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有凤临门 > 第13章 远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姨娘从赵氏有孕的事中缓过来后,便忙着捋人脉,一门心思地想为齐?定下一门好亲事。

齐?的生辰马上就要到了,过了生辰她可就十四岁了。

正是要说亲的关键时候,却又偏偏和大了她半岁的齐寰撞到了一起去,就更得谨慎起来了。

郑姨娘特意将这件事写信告诉两位哥哥。

大哥回信来,说是六合巷的魏大人家那边有些门路,魏大人刚擢了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他的母亲沈氏是郑老太太的表姐,按辈分当称呼一声“表姨母”。

只是两家许久没有往来了,不知道老太太还记不记得这一层。

郑氏心中大喜。

记得不记得又有什么干系,所谓亲戚都是越走越亲的。

她忙差人去打听魏家老太太如今年高几何,看看能不能想法和她身边伺候的人搭上线。

银子流水般的花出去,还真让她得了个好消息。

老太太五月初做六十大寿。

这可是个大日子。

打听消息的人回来说,眼下整个魏府都在忙着这个事,到处买办寿宴所需。

魏大人还曾亲自去过他们郑家在京中的商号,想要为老太太挑份寿礼。

可惜没有选到合适的。

郑氏马上又写了一封信给自家哥哥,让他赶紧选些品相好的物什送到京中的商铺中来。

又让大掌柜去魏府送信,说是新到了好东西,让他有空来瞧瞧可有上眼的。

郑大老爷得了妹妹的信,做事极利落,赶紧就开了宝阁选出几样寓意讨巧又做工精细的,让镖局仔细押送回去。

等东西到了京中,统共耗费了不到十日。

魏大人抽了空再来,一眼便看中了其中一颗手臂高的珊瑚树。

珊瑚寓意吉祥,形态昂扬向上,一看就生机勃勃的;外形又不显硕大,不算越了规矩。

他原以为这样品相的一株珊瑚应当是价值不菲的,然而大掌柜报的价却很公允。

魏大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大掌柜态度谦和:“我们老爷特意打了招呼,说给魏大人就照着本钱来,不赚您的利润。”

魏大人惊道:“我从前未曾到这里买过什么,你家主人为何如此破例?”

“听说是大人祖上与我们老爷家里有些交往,时间长不往来便都浑忘了”

“后来我们姑奶奶问了一句,老爷就想起来了。”

“有听说您家老太太过寿没选到合心的礼,老爷就调了这些东西来,还特意嘱咐方才那些话。”

魏大人心中生疑,怕有不妥就没要那株珊瑚树。

大掌柜将此事禀告给郑姨娘。

“他明说不要了吗?”

“这个倒未曾提过,只说再看看。”

郑姨娘思忖片刻,道:“你把珊瑚树仔细收起来,过几日亲自送到府上去。”

“若是魏大人不在家,就跟管事的说是大人看上的,便送到府上来了。”

“若是魏大人在家,就说是伙计记错了,问他留还是不留。”

掌柜点头,又问道:“若是留下了呢,还按先前报的价算吗?”

郑姨娘道:“再多加二百两银子。”

掌柜目瞪口呆。

他还以为要白送了,怎得还比上次涨了这么多。

郑姨娘笑着同他解释。

“先前那般报是让他知道了我们的诚意。”

“他当时没有要定,我猜是怕落人口实,说是占了我们的便宜;另一则,应当也是想回去核实是否真有这么一层关系在。”

“如今他想必已经问清楚了,心底的顾虑也消了大半。”

“我们虽是亲戚,却久不往来,贸然示好有讨好之嫌,不如公事公办,他既然要与我们做生意,那便按做生意的法子来。”

“市面上这样大小的珊瑚树,品相差不多的怎么也得一千两银子开外,品相差一些的五六百两的也能买到。”

“我们收他八百两,虽然便宜却便宜得合理,任谁知道了也挑不出毛病来。”

“再说放眼京中,我不信他还能找到比这更合适的寿礼来。”

“寿星为大,做大寿没有一份镇得住场面的礼怎么行。”

“想必魏大人也不愿在这上面委屈了老太太。”

况且是在官场打拼这么久的,想必是不愿意轻易把路给走绝了的。

郑姨娘愈发觉得有把握,气定神闲地喝起茶来。

掌柜得了她的吩咐,早早地就安排下去。

伙计们上心打理着珊瑚树,擦得一尘不染,等日子一到就包好了,一路轻车快马到了六合巷。

刚巧魏大人不在家。

魏大太太正陪着老太太吃茶。

下人来报是古玩店里的人,送的是大老爷看中给老太太的寿礼。

魏大太太趁机讨巧道:“大老爷真是有心,从做了国子监祭酒他就一直在外忙活着,好几次连晚饭都顾不得吃,却不层忘记给您去挑选寿礼。”

魏老太太听着这话心里舒坦,笑眯眯地让把人请进来。

两个伙计小心翼翼地将珊瑚树搬进来。

罩布一揭开,光华璀璨地红珊瑚露出来了。

屋里有人惊呼。

魏大太太也惊得合不拢嘴。

她知道大老爷在给老太太选寿礼,没想到是这样大的手笔。

这样好的一株珊瑚得花多少银子啊!

魏老太太高兴极了,直夸这珊瑚真是好看,寿宴当天要叫着那些老姐妹一起来开开眼。

魏大太太不好扰了老人家的好兴致,悄悄差身边服侍的叫了一个伙计出去询价。

伙计说掌柜同他们说是八百两。

魏大太太眼珠都要惊下来了。

这样好的一株珊瑚,只要八百两?

她突然想起来大老爷好像跟他提过一句:老太太有一房远亲,好像在京中做着古董生意。

难不成就是他们?

她又不确定,便试探性地问老太太。

老太太想了想,还真想起自己有个表妹周氏,远嫁给了一郑姓的富商,之后就很少往来了。

魏大太太听了心中笃定,怕是错不了了。

郑家的生意做到京中,好像还有个女儿也嫁到这边来了,如此这般,应当是想攀攀旧交情。

左右老爷都是知道的。

她笑着对老太太道:“可真是巧,老爷这株珊瑚树就是从您那位表妹家的铺子里选的,听说她还有后人也在京中,想想可真是有缘。”

魏老太太听了更高兴了。

她年纪大了,剩下的日子也是过一日少一日,能有些亲戚故旧多走动走动,说说话自然是好的。

“我做寿的时候一同叫着来热闹热闹吧,都是许久不见的亲戚了。”

魏大太太笑着应“是”。

来送珊瑚树的伙计还站在门口等着。

疑虑既消,她也不耽搁,吩咐下人领着伙计到账房去支银子。

伙计拿到了银子,一溜烟跑回到铺子里去,将银子交给了大掌柜。

大掌柜又赶紧差人传口信给郑姨娘。

等到魏府的请帖送过来,郑姨娘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