更低的稳定性。

而GSRI就是异类了,他们的无人机能够胜任比上面两者无人机加起来还要多得多的工作,但问题在于他们还拥有完全配套的附属设施,比如安娜、纳米维修设备以及相应的防御系统。

从长远来看,那家公司的设计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在于其茁壮成长的时候,周边的配套设施却无法跟上,相应的维修、AI技术会成为阻碍;若真到了战场上,这样各方面都很均衡的设备也许会暴露出意想不到的问题。

但,想要让无人机周边的配套设施跟上,就不是动嘴说说那么简单的事了,在这些技术到位之前,那家公司的无人机将无法发挥出其真正的性能。

而军方的高层显然也在盲目地追求这种均衡,而忽略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作为现代化的近距离侦查设备,首先它应该具备优秀的机动性和操控性,其次是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侦查及反侦察能力——这就涉及到相关的光学和电子影像设备、雷达、以及保证不发出噪音和不被敌方的侦察设备探测到等。

他们需要考虑很多东西,但有时候惯性思维又让他们考虑了太多的东西,这样的思维对于选择正确的设备会造成阻碍,不仅是他们,很多人都认为那家公司的产品要更加优秀。

而其它几家竞标公司的产品,受限于技术和实力等原因,的确要比那家公司和辰海的产品差上一些,并且功能都大同小异,没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或者别人无法轻易模仿的功能。

这么说,辰海的产品本身并无问题,他们对于军用轻型无人机的理解就是专注于其应有的长处——当然不仅是她,那些工程师们也早就发现了问题,只不过他们不想在自己的产品上加上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比如加入武器系统就必然会影响机动性和续航,那真是一台轻型无人机应该做的工作?那么还要重型无人机干什么?

说来,这也是商业化的结果,那家公司显然明白要怎么做才能获得顾客的青睐,并让他们自甘情愿地掏腰包,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他们故意模糊产品定位,混淆不同设备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并将这一行为称之为进步,作为销售者,他们显然没有考虑顾客的需求,他们显然只是将自己想卖的东西拿给他们看,然后说些花言巧语让他们上钩而已。他们让顾客误以为“自己需要的就是这个”——哪怕顾客已经想好了自己要什么,也极有可能被他们绕进去。

他们的产品如果只是单纯地作为商品也没有问题,甚至军方真的采购的话,在很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出现问题——当然肯定不会是质量问题,而是该产品与其它设备的冲突,以及真正需要其发挥威力时所带来的无力感。

军方的人为何会喜欢这样的产品呢?大概是因为和平年代持续得太久,让他们淡忘了危机意识。

而GSRI不一样,每一年他们都会面临核灵和其它异常存在的威胁,因此他们甚至设备的专业和针对性对于战场的重要性。

只是想要把这种观点传达给军方颇为不现实,他们会认为你一个公司的人又怎么会明白军队真正需要什么——当然这样的问题反过来问他们自己也是一样。

秦霜雪要做的,就是将辰海的产品进行简单的重新设计——因为采用了模块化,这一部分不会耗费太多时间,说是体现了模块化的优点也不为过——又不惜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原本就属于无人机的优势的部分,比如影像设备和伪装能力,就目前的侦查水平而言,她就差把GSRI的光学迷彩技术也给弄上去了。

同时,她又将那个公司的产品受到青睐的部分也加装到自己的产品上,包括更高的机动性——这需要重新设计发动机,迫于时间压力,她借用了GSRI的部分技术;并略微增加了无人机的体积来存放供电设备,这样机动性和续航就更进一步。只不过这样一来,就需要重新设计外部造型以满足自身的隐蔽需求——为了弥补这一部分的亏空,无人机上加入了选购模块,用来挂载额外的影像设备,并且这一设计是在保证了无人机隐蔽的前提下完成的,虽然会略微影像续航,但机动性不会受到影像,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侦查手段。

而改良的最终结果,就是辰海的无人机在略微降低售价的情况下进行了肉眼可见的全面升级——因为加入了很多必要的设备,无人机的成本上升了三成。可谓加量又降价。

在满足专业需求的同时,也算是做到了“面面俱到”,不仅如此,也降低了维修成本和学习成本。

但此举也遭到了集团董事会的多数反对,因为这样一来几乎是在赔本赚吆喝了,但她认为,这一市场在未来有不可估量的前景,短期的亏损比起长期的利益而言是可以接受且应该接受的,而辰海发展至今,面临过的危机和这个比起来要难以抉择千万倍,他们不应该为了追求稳定而失去冒险精神——若是没有中标,对于辰海来说才反而是损失。

最终,在秦霜雪和宋佳莹父母的坚持下,该方案得以通过,并顺利中标。

无论如何,秦霜雪都觉得是GSRI让辰海成功中标,虽说是为了修正人类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干涉?也许人类会走不少弯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找不到正确的路。与其这样,倒不如把GSRI掌握的科技都公开算了——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而GSRI也并不否认这是一种干涉,否则他们也没必要去掺和那些无灵造成的麻烦。诡楼事件、红龙事件和雨镇事件都不属于核灵事件,问题在于一般人类处理不了这种事。

他们需要出手,从原则上讲,这同样是对于人类的干涉。他们大可以不管,无非就是……多死些人而已。

但这和GSRI成立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在GSRI建立之初,他们的确是只管核灵事件的,但很快这种规矩就被打破了;伴随着核灵的出现,无灵事件的次数和规模也显着增加;一个GSRI内部流行的理论认为是核灵带来了无灵,无灵事件像是核灵的并发症一般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这让他们无灵事件无法再置之不理。

就算是一种干涉,这也变成了GSRI分内的事,而辰海存在的目的也是如此,GSRI只能以这种稍显委婉的方式来间接引领人类的道路,这是他们可以做到的事。如果不让人类的科技快点跟上,那么GSRI对于核灵的处理和善后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辰海研发的智能台灯,当无灵事件或类似的事件出现的时候,这种台灯就会根据安娜的信号改变工作模式从而实现常识灯的功能,从而减少GSRI在隐藏信息方面需要付出的成本。

这听上去似乎还算合理,但秦霜雪并不十分认可,因为这就涉及到隐私或者欺骗消费者方面的事情了,若是以正常人的视角来看这肯定不厚道,说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也不会获得任何信任,毕竟为什么需要一个台灯来保护安全,保护哪儿的安全,安全和知情权为什么会冲突?

秦霜雪倒觉得GSRI不如公开他们知道的所有信息得了——就算是幻想,但若真的如此呢,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大概人们会对此感到恐惧吧。恐惧带来骚乱,在他们的眼中GSRI可能就像是世界末日般的存在。

人们恨不得把所有的锅都扔到他们头上。

何况,对于他们而言,GSRI很多行径可算不上道德和人性。所以说这样的一个机构在一开始就不应该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那就让它这样吧,GSRI付出那么多努力为了让自己不暴露不是没有原因的——只是明明有那么多方法,他们却选择了最为原始的一种。

不过秦霜雪也不清楚,人类就算没有GSRI的干涉,不是也这样过来了么,他们好像嫌人类发展得还不够快,大概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是人类吧。

在这一次竞标之后,秦霜雪渐渐熟悉了辰海的工作模式,她开始有意将辰海的业务范围扩大到其它方面——为那些有钱人提供顶级的衣食住行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高端定制化的衣食住行,包括酒店、航班、旅游、海洋航行、珠宝首饰、服装、奢侈品等都有很大的利润和发展空间——在有足够资本的前提下,出于尝试的目的,秦霜雪开始有意识地向这些方面渗透。

于是她所幸将安娜的一部分资源也用在了这些事情上——这些产业的运营由安娜全权搭理,包括行政、财务等几乎所有的方面,而秦霜雪则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她会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交由安娜分析并决定是否值得,从而下定结论——很多事情,她只需要起一个头,安娜就知道该如何去做,并且效率想比起人工而言要得多,安娜知道应该如何将收益最大化的同时让那些交由她临时管辖的员工尽可能出处在合理的工作岗位上。

而对外的决策,则是由秦霜雪代为传达给宋佳莹父母,她不会暴露安娜的存在,以至于时间一长,员工们就会发现老板经常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却往往能获得巨大市场收益的行为。

也正是如此,在秦霜雪空降到辰海后,辰海才能一路顺风顺水地发展到财团规模。

不过宋佳莹的父母并不知道此事,他们只知道辰海最大的投资者——没有之一——为他们调来了以为能力非凡的人,并承诺她将让辰海发展得更为辉煌。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秦霜雪和宋佳莹的父母逐渐熟络起来,那时候宋佳莹五岁。第一次见面时,她刚刚带着辰海投资了灰海市的新地标——灰海塔——的建设,在项目的开工典礼上,秦霜雪看到了宋佳莹。

那一瞬间,她的心泛起一丝酸楚。

那时宋佳莹的年龄比于曦小一岁,但她们给人的感觉都是很可爱很天真的样子,在人群的衬托下,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宋佳莹显得格外可爱——她自己早已忘记这时的经历,以为自己从未在对外的公开场合正式露过面,甚至她的父母对此都已经记忆模糊,但秦霜雪却还记得,记得清清楚楚——这的确是宋佳莹唯一的一次在公开场合的露面。

当时现场的小孩子也有不少,大都是些富人家庭的孩子,因此宋佳莹才没有被媒体察觉。

而秦霜雪参与辰海的建设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宋佳莹。

她不是想把她从父母身边夺走,而只是想跟她能有见面的机会,哪怕就这样看着她慢慢成长也好。就像是在满足她对在于曦身上没有完成的期待一样。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